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良吉是举人,有权利开设学堂,更别提他还有两个秀才先生教文授武。
反正他现在有钱,举人的福利很不错,他盖的那个学堂,可是个很大的三合院。
一进的正堂上自然是开会的地方,好比礼堂;正屋东边的房间,是书房,里头全都是书籍,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正屋西面的两个房间是给大家休息的地方,里头都是大铺炕,上头摆满了寝具。
东边的三间厢房,给小学的孩子学习三百千用;西边的三间厢房,给想要科举的学子作为学习的地方。
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两棵黄杏树,两棵黑李树。
因为是学堂,全村的人都热情高涨,极度关注
当时盖的时候着急,因为马上要铲地了,除却雇佣的工程队,工程队的队长还雇佣了不少人来帮忙,就用了十天的时间,盖好了学堂,雇佣的人都是附近村子的,都很羡慕十八里铺有个私人学堂。
随着这些被雇佣的人的离去,消息也跟着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十里八村儿。
没办法,这附近的学堂就一个,张家村的公立学堂。
免费的教人三百千。
想要学的,就得交钱了。
公立学堂因为是朝廷立的,里头的人虽然没有品级,却也是在朝廷里挂了号的,所以在十里八村儿都是受人尊敬的。
但是因为垄断行业,教学水平就不太让人恭维了。
自打村子里有孩子去上学后被人欺负回来了,他就这么想过了,什么都是假的,孩子不在自己跟前,发生什么事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为了宝宝,于良吉决定自己上
不就是教几个小孩子么
还不是他亲自教,他只要教导大孩子们就行了,别的没把握,秀才还是可以让大家都考虑考虑的,不管文武,秀才的考试都是固定的那些,当年应试教育培养长大的于良吉,能挤过千军万马,考上重点的农业大学,足可以证明他的智商。
十八里铺的孩子并不多,虽然这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但是有穿越前辈在,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知道,连续生孩子是极伤身体的一件事,所以大多数都是隔个两三年,孩子年龄拉开一定距离,当然,一家也就生个三四个,绝对负担得起。
十八里铺二十四户人家,抛却自己家的就一个于宝宝,别人家的就算一家两三个的名额,也才七十左右而已。
他那房子建的大,一百个孩子也够装,而且也不是都来上学,有些十二三岁的大孩子,不打算科举的,都是要下地务农,不会送来学堂,这样一算的话,也就四五十个。
他算计好了人数,又过去跟两个先生打了招呼,告诉他们三天后就正式开始招生授课。
临走的时候,洪泽涛还跟他大嗓门的喊:“别忘了把学堂的椅子换回来”
于良吉一个踉跄。
他们家雇用的坐着的可是饭饭学堂的椅子
这下回来他犯愁了,孩子们上学是重要,可他们雇用吃饭的时候,总不能站着吧
中午吃饭的时候,于良吉特意出去看了一眼,今天中午吃烧大鹅,还有个韭菜炒蛋。
汤是粉丝胡辣汤,味道很冲,但是很好喝。
因为今天是双日子,是男的可以洗澡的日子,喝了胡辣汤出了汗,去洗个澡,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就去下田,晚上回来吃了饭再歇歇,睡一觉,别提多得劲儿了。
他们是得劲儿了,于良吉还犯愁呢
下午孙大爷给送了一板水豆腐过来,如今青黄不接的时候,菜少,冬天的储存也都吃没了,新菜下得少,豆腐正是旺季,于家定了每日一板水豆腐,没办法,人太多,不做豆腐黄大厨是真的想不出来做别的了。
幸好豆腐可以做很多种菜肴,例如昨天的酱炖豆腐,今天的油煎豆腐。
接了豆腐,黄大厨又跟孙大爷说了:“明天麻烦送五香豆干,就十斤好了。”
都是下力气的汉子,吃十斤应该没问题,家里还有不少大粒花生,也用五香料给煮了,到时候跟五香豆干一起调拌,也是个凉菜。
“好,还有几天能铲完地”这么每天供人吃喝,可是一大笔开销,孙大爷有点担心小于举人能不能有钱了
“还有几天就铲好了。”黄大厨递给孙大爷一包香料:“用这个来熏豆干,味道会更好。”
“哎”孙大爷也不客气,这个是黄大厨的私人赠送,是他自己带来的香料,不是拿主家的东西。
“一次放一勺就够,别多放。”黄大厨叮嘱。
“一勺,不多放”孙大爷乐呵呵的收下了,自从黄大厨给他出主意,试验了一把他给的香料,五香豆干的味道更好了,买的人也更多了。
下午石宏大他们回来了,买了半扇猪,和好几只大公鸡,以及两头肥羊。
甚至还有一些调味料,油盐酱醋茶都填补了不少,还有六匹薄棉布,给家里人做衣服用。
宋氏母女不愧是专业的绣娘,做衣服快,纳鞋底子有刘宋氏和阿雅帮忙,已经做好了全家人一人两套的衣服鞋子,不过布料也没剩多少了,石宏大买了布料回来,还让她们做夏衫。
夏衫做好,这个年代已经流行短袖和七分裤了,关键是大夏天的穿着凉快啊
不过让于良吉高兴的是,石宏大回来了,他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三十个马扎,我早就让人做了,现在做好了正好拿了回来,这几日学堂就要开学了,椅子还得回去。”石宏大这次去,也是为了拿这批马扎回来。
“嗯”于良吉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后天就准备,大后天开学”
看他笑的这么开心,石宏大忍不住逗弄他:“学堂开业这么高兴”
“当然了”于良吉顺便跟他嘀咕了一番从老村长那里得到的消息。
“还有这种事”石宏大眼神闪烁了一下,要是真的这样,那府城那边的学政大人,可就有责任了。
“所以啊,等咱们这边有人考中秀才了,让他们后悔去吧”于良吉十分有把握的说。
“秀才很好考吗”对于科举,不论是文举还是武举,石宏大都不是很了解。
“秀才的考试都是有一定范围的,只要让他们把这个范围内的东西都啃透了,肯定能考上”这一点,于良吉可以打包票。
“那就好,到时候咱们就去打脸”石宏大听了他的话,决定先按兵不动,不要求处理,要求后续发展,肯定很有意思。
晚饭后于良吉还在书房写写画画,第二天石宏大又去了一趟县城,将牌匾带了回来。
跟于良吉估算的差不多,家里孩子稍微大一些都不打算送来上学了,一个是半大孩子也算是劳力了,可以干一些活,另一个就是孩子大了,坐不住,还是从小孩子开始培养吧。
牌匾回来当天就挂上去了,只不过蒙了个红绸子。
开堂授课的时间就是在下午,上午的时候,老村长来了,带着二十二个家长,都是家里能说了算的人,还有他们的孩子,拎着小巧包装的六礼。
在礼堂敬拜了孔子与太公,就是孔仲尼和姜子牙,这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