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1 / 2)

然而黛玉当场就给他们作了一首诗,写的战场喧嚣,生灵涂炭;写的是家国情怀,英雄无畏;写的是马革裹尸,亲者伤怀。

如此格局,就算这群整日将报效朝廷挂在嘴边的读书人,都不曾显露。可如今,在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身上,却展现出来。

大公主当即兴奋地拍手叫好,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便将人带进皇宫。

当着承天帝的面,她直言:“如此女子,必是贾数第二。皇上若想在青史上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则必须尽快让其入朝为官。”

启圣帝早已殡天,承天帝也已垂垂老矣。

但可能身为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对文治武功的追求——

武功,他已然有了,在临死之前若得文治之功,就算当场驾崩,他也觉得称帝十几年已然无憾。

但他到底不曾完全听任大公主胡来,而是直接给了黛玉一个荫生名额,让她直接从举人考起,也能避免许多别样眼光与见不得光的小手段。

本是皇帝恩赐,黛玉犹豫后却推辞了皇上与大公主的好意。

“民女既然自负才华,又何惧于区区科考?”

黛玉站在台下,仰着头,神情淡然。但她的话,却将承天帝与大公主狠狠惊了一下。

但转瞬,他们却又恍然觉得:只有这样的傲骨,才能配得上她耀眼的才华。

承天帝眼神灼灼:“爱卿既然有这样的自信,朕便是拼了这条命,也会等着你走到我的面前来。”

黛玉躬身作揖:“陛下,民女不会让您等太久。”

于是她第三次出名,便是年纪轻轻便一路科考,最终接连斩获小三元,大三元,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状元,也是本朝第二位六元及第(第一位是皮皮)。

如此本事,自然让人想起了黛玉三位兄长当初的言论——

“我们的妹妹,那是要做古往今来第一女相的!”

——

不过在黛玉成为了第一女相之前,婚姻大事便提上了日程。

她嫁的,是小时候曾见过几面,却没多少机会相处的林宸,贾数的二儿子。

贾数本想着在定亲之前让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培养感情,若是能聊得来,那就定亲结婚,若是实在说不到一起,也没必要硬凑到一起。

不过长大后走歪了,完全没打算走科举这条路的林宸却不以为意:“母亲去问问黛玉表妹,若是她愿意,我们便试着相处几次。不过我自己的话,却不会在意这许多。以黛玉妹妹的人品才华,我万万没有不满意的道理,更何况她愿意摆脱女子身上的束缚往官场走一遭,我自然更加仰慕。”

“无论黛玉妹妹有什么要求,母亲只管告诉我便是。”

可能是与贾数、珠珠日日相处,平时接触的也都是她们这样的独立女性,林宸对那种柔弱可怜,仿佛菟丝花一样的女子并无好感。

倒不是说其他女子就一定是菟丝花,可既然没有表现出来,林宸自然也没有接触的想法。

黛玉是唯一一个真的敢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女子,那种勇往无前的气势太过耀眼,就像是一束光,牢牢地吸引了林宸的视线。

而黛玉对林宸,也颇有好感。

虽然那好感大多是因为喜欢贾数与珠珠二人后的爱屋及乌,但对与林宸成亲,她并无异议。

能近距离接触自己仰慕之人,能按照自己真正的想法度过一生,就算林宸并不是个良人,黛玉觉得自己也能自得其乐,不至于自怨自艾。

然而庆幸的是,两人成亲后就发现彼此意趣相投。

第143章香菱·免厄运

自从举家上京,见过京城繁华与权势力量后,薛蒙就动了改换门庭的意思。

就算回了金陵,薛蒙也沉浸在这样的思考当中,无法注意其他琐事。

直到元宵佳节,女儿薛宝钗跑进他房中,说要出门游玩。

两个儿女,被视作薛家未来的长子薛蟠不成器,反倒女儿宝钗聪慧冷静,让他见猎心喜,忍不住将之平生所得倾囊相授。

薛蒙最是疼爱宝钗,对她的要求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因为知道年节时人多拥挤,容易发生事故,薛蒙就算带着宝钗上街,那也是做足了准备,不但安排了马车,还特意叫上了七八个家丁在马车周围守着。

只是临出门前,听到消息的薛蟠也跑到薛蒙面前,闹着要上街。

薛蒙也没犹豫,干脆将人提上了马车。

元宵佳节,街上行人几乎每人都拿着一盏或漂亮或可爱,或精致或粗糙的灯笼,总之没人空着手。

明亮的烛火如光河一般,照亮了前行的路。

薛蒙让人在马车四角挂上精致的宫灯,使这华丽的马车也染上了节日的气氛,然后才进入马车,搂着两个孩子上了街。

快到大道上时,马车骤停,侍卫上前禀报:“老爷,街上人太多了,马车根本没办法前进。若还想上街游玩,只能请老爷下车,步行前往。”

薛蒙当即犹豫起来,只是怀中宝钗眼神期盼,蟠儿更是跃跃欲试,他实在不好搅了两个孩子的兴致,迟疑片刻后,到底率先下了马车,然后一一将连个孩子抱到地上。

他站在原地看了看,指着其中身材最魁梧的侍卫道:“你身材最壮,便将蟠儿抱在怀里。若是半途觉得累了,记得将蟠儿交给其他侍卫,不得让蟠儿脱离尔等怀中。”

那侍卫自然连连应是,直接走到薛蟠面前将人抱起。

而薛蒙自己,却抱住了宝钗。

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上了街,沿途路人见他们人多势众,且大多气势非凡,担心冲撞到贵人,倒是纷纷避让。

虽然还是拥挤,但到底不曾被人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