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死战(1 / 2)

就在日本军官们,站在长门号战列舰的舰桥上,抽刀高喊复仇的同时,大明帝国的武夷山号战列舰上,沉默无语的大明帝国海军士兵正将一枚巨大的炮弹推进火炮的炮膛之内。

这些常年在海上漂泊的士兵们在昏暗狭小的炮塔内部工作,和那些躺在甲板上看着晴朗天空与活泼海鸟的水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的工作没有那么浪漫,因为多数时候他们都看不见天空也看不见海洋。

战列舰的巨炮在拥有超大口径,逆天威力的同时,也继承了巨炮的各种缺点。虽然仰仗着机械的力量,这些火炮在调整角度的时候还算便利,可在装填炮弹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清爽了。

这些大炮必须返回到一个固定的角度,好将自己的炮尾对准事先已经固定好的各种装填机械,才能借力进行再装填工作。所以这些大炮的射速都不快,只能依靠不停的轰击对手,来调整自己的发射角度,以期在战斗中命中敌人。

当然,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依仗着战列舰坚实的装甲,想办法拉进距离接近敌人,然后在更有把握的距离上开火,以求击中目标。这个办法是一柄双刃剑,因为当你更容易打中对方的同时,对方也更容易打中你。

在火炮射程上占优,并且在兵员素质上也略有优势的大明海军战舰,此时此刻理所当然的并不希望日本海军靠上来打没有技术含量的近距离炮战,因为大明帝国的海军战舰,并不以装甲水平见长。

技术上的拖累,让大明帝国的战舰只能用略显过时的动力系统,而这套动力系统制约的不仅仅是航速,还有战舰本身的重量如果重量超标,那战舰的航速就会变得更慢。所以大明帝国的战列舰并不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只能说仅仅停留在及格线上:在吨位和火炮技术上,它们是战列舰的等级。

日本这方面也并不比大明王朝强上多少:日本学习英国,所以学到的也只是英国手里二流的技术。日本人的战舰布局上存在严重问题,过分追求航速以及火力,导致日本的战列舰大多数也都不是结实厚重的类型。

于是在这场爆发在北方海域内的海上对决之中,日本海军和大明海军在20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终于,在第7轮炮击的时候,大明帝国的战舰打出的炮弹,再一次形成了挎射,而在这个距离上,日本海军的炮弹,也同样距离大明战舰,只有一小段距离了。

“装填炮弹继续射击调整射击诸元,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炮塔内部,大明的一名火炮射击指挥对着手下人拼命的鼓劲道:“速度快一些我们就要打中敌人了”

他的手下们努力的将一发炮弹塞进了火炮的膛室内。而这个时候的指挥舰桥上,陆崇文从自己的副官手里接过了来自祖国的一封电文:“至武夷山号战列舰:东北叛逆袭击奉天,北海水师舰队已经起航驰援,请坚持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