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坦克在大明帝国一共部署了2700辆,这个数字不包括采用2号坦克底盘衍生的各种其他装甲车辆。2700辆是带有独立炮塔,并且安装了50毫米口径速射炮,装备了更新式的电台的装甲师主力坦克。
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从1号坦克到2号坦克,之间形成的跨越相当巨大,双方在吨位上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2号坦克体重超过17吨,对比1号坦克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为了容纳下第5名装填手,2号坦克的炮塔比1号改进型坦克的炮塔还要大一些,装弹数量也因为采用了更大口径的火炮,减少了许多。2号坦克备弹只有90发,而且因为没有弹匣结构,射速减慢了不少。
优势是2号坦克多了一名装填手,专门为炮长装填弹药,将50毫米口径的火炮维持在了“速射炮”这个级别上。同样因为车长从装填等繁杂的工作中彻底解脱了出来,2号坦克在战场上的协调指挥性能更好,车长也能更专心的指挥自己的坦克进行战斗。
坦率的讲,2号坦克使用的底盘相当的成功,它在赋予了2号坦克不错的机动能力之外,还提供了一个比1号坦克略远的行程。当然它太过优秀了,以至于用来改造其他武器装备的时候,显得游刃有余。
首先就是广受士兵好评的1号突击炮,在2号坦克底盘上得到了延续。新的突击炮采用了更长身管的75毫米口径火炮,具备了独立反坦克能力,支援炮兵作战的时候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
同时这种延续了无炮塔设计的外形低矮的2号突击炮,在正面装甲厚度上也达到了惊人的70毫米厚度它除了火力缺乏灵活性之外,在其他性能上似乎都要比2号坦克更具威胁。有些装甲部队甚至在私下里抱怨,说与其换装新的2号坦克,不如给他们换装2号突击炮更好。
当然,在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先进武器的同时,大明帝国的机械化炮兵也拿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式装备:150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因为2号坦克底盘比1号坦克承重能力更强,所以原本的100毫米口径榴弹炮,在2号榴弹炮上被更强大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替代了。
更让人满意的是,因为可以承载更大的后坐力,2号榴弹炮上的150毫米口经榴弹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自行榴弹炮车体内装载的弹药也更多,独立作战能力也更强。如果说1号榴弹炮让大明帝国的炮兵见到了自己的未来的话,那么2号榴弹炮就是让大明帝国的炮兵彻底走向未来的武器装备了。
因为2号坦克的底盘实在是太好用了,所以大明帝国生产出了远远多于2号坦克的2号坦克底盘。此时此刻大明帝国的陆军装备了至少4860辆2号坦克底盘,也就是说,差不多装备了和2号坦克数量相等的2号坦克底盘变形车。
这么说可能有些绕嘴,简单点形容就是,2号坦克大明帝国装备了2700辆,2号突击炮、2号架桥坦克、2号榴弹炮等武器装备,大明帝国差不多装备了2100辆那么多。更可怕的是,更多的坦克正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装备到大明帝国的各支军队之中。
随着杨子桢的命令,一直等待着的大明帝国主力装甲部队终于发动了自己的引擎,他们冲出了自己的掩体,越上了用来遮挡视线的河堤,开出了隐蔽的树林等地方,将自己高大威猛的身躯显露在硝烟和阳光之中。
“检查无线电测试通话质量保持前进速度按照预先的安排上浮桥”靠在敞开的炮塔舱门上,明军装甲部队的指挥官按着自己的喉部通话器,大声的提醒自己的手下们。这些坦克可是大明帝国最精锐最先进的陆战武器,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坦克了。
第一辆2号坦克卷动着自己的履带,轻而易举的冲上了浮桥上的斜坡。毫不理会远处落在对岸阵地上的日军炮火,一马当先冲向了鸭绿江的对岸。毕竟装备着新式的装备,在出现真正的战损之前,这些骄傲的装甲兵们对自己武器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第二辆坦克跟在第一辆坦克的后面,也冲上了浮桥,巨大的重量让浮桥上的浮箱上刻画的刻度线沉入了江面,两侧的工兵指挥官皱着眉头看着第三辆坦克开上了斜坡,然后让身边的士兵举起了手中的红旗。
gu903();“见鬼三辆坦克就超过警戒线了1号坦克差不多能上5辆”靠在自己的坦克敞开的舱盖上,这名装甲营的营长有些郁闷的抱怨道,他知道自己的坦克重量不轻,可这却是他第一次真正在浮桥上渡河,训练的时候用的都是画在地面上的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