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嘛,就是顶一个名头罢了,大家都懂的。
“你不说,我也得将红玉给你。”太子妃不假思索地笑道:“还有,如果后宫里有哪个嫔妃仗着是长辈不将你放在眼底,你只管告诉我,我替你撑腰。”
袁敏心里一暖,也没客气:“那就先谢过母妃了。”
做儿媳的,有这样体贴自己的好婆婆,辛苦些也无妨。
再者,身为儿媳,一进门就能掌家,现在连宫务都管上了。这样的“辛苦”,不知要羡煞多少人。别人要熬十年二十年,熬到婆婆闭眼才能掌家。到了她这儿,不费半点力气,婆婆对自己满心信任和支持。还有什么可不满的?
袁敏很是知福惜福。
太子妃如卸下了千钧重担,长长松了口气,又笑着说道:“你忙起来,顾不上孩子。以后,栋哥儿和棠姐儿我多陪一陪带一带。”
袁敏含笑应了。婆媳两个十分和谐。
红玉看在眼里,也暗暗舒出一口气。
勾心斗角之类,在太子妃身上是不可能的事。也亏得娶的儿媳是自己亲侄女。换一个不知好歹进退的,指不定就要蹬鼻子上脸了。
现在这样就很好。一家人齐心合力,心往一处去,劲往一处使。
“母妃,”太孙朱昀笑着进来了:“敏表妹,你们在说什么闲话,这般高兴?”
太子妃眉开眼笑:“我在和敏儿商量正事呢!”
朱昀来了兴致:“什么正事?”
母妃不是每日吃吃喝喝玩玩睡睡闲来赏赏花吗?能有什么正事?
太子妃理直气壮地答道:“我和敏儿说了,以后宫务我担个名头,事情由敏儿做。她忙起来,孩子就由我来带。”
朱昀:“……”
行吧!
这样安排也挺合适。
朱昀抽了抽嘴角,和娇妻对视一眼,笑着提醒太子妃:“这件事,母妃还是先和父王商量一下吧!”
太子妃理所当然地答道:“这哪里用得着商量。你父王还能不应么?”
太子殿下宠妻二十载如一日。
这点小事,太子岂会不应。
朱昀忍着笑,点头附和:“母妃说的是。”
儿子提醒的也有道理。等太子回来后,太子妃立刻将此事告诉太子:“……这样安排,殿下觉得怎么样?”
太子殿下深以为然,笑着说道:“这样安排甚是妥当。”
然后,亲昵地伸手为太子妃扶一扶发钗:“敏儿聪慧能干,再有红玉相助,宫务应该能应付得来。你有空带一带栋哥儿棠姐儿。也别带得太多了,别累着自己。”
第三百三十七章余波(三)
汉王忽然被打发去守皇陵,一众朝臣骤然听闻此事,都是一懵。
宫中封锁消息,落梅宫里发生的事知道的人寥寥无几。瑜美人悄无声息地死在宫中,曹家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自然也没传进朝臣们耳中。
所以,问题就来了。
素来受宠的汉王殿下,怎么冷不丁被严惩?
六部官员中,尤以户部官员最关心此事。
汉王掌管户部数年,虽然汉王才干平平还自诩甚高。不过,对户部官员们来说,有这样的顶头上司可比刑部官员们强多了。燕王殿下被封太子之前,每日在刑部官署里勤勉当差。刑部上下战战兢兢,压根不敢偷懒。
户部的日子就好过多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一歪也是难免的事。汉王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户部官员们时常赴宴喝酒——当然了,赴汉王殿下的酒宴千万不能带家中女眷。个中原因,大家都懂的。
偶尔也有个别不介意帽子颜色的,主动带着妻眷登门……很快就会升官发财。
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偶尔戴点绿嘛!
这样得宠又风光的汉王,到底为了什么忽然被天子厌弃严惩?
“你们说,汉王殿下为什么会被罚去皇陵?”
“天家的事,我们可不敢胡乱揣度。”
“我们私下里说说闲话,绝不会外传。你不敢说,我先来猜一个。汉王殿下定然是犯下大错,令皇上震怒的那一种。”
“嗯,我也是这么猜测的。”
所以,到底会是什么错?
男人嚼舌起来,其实和长舌妇人没什么区别。表面一本正经的官员们,私底下说起汉王来挤眉弄眼。
个个心里都猜了个七七八八,却没一个人肯捅破这一层窗户纸。彼此对个意味不明的眼神。
反正,朝中有精明厉害的太子,还有聪慧好学的太孙殿下。东宫一派稳如泰山。朝中少一个风~流好~色的汉王,于朝政没什么影响。
原本依附汉王殿下的臣子们,也迅速沉寂下去。
真正着急上火的,是曹家和汉王妃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