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2)

御史保证抱着芴板灰溜溜地滚回原位继续充当朝堂上的人肉柱子。

“父皇还说了,要是我不钦点琏儿为武状元,他就跑回京城来打我。”司徒琛将信看完之后递给贾赦看。

贾琏的功夫没得说,文采在他大哥贾瑚的磨练下也有了大幅的提升,武状元对于贾琏来说基本就是探囊取物了。就是太上皇的这个说法,让司徒琛怎么都觉得有点别扭。

人上了年纪都会有个“返璞归真”的阶段,贾赦拿他的岳父举了个例子,现在喜欢和曾孙们玩起了泥巴……

言外之意太上皇没玩泥巴就算不错的了。

“张太傅身子骨可还好?要是能一直这般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也挺好的。”司徒琛觉得他父皇或许也有点那个趋势,若是安稳无事那再好不过了,可千万别折腾出来什么大事情。

不得了的大事情一件都没有,日子一切如常地进行着。

冬去春来,武举终于提上了日程。贾琏得知了这个消息,激动得在屋子里连翻了三个跟斗。

贾赦抓起手边的一个苹果朝贾琏扔了过去,起初贾琏还没反应过来,抓到苹果就啃了一口,等反应过来以后气得直跺脚:“爹,你把我当猴儿啊!”

“这还没开始呢,要是你得了武状元,不得上天?”贾赦瞧了眼一旁沉默寡言的安喜,觉得这两个孩子在一起这么多年,这性子怎么没相互转变一下呢。“安喜你也不用担心什么,照常发挥就行。”

连太上皇都同意了的事情,断然不会因为安喜是太监的缘故就取消安喜的成绩。

“至于琏儿,你也不用让着他,武状元是凭本事得来的,想想你之前读过的书,光宗耀祖的事情可不能拱手让人。”

安喜红着脸猛地跪在地上,冲着贾赦磕了三个响头。

贾琏知道他爹什么脾气,笑嘻嘻地将安喜从地上拉起来:“听说有人拿武举设了赌.局,不如咱哥俩……”

作者有话要说:贾赦赦:敢涉赌,打断腿儿警告!

司徒琛:给贾赦赦递棍子!

第189章

贾琏的话还没说完,贾赦就又朝着贾琏扔了一个苹果:“臭小子,你要是敢把爪子伸到赌桌上,老子就立马去找你敬大伯开祠堂把你逐出宗族,从此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儿子!”

逐出宗族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贾琏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并没有被贾赦突如其来的气势吓唬住,将抓住的苹果递给安喜说道:“嘁,我可没爹爹你那逢赌必赢的好运气,再说我又不缺银子……”

绝对不会掺和进赌局,在明知自己有很大几率夺得状元的情况下押自己输,然后在决战的时候故意放水,就为了赢那么点银子。

要知道他可是刚从皇帝陛下那里得了四担金子。

“行吧,你小子知道就好。趁着还没正式开始赶紧再去读读书,做两篇文章给你大哥拿过去瞧瞧。”

贾琏最讨厌做文章了,一拿起毛笔不是头疼就是脑热,想尽借口不做文章。但有安喜在身边,贾琏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凑了两篇文章拿给贾瑚去看。

硬凑出来的文章能好看就怪了,尤其还是贾琏这种半吊子的水平。

那两篇文章对于贾瑚来说简直就是折磨眼睛,但贾瑚还不能把话直接说出来,生怕打消贾琏的积极性。

最终只能夸贾琏的字儿还算不错。

“哥,我的文章还说得过去吧……”贾琏听出来他大哥委婉的意思,好像他这两篇文章除了字儿以外一无是处。

贾瑚抿了抿嘴唇,觉得还是告诉贾琏实情比较好,免得贾琏到了考场也做这样的文章,还自认为作得不错。

“弟,你的文章套模板套得太生硬了,多说两句润色一下也成啊,你这样干巴巴的很影响成绩的。”

相比之下安喜的文章就要好多了,虽然同样谈不上什么文采,但起码读起来还算流畅,这对武举来说就够了。

觉得自己说得不够详细,贾瑚又补充了两句:“润色的话也不用多花里胡哨,能体现出你忠君爱国,为国效力的意愿强烈就行。”

贾瑚看着贾琏迷茫的眼神,无奈写了几句例子让贾琏拿回去背下来。

在贾琏离开的时候,贾瑚语重心长地又叮嘱了一遍:“写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趁现在还有功夫赶紧再练练。你要是再考场上就做这样的文章可就糟了,评卷的大人绝对会认为你是在敷衍了事。”

一旦被打上态度不端的印记,那基本上就可以和这届武举说拜拜了。虽然武举更注重武学,但文试太差也不行。

贾琏走后贾瑚就去找他爹说明贾琏的问题,贾赦也没什么好办法。这种事情又不能把贾琏的脑壳撬开把书塞进去,只能尽可能通过多练习提高了。

“就算达不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起码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术业有专攻,贾赦早就想开了。

大儿子文采斐然,一口气写出两篇文章不在话下,但让大儿子来两个后空翻就做不到。到了二儿子那里,别说两个后空翻,连翻二十个都不喘一口粗气,但要写两篇文章,就得立马趴在桌子上出气儿多进气儿少了。

对于即将参加武举的贾琏,司徒琛也是格外的上心,毕竟他父皇可是发话了,要是贾琏不是武状元就回来打他。

“听说琏儿写文章还很头疼?”

司徒琛说着拿出整理好的《武举模拟》递给贾赦,然而贾赦翻看了两眼就还给了司徒琛。

“还算别让琏儿走这样的捷径了,要不然当初在弄《科举模拟》的时候就顺手把《武举模拟》也弄了,而且你这里是不是夹带了这次武举文试的题目?这不是在帮琏儿……”

贾赦说完司徒琛沉默了一下。直接给贾琏透题确实是对日后不利,帮得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贾琏最终还是要学会自己写出像样的文章。

那就趁着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下点苦功夫吧。

吃苦对于贾琏来说就像吃饭一样早已经习惯了,几个月的折磨总算没白挨,再写出来的文章已经能让人看得下去了。

文章只是一部分,能够影响最终评判结果的还得是拳脚功夫。

由于种种原因,和参加科举的人数比起来,前来参加武举的人数简直少得可怜。

因为相对于科举来说,培养一个武举人所要耗费的成本就要高得多了。若是家境贫寒读不起书,大可以借书誊抄一份拿回来读,但习武受伤所用的草药吃进肚子里撒泡尿可就没了……

而且习武是让身子不断受伤,将身子的承受能力一点点提高起来,能治好那还不错,有时候需要休养的时间长不说,还需要名贵药材才能有疗效。

受伤导致衣物受损的开销不说,习武之人的饭量也要比寻常人多不少,这笔开销日积月累下来也不小。所以贾赦在三个孙子出生的时候和贾琏开玩笑,说贾琏这个老子日后要被吃穷了。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原因,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武举不受重视。

毕竟大齐江山已经安稳多年,别说战事了,连剿匪都几乎没有。就算参加武举取得了功名,又有什么用处?要是靠磨时间熬资历来升职,那点升职空间又能有多大?

寻常百姓培养不起,勋贵人家觉得还不如直接靠蒙荫来的官职高呢……

gu903();这样一来在一众参加武举的举子里,贾琏简直就是“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