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道之上,每过五十里建造一处驿站,驿站除了让行人、官员等休息外,还要负责保护驰道不被破坏,一旦驰道被破坏,就要抓紧时间检修。
同时驰道的出现也让淮国的马车必须按照轨道的标准定制。因此王旭下发了车同轨的诏令,规定淮国所有的马车车轨必须相同。
驰道的建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条驰道的修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以及人力物力,淮国刚开始修建第一条驰道之后,仅仅一个月时间,其所花费的钱财就让人咋舌,但是相比起驰道修建好之后所带来的好处相比,王旭还是决定通过了。
修建驰道需要对地基进行夯实,为了防止地基因为下雨、洪水等原因导致坍塌,驰道的地基中使用了大量石头。
同时,所有的地基需要堆上三尺土壤,这些土壤需要夯实。所使用的泥土需要先在蒸笼之中蒸熟,将泥土中的虫卵、草木种子全部蒸熟。然后再配合糯米汁、石灰混合后再夯实。
这其中需要耗费大量糯米,但是这却是必须做的,在这个没有混凝土的时代,糯米汁和石灰就是最好的粘合物。
经过反复夯实之后,驰道的地面变得坚硬无比,与此同时,驰道的两侧还有完善的排水沟渠。防止雨水过大,将驰道泡坏。
经过反复夯实之后,驰道的里面会变得非常坚硬,只要不是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驰道就不会变泥泞。
五十步宽的驰道上铺设两条轨道或是四条轨道,剩下的道路则是让大军通行。
轨道的铺设让马车的速度大幅度提升,粮草的运输也大大加快。淮国的马匹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比北方诸国都要差上不少,因此王旭大量购买各种马匹。甚至还用重金求购千里马。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消息已经被暗卫传递回来,赵国因为胡服骑射实力大幅度提升。同时骑兵的出现让淮国注意到了这个新兵种的优势。
相比起笨重的战车,骑兵更为灵活,不论是侦查还是包抄敌军都非常好用。
其他国家还在犹豫的时候,淮国在第一时间向赵国学习,对军队进行改制,增加了骑兵,并且开始推行胡服骑射。
淮国向秦国、赵国、燕国三国花费大量金钱来购买上好的战马。将这些马匹一部分交给军队,另一部分则是建立马场进行培育优良战马。
淮国虽然地域广大,但是并没有产马之地,马匹贸易很容易被其他国家切断。因此王旭命人在南阳、淮安、金陵三地尝试开设马场,想要大量培育马匹,用来为军队提供战马。
淮安、金陵、南阳之地虽然多有平整,但是这里并不是最好的养马之地,因此在这里养殖的马匹品质上是比不上秦赵燕三国的马匹,不过只要一直进行改良种马,培育出优良战马的几率还是有的。
骑兵的出现虽然灵活,但是并没有战车一往无前的冲击力。因此战车依旧在军队中保留,只不过战车的作用越来越小,现在已经算是辅助兵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