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涵养差一点的,整天指桑骂槐,影射张甜甜。

吃饭的似乎还,她周围椅子上也没人。

张甜甜自知有错,不敢反驳,伏低做小了一段时间。

大冬天落水,虽然被人及时救起来,又喝了姜汤,到了半夜,潘爱莲还是发起了高烧。

睡她旁边的孙悦悦及时发现,赶紧喊人,连夜送到县城的医院去治疗。

好在去的早,再耽搁一两个小时,就会拖成肺结核。

医药费是知青们一起凑得,村长担心出人命,不好跟上面交代,也补贴了一些。

潘爱莲心里感激,在床上休养了一段时间,身体好了许多,终于能下来走动了。

她第一件事就是将人家的军大衣洗干净了送过去,手里还拎着不少粮食。

潘爱莲也想多给点东西,毕竟是救命之恩,但是现在手头拮据,实在没办法。

这年头都这样,想来对方也能理解。

沈如墨知道这件事,偷偷给她塞了一包红糖。

潘爱莲笑了笑,揉了揉沈如墨的小脑袋,小孩儿的心意,她领了,以后要是发达了,绝对不会忘了沈如墨。

之前住院的时候,沈如墨给潘爱莲喝了一些空间里的灵泉水,还找了一些特效药。

否则,依靠小县城的医疗水平,怎么可能效果那么好?

救了潘爱莲的那家人是个厚道的,不但没要她东西,还留她吃了一顿饭,走的时候甚至塞了不少吃食,让她带走。

潘爱莲不好意思,本来自己就欠了别人一条命,现在还连吃带拿的,太不要脸了,连忙拒绝。

但是男人母亲握着她的手,宽慰了她一番,说他们家日子过得还行,儿子在部队开销少,每个月还有津贴寄回来补贴家里。

她一个小姑娘背井离乡地来到这个地方,怪不容易的。

大病初愈,需要好好补补,让她一定要收回东西。

来日方长,等她将来日子好过了,再想着报答的事情。

潘爱莲特别感动,在对方的真心实意下,终究是接下了礼物。

之后经常走动,当亲戚一样相处。

“你这个榆木脑袋,当着人家姑娘的面,也不知道说两句好话。”送走潘爱莲,刚刚面容和蔼的李妈妈瞬间变了脸色,敲了自家不争气的儿子一下,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怪不得二十五了,连个对象都不知道在哪儿!”

男人,也就是李明德没吭声,默默地拿起斧子,准备劈柴。

“好了,你也别念叨儿子了,难得回来一趟,弄得大家都不高兴。”李爸爸坐在椅子上,拿着火柴把烟点着了,吸了一口,慢悠悠地说道。

“要是他能带个对象回来,我至于一直念叨?”李妈妈瞪了李爸爸一眼,“张家那小子,比明德还小两岁,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他连个对象都没有!”

催婚,一直是中华传统美德,并且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未有断绝。

李明德高中毕业就应征入伍,跟他一起去部队的不少都转业回家了,就剩他越爬越高。

李家顾母骄傲的同时,也在发愁儿子对象的事情,这些年他们陆陆续续物色了不少小姑娘,但是没一个儿子看得上眼的,头疼!

“我看刚刚那个姑娘就不错,人长得漂亮,性格大方,一点都不小家子气,还懂得感恩,虽然日子过得有点惨,过来答谢还带着东西,是个好的!”李妈妈越想越高兴,“人家还上过学,那模样,一看就是知识分子。明德,要不你试试跟人家相处相处?说不定在一起呢!”

李明德没吭声,闷着头劈柴。

“哎呀,成不成,你给个准话呀!”李妈妈有些着急,跑过去拍了一下儿子的胳膊。

“再说吧。”李明德抿了抿唇,淡淡地说道。

“你这臭小子,诚心把我急死是吧!”李妈妈又锤了李明德一记,没好气地说道。

李明德弯了弯唇,没说话。

刚开始救人,他真没想多少,后来把人送回知青大院,也没多看,只知道是个小姑娘。

但是今天跟潘爱莲吃了一顿饭,又听她跟自己妈妈说了几句话,莫名有了好感。

原本坚硬如铁的心脏逐渐变得柔软。

李明德想,他或许,可以尝试着跟小姑娘多接触接触。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下午一通电报突然传来,说部队有事,让李明德赶紧回去。

他不敢耽搁,立刻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李妈妈手忙脚乱给他带了一堆吃食,又眼巴巴将人送到县城,路上不停抹着眼泪,“造孽哟,这才回来多久,又要走了!生了这个儿子跟没生有什么区别?还不如早点回家,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好啦,你别说了。”李爸爸心里也难受,但是不想让儿子在外还担心家里,说道。

“我说什么了!就让我别说!”李妈妈炮口瞬间对准李爸爸,“感情儿子不是你的,你就一点不担心!死老头子,我看透你了!”

李爸爸:“......”

算了,你开心就好。

一番兵荒马乱,李明德回到部队,李爸爸和李妈妈站在火车站的月台上,看着火车离开,站了许久,才抹了抹眼泪,步履蹒跚往家走。

另一边,肥皂厂开始工作了。

潘爱莲挑了几个手脚勤快嘴严实的知青,手把手教他们做肥皂。

在教学过程中,她记下了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真正开始制作肥皂的时候,每个人负责自己擅长的那一块,效率很高。

几天后,几个人做得有模有样,第一批肥皂送到了供销社,换了一笔钱回来。

知青们特别高兴,破天荒凑钱买了一块肉回来,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小块,还喝到了肉汤!

村长他们也是心情大好,原先知青下乡,一直在拖后腿,分大家的粮食,现在能自给自足,村里其他人的口粮也多了不少,喜大普奔。

二话不说,开会表彰潘爱莲,还奖励了很多粮食。

潘爱莲宠辱不惊,将手里的生产工作交给挑选出来的几个知青,又开始着手改进肥皂,生产其他生活用品。

潘爱莲能力很强,没多久,又将肥皂做了一些改进,香味色泽不比进口的肥皂差。

渐渐地,村里的肥皂也打响了名声。

她长得好看,人又能干,不少人对她有好感。

但是潘爱莲现在忙于事业,不想谈感情的事情,也知道有些人想跟自己处对象,完全是眼热自己手里的肥皂厂,于是,果断拒绝了所有男性的示好,一心一意铺在肥皂厂上面。

肥皂厂干得热火朝天,甚至惊动了市里面的领导。

报社记者还过来做采访,拍照片,领导还过来表彰潘爱莲,也号召其他知青像潘爱莲学习。

一时间,潘爱莲风头无两。

手里有了钱,潘爱莲经常往李家跑,肥皂都是自己做的,每次去都带上两块。

李家父母心疼潘爱莲这孩子,每次都留她吃饭,一来二去的,感情越来越好。

肥皂厂生意不错,不少村里人心思活络起来,也想插一脚,纷纷给村长他们送礼,想把自己塞进去。

塞人这件事儿,答应了你,拒绝了他,挺不好。

而且这是一项技术活儿,一般人干不了,贸贸然进去,不是裹乱是什么?

村长脸一拉,索性全都拒绝了,还开大会批评有些人不好好种地,成天想东想西的。

人家知青是没办法了,才弄个肥皂厂出来过日子,他们这些人还跟人家孩子抢东西,太不要脸了!

gu903();一番话说的那些有小心思的面红耳赤,恨不得找块豆腐一头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