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闭关修炼(1 / 2)

唐朝国力强盛,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依山为陵”的葬制,所以唐朝的墓大多工程浩大。乾陵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堪称国墓,修建之时又正值盛唐之时,乾陵的修建可以说涵盖了顶级建造学与风水学的方方面面。

张德疯狂的吸收着各种知识,直到乾陵修建完毕,张德记录的各种知识已经不少了。

自古以来,墓葬的保密都以藏为主,许多优秀的工匠都是因为参加了陵墓的修建而惨遭杀身之祸。却没想到唐朝“依山为陵”的葬制不单单是墓穴构造坚固,更救了许多像张德这样的墓穴匠人的性命。

唐墓坚固,尤其是像乾陵这样的国墓,占地广,修建时间长,使用的建造者众多,所以藏是藏不住的,靠的就是真材实料的坚固构造,让盗墓的人想下手都下不去。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曾经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地方,却连墓道口都没有找到,足见乾陵的坚固。

所以唐朝没有墓成匠人死一说。乾陵建造完成之后,张德不单没被杀,反而因为修造有功还被委派到唐朝的修造处任职。回到家之后他把这些年所学的知识整理后编写成了两本书,命名为土木集。土木集分上下两册,土集讲述风水学,木集讲述建造学。

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张德的孙子虽然也学了张德的一身本事,却没有继承他的衣钵,而是干起了盗墓的行当。张德所写的土木集在盗墓者的眼中,竟然成了盗墓的指导手册。

有了张德遗留下来的技术指导,张德的孙子干起盗墓来干的是顺风顺水。之后张德的孙子又把他多年盗墓生涯中遇到的墓穴中的机关之术也记录了下来,又编写成了工集。至此土木工集录大致成型。

此后的一千多年,这三本书落在了许多人的手里,这些人大都是盗墓之人。几乎每一代书的主人都会把这几本书重新编写一次,加进去自己关于书中三个方面的独到的见解以及一些他们盗取墓穴的经过程,并记载下他们得到古书的经历。

这些书的历代主人有的本就是盗墓之人,通过这套古书成为了个中高手,也有的人是得到古书之后半路出家,借助古书干起了盗墓的行当。就因为如此,一千几百年来,虽然文字都不通用,但这几本书却一代代的旧貌换新颜,在一代代盗墓人的手里流传了下来。最后一次编写的人正是陈子杨的爷爷。

在书本的最后,陈子杨的爷爷详细的记录了山东七殇护灵墓的结构和当初他父亲的盗墓过程。记录了他们是如何的发现这个墓,墓穴周边的环境,盗洞的角度和长度,墓穴内石棺的摆放和外形,以及他父亲在盗墓过程中的整个过程和最后的铁条机关以及水银渗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