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
这一次宋夏议和,是章越没有听闻的。
之前庆州大败,接着又是麟府被攻,西夏三千骑如入无人之境,大掠人畜而还。
宋军吃了大亏后,西夏又故技重施,派人至汴京献马朝贡,并请求宋朝天子赐大藏经。
同时西夏对辽国,高丽朝贡,积极联络争夺国际援助。
在此之下,宋夏议和,两家罢兵。
此事是王安石授意蔡延庆,张诜主导谈判的。
如今对陕西边事,官家已不插手,主导权又回到了王安石为首的两府之中。
章越致书给王安石后,王安石亦致私书回复,信中告诉章越,今年熙河路不会有战事,并言熙河路为新造之邦,方圆两千余里,岁费四百万贯,全靠朝廷帑藏供给。
如今陕西百姓日子艰难,朝廷财用也是紧张,今年便歇一歇。
章越闻此非常高兴了,自己不愿熙河今年再有什么战事,万一天子命自己打兰州,凉州,甚至兴州,那可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但王安石信……里面文字里是‘全仗老夫变法攒下钱财供你打了这一战’的口吻。不过王安石虽这么说,但他肯给自己回信,已是莫名的感动了。
章越又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信,详述了自己在熙河屯田养兵及重开丝绸之路的想法。
不过这一封信,王安石却没有回。
章越只好估计是相公政务太忙,给忘了……
但你既没回信,我就当你王安石默认了……
而这时候李宪已是抵至了熙州。章越出城十里亲自迎接李宪。
路亭内摆下接风宴。
接风宴的地方也设得颇有用心,从亭子上望去,正好可以看到桃河两岸的景色。
这一天下了一点小雨,远处的山峦正泛着流云,桃河的河风吹起河边的青绿色的稻田,上百蕃人们冒着雨正在河边营田,一旁则是汉人的老农蹲在田埂上,教授蕃人如何耕种。
农田远处是一条新修好的浮桥,上面不时有车马行人经过。浮桥的两端各设了一座坞堡,及数个火墩,戴着毡笠的宋军士卒守在堡上眺望警戒。
堡下还有汉化蕃骑往来巡弋,盘查路人行李。
章越记得去年河州失陷时,熙州当地的蕃人曾纵火烧桥,差点断了桃水通道。
除了这些,桃河河面上还有一个指挥宋军水师驻扎。
章越看了身旁的蔡京一眼,赞了对方这个接待地方着实是选得好,真不愧是自己的‘秘书长’。
在官场上,迎来送往皆非小事,还要潜移默化地彰显自己的政绩。
这时候前方迎道的禀告李宪已是抵达了。
章越远远地便看见一行近百骑的队伍正缓缓经过浮桥,至于李宪手挽缰绳,身披一件红锦的披风骑乘着一匹河西健马行在队伍前头,身后有人给他撑着一柄黑罗伞盖。
章越远远地看李宪这个气度,倒颇似后来电影里看到的东厂厂公那等。
斯斯文文又带着些伤人的阴柔,好似一柄软剑。
二人见礼,章越请对方在路亭里坐下。
路亭中摆着各等瓜果酒水。
李宪略擦过手脸安坐后,虽是一路风尘仆仆之状,但仍是与章越道:“我这次出了秦州,经过通远军再到渭源,最后翻过鸟鼠山至熙州。”
“我一路沿着渭水,桃水而行,一路所见到处营田之景象,与我三年来熙州时大有不同啊!”
章越欣然,当初正是因为屯田的问题上,二人观点一致,这才使得二人在熙州相处的日子无比融洽。
李宪也是注意到了这里的河边耕种的景色,开口念至:“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这是《诗经》里甫田的一句。
还有什么比看到一片农忙景象,更令人心旷神怡的。
二人闻言都是大笑。
“三年前这里还是满怀恶意的生蕃出没,如今这里能够蕃汉一家,全仰仗枢学的经略。”
章越道:“子范客气了,当初在熙州时你我相得益彰,如今你再到熙州赴任,章某乐意之至,如今我便代熙河两百万军民敬你这杯酒。”
李宪大笑,举起酒杯与章越碰了一杯。
二人左右侍从元随们看着二人相互融洽的样子,都是感到由衷的高兴。
李宪道:“熙宁三年时我们在熙河不过古渭一座孤寨,如今竟有两百万口,实在令人不敢置信,如此李某更佩服枢学当初的先见之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