卫勤尖兵 分节阅读 93(2 / 2)

卫勤尖兵 上允 2244 字 2023-09-11

gu903();“你先来,女士优先”苏杨说。

“你先来”张欣坚持。

“好吧,那我先说。”苏杨点头。顿了顿,他开口道:“院长,那我先说一下我看到的问题吧。”

“好,你说。”张桐点头。

苏杨道:“我觉得我们以前的野战医疗队主要存在以下六个问题。”

六个

张欣吓了一跳。

有这么多吗

她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手中洋洋洒洒的那些纸张,里面的内容虽然很多,但指出来的问题好像没有六个啊,只有三个

六个

能找到这么多问题吗

张欣不由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张桐听到苏杨说他找到了六个问题后,却是眼睛一亮。

他也竖起了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苏杨道:“第一,卫生战备意识淡漠;第二,工训矛盾突出;第三,卫勤专业人才缺乏;第四,实战经验少,战伤救治水平不高;第五,驻训模式陈旧,与实战严重脱节;第六,卫生装备和战备训练经费问题突出。”

他一口气把自己发现的问题一一说了出来。

他刚要往下面讲,张桐就道:“等等”

张桐站起,走到办公桌后,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份材料。

这是首都某医院野战医疗队的专家给他们做的诊断意见。

上一次卫勤演练,他们垫底,人家是第一,所以他们专门请了人家的一个专家来帮他们做了诊断,他手中就是诊断报告

因为报告才刚刚送来,而他又没有多少时间仔细阅览,所以资料还一直放在抽屉里。

他大致浏览了一下那份报告,不看不要紧,一看把他吓了一大跳,那份报告上说的问题也是六个,而且完全和苏杨说的一样,一个字不差。

苏杨这小子的水平竟然赶上首都的专家了

张桐大吃一惊。

第188章野战医疗队的问题

188野战医疗队的问题

张桐又快速浏览了一下首都专家的报告。

看完后,他抬起头看着苏杨道:“好,你继续,详细说一说你看到的问题。”

“好的院长。”苏杨点了点头。

“首先说一下第一个问题,卫生战备意识淡漠。我仔细查看了一下我们军区医院野战医疗队以前驻训记录,发现部分军医战备意识薄弱,战备训练动力不足,参训热情不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军多年无战事,长时间处于备多战少的和平环境,使之产生备而无战的麻痹思想少数军医甚至以身体不佳、紫外线过敏、家人生病等理由逃避驻训,严重影响驻训的效果。”

张桐听了,点了点头,这些东西一直是顽疾了,多年的老毛病,只不过以前很多领导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继续。”张桐用眼神鼓励苏杨。

“第二点,工训矛盾突出。近年来,随着军区医院编制体质的调整,各科室在岗在编军医有限,卫勤保障范围扩大,收治任务加重。

而且,受现阶段军校学员分配政策的限制,毕业学员分配以师以下单位为主,导致临床一线在编军人严重不足。参训人员必须从医院现有临床一线人员中抽组,野外驻训、紧急拉练等对日常医疗业务工作造成影响,部分军医因为科室工作等问题在训练中不时离开训练场,导致人员变动性大。训练时间不确定性,工训矛盾突出,对训练造成严重的影响。”

听完第二点,张桐有些愕然。

这个问题的确是大问题,但苏杨并非军区医院的医生,之前也没在里面上过班,他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

张桐扭头看了看张欣,张欣也是一脸讶异,这个问题如果是她张欣发现,那没什么奇怪,可是苏杨

“天哪,苏杨真的好厉害啊”张欣的眸子里不由越发泛起了小星星,她看向苏杨的眼神越发令张桐觉得不正常。

张桐收回目光,把注意放在了苏杨身上。

他真是越来越兴奋了,他本来觉得让苏杨过来野战医疗队主要就是负责手术和战伤救护这一方面,可是现在,他才突然发现苏杨对于指挥和管理好像也很有一套的,至少对各种问题看得很清。

这就不得了了。

现在的野战医疗队最缺的不就是这一类人才吗

“继续。”张桐鼓励。

“第三,卫勤专业人才缺乏。一方面,卫勤指挥人员存在缺口大、流失快、来源少等特点,过去大批具有野战卫勤保障经验的卫勤人才转业、退休同时卫勤专业培训机会少,绝大多数指挥人员仅受过短期培训,卫勤专业素养差卫勤组训能力不高,只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照本宣科的训练,将野外驻训停留在展开及虚拟化训练中,影响和制约了野战医疗队的建设。”

“第四,实战经验少,战伤救治水平不高。野战医疗队队员多数毕业于地方院校,对卫勤理论知识及战伤救治相关知识了解甚少,部分队员将战场救治技能等同于临床手术”

苏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他其实并非故意,只是因为之前说话太快了,需要停顿一下。

可是这一停顿却被张欣当成了故意。

“他这是在说我吗”

张欣心中一下紧张了起来,头也低了下去。

将战场救治技能等同于临床手术

她张欣不就是这么想的吗

她之所以觉得她能力很强,不就是因为她觉得她做手术还做得可以

可是现在,苏杨当面指出,将战场救治技能等同于临床手术这是严重的错误

张欣听了,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

张桐看了看张欣,然后又看了看苏杨,很快,他集中了注意力,专心聆听。

苏杨继续道:“我们野战医疗队无人有参与实战伤员救治经验,仅1人有国际维和卫勤保障经历,绝大部分缺乏对疑难疾病的处理,尤其缺乏对复合伤、多发伤的临床处置经验。”

听完苏杨的阐述,张桐点了点头。

苏杨的总结和分析很深刻,很精辟,一针见血,真的具备了首都专家的水准了

苏杨一口气把他的分析和总结说了出来。

张桐连忙问:“那你的解决思路呢”

苏杨听了,连忙回答。

“第一,加强教育和政策引导。

医院党委应高度重视野战医疗队的建设,把野战医疗队卫生战备训练作为常备不懈的工作来抓。

要通过理论灌输、正面教育、实践引导等方式,克服备而无战的麻痹思想,同时要出台相关配套考核政策,将医务人员参加野战医疗队训练表现和成绩纳入考核标准,与其立功受奖、职称晋升、升学送学、外出进修等个人进步挂钩。

严格训练纪律,对长期逃避参与野战医疗队训练的队员,给以相应的处罚。”

“第二,革新抽组模式解决好工学矛盾。对医疗队的领导和骨干人员,采取任职1年期间不安排休假、学习和出差,确保医疗队组织健全和骨干队伍稳定抽组其他成员时均应指定替补人员,定时调换,及时补充,制订出台相关规定,提高非现役人员参训比例。

积极主动与院校协作,将野战医疗队骨干送入院校培训,努力提高卫勤指挥能力。同时采取集中办班的方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