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只能靠自己。
等村上有人来招兵的时候,后娘就更活跃了,因为石宏大够上了最低岁数,招兵在这个时候,不是强制性的,而且还给五十两银子的安家费,这在农家可是一笔巨款了。
后娘没抗住银钱的诱惑,和石大说了一声,就给石宏大报了名字。
石宏大是人家来家里带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被”当兵了
022宏大往事
石宏大这一去,就是五年。
五年人世沧桑,他在军营里摸爬滚打,外面,张家村的族老过世了,压在后娘头上的大山没有了。
用卖了石宏大的钱,石家日子过的不错,后娘的儿子,学堂早就不去了,整日里喜欢喝酒,干活俩不顶一个,吃一个顶俩。
后娘在石宏大离家前,早已经生了两个女儿,石宏大离家的时候,她还生了一个小儿子。
一家六口,根本没石宏大什么事儿了。
家里的房子,一共六间,正房三间,左右厢房两间,一个仓子。
石大两口子住正房东屋,两个女孩住西屋,东厢房是后娘的大儿子住,西厢房是给老儿子留的,石宏大回来了住哪儿
偏这会儿石宏大退伍回来了
就带了五两银子
一身衣服,还是粗糙的老土布,背着个行李卷
而且石宏大已经二十岁了
这个年代,虽然有穿越前辈规定,二十五岁不婚者,除却疾病残缺,只要生理健康的,都要由官府婚配
这是为了人口着想。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据说这是圣太祖的亲口遗命。
可谓收拢民心的大杀器。
这句话一出,这江山起码让子孙后代稳坐三百年啊
听到这里的时候,于良吉嘴角直抽抽,这不是当年顺治皇帝的遗命吗
圣太祖真是厉害
清朝当年入关,政局不稳,顺治皇帝死的时候,更是江山风雨飘摇,但是这样的遗命一出,立刻稳定了政局,起码老百姓们是稳定了,而且对满人也没那么抵触了。
这会儿就被人活学活用了
石宏大离家五年,人长的高大,体格倍儿棒,后娘想指使他干活,他随手就捞过二弟石小二一起,他干一半,石小二必须干完另一半,不然的话就要挨他这个当大哥的收拾
要是当爹的石大收拾他,他就翻一倍的收拾石小二
几次下来,后娘怕了,石小二也怕了
以前光听说有个大哥,小时候印象不咋地,是个受欺负的,现在咋变得这么厉害了啊
石小二对着老娘一通哭闹,后娘也烦石宏大,枕头风从石宏大回来就没断过。
石大也看出来了,管不住老大了,只能让老大分家,让他远远的走着,反正他都这么大了,肯定也饿不死
但是分家的时候,后娘又开始哭穷,最后石宏大就只是被分了二两银子,这还是他带回来的五两银子,被扣除了三两作为“养老钱”给石大和后娘,剩下的,就给他当分家费了,一捆行李卷,就这么出来了
幸好他回来的时候,还有一匹马,和一辆马车,被他寄存在客栈里,没露面,还有一些他军中的衣服和行李,不然,全都得被家里留下
但是也不能总住在客栈里头啊
那里头最便宜的大通铺,还要一个大钱一晚上呢,在县城里,吃的喝的都要钱。
他又不想卖了马匹和车子,但是手头上也没多少钱了,在外露宿更别想了,这都深秋了,眼看就要下霜结冰上冻了,露宿是想冻死自己么
023收留一下
“这孩子也可怜着呢”乔大娘说完,也喝干了一大碗水。
于良吉不知道她说这些是个什么意思,就抱着孩子干瞪眼,看向乔大娘的眼神带着迷茫。
旁边坐着的石宏大也在偷偷的观察他,十八里铺的于秀才,可是鼎鼎大名,据说是这十里八村读书最好的人。
“乔大娘,您是个什么意思”于良吉不得不问一声,老太太也看着他,欲言又止的,大家都是邻居,有啥话,直接说呗,憋着多难受。
“是这样的,你看,我们家,就我一个,和老五过日子,别人家更不用说了,一家老小都住在一起,石宏大也不能没地方去,你能不能、能不能收留他一下一冬天就行,明年开了春,能动土了,他盖个房子,自己搬出去住,这眼看着就要上冻了,他还没地方去。”
这个年月,因为依然是古代,尽管穿越前辈努力改革,也没改了过少,起码,这男女大防上,虽然不是非要把女人关在后院,可也没有开放多少,最多未婚男女可以见一面,算是最大的突破了。
乔大娘是个老寡妇,还带着个半大小子,的确是不方便让个陌生的青壮年住到家里。
别人家更别提了,就拿隔壁的张二婶子家,她家正屋三间,东西厢房,东屋住着张老猴精,西屋住着他们俩口子,张艳辉住在东厢房,半边住人,半边改成仓房,西厢房是张艳红和张艳静姐俩。
挤挤巴巴的房子,且有成年的女儿,更不能让住陌生青壮年男子了
那样日后,张家姐俩还嫁不嫁人了
别人家没有成年的女儿,但是有新婚的小媳妇儿,或者是刚出生的孩子,反正是各种不方便。
因为各家各户的房子都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多,住的还是一个陌生的青壮年男子,的确是不方便。
若是石宏大带个女眷,都不能这么为难。
乔大娘也是急公好义,石宏大小时候她见过几次,跟他娘也算是认识,没想到会看到这孩子这么惨
当时就带着回来了,路上才犯愁,怎么安排人,等到了家门口,看到于家的大门,才想起来,这不是还有于家吗
这老于家,就叔侄俩,一个太弱,一个太小,正缺一个壮劳力
虽然不用石宏大做什么特别费体力的活儿,但是冬天扫个雪,搬个柴火什么的,完全没问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