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2 / 2)

gu903();那一吻那一声告白彻底扰乱了她,以强势之姿闯入她的心扉。

孟浮华又幽幽道:“你可是我敌人,我为什么要开解你,你就活该像我和谢文衿一般,同张若靖不挑破,迈不出去下一步。”

心中愁云惨淡,全被她这句话照进光亮,这孟浮华可真是个妙人。

人是否都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事情如云雾罩山,找寻不到真相,可站在旁人的角度却能知悉他人问题。

有心撮合谢文衿和孟浮华两人,她劝道:“谢文衿这人太过通透,你若不让他知晓你喜欢他,凭他自己发现,还不知要让你吃多少苦,我看莫不如你去同他表白。”

孟浮华斟酌,还是有些不敢。

“你还说我们,你们两个都是马上就要成婚的人,妻子仰慕丈夫才是一段佳话,相信我,你先开口,你买下这剧院没和谢文衿说过吧?”

她摇头,唐皎接着给她出主意,“你不用整日附和他,就该做自己的事情,你为戏剧劳心劳力的时候,才是最美时刻,谢文衿历史渊博,你可以请他来出主意,他会喜欢这样的你的。”

一齐向那两个男的望去,却见他们聊的甚好,都没发现在看他们。

目光复杂,对视一眼,俱是笑出声来,孟浮华同意了唐皎建议,打算一试,“我相信你说的话了,不能拿谢文衿当常人看待。”

唐皎接话道:“也不能拿张若靖当常人看待,他一直同我说自己欣赏谢文衿。”

“他竟然这么跟你说,”孟浮华吃惊,“难道他们两人不是情敌吗?”

她翘起嘴角反问:“难道我不是你的情敌吗?”

孟浮华:……

“说的也是,唐皎,你这般聪颖不去出国留学可惜了,”孟浮华趴在前面椅背上,“你没到时我还在设想,该如何劝说你远离文衿,可没成想,自己被你安慰了。”

“不,你也劝慰了我。”让我能看进一步看清自己对张若靖的心意。

“我们就别在这里互相吹捧了,我没开玩笑,真的,你应该出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学有所成回来之后才能报效祖国,而且奥利维亚女士还说可以给你写推荐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唐皎。”

唐皎没有怔愣,但她的劝说再一次超出了她所想。

“你可以当我有私心,不想让谢文衿在徽城看见你,这样他就能忘了你,但我觉得,你不应该将自己困在徽城一辈子,你都没出国留学过,拿什么跟少帅身边那些高高在上的名媛相比。”

“你劝我的话,我也重复跟你说一次,做你自己之后,他会被你吸引的。”

她摆弄着张若靖的西服扣子,没有笑容后,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感便散发出来。

回过头将那和谢文衿交谈的人映在眼里,黑暗之中,唯他在路上为她铺满了黄色的小花,引领她走出绝境,片刻才说:“我会好好考虑你说的话的。”

蛙虫鸣叫,夏天悄然而至,玛利亚女中发布了考试成绩,唐皎全科优秀,以年级第一的名头被徽城邀请入读,与此同时,谢孟两家恐生意外,将谢文衿和孟浮华结婚日期订在了七月末。

《晋江文报》也凑了一波热闹,免费为两人登报订婚消息,孟浮华当真听了唐皎的劝,现今谢文衿一日往戏剧院跑三趟,为了剧本的事情没少和孟浮华争吵。

一位认为剧本不贴合现实,一位认为剧本就应该夸张一些,两人见天腻在一起,逐字逐句扒剧本,吵着吵着,就有了感情,订婚消息一登报,再见面都有些羞涩。

他们那里进行顺利,就是苦了张若靖,好不容易小表妹放假,他可以好好陪陪美人,恨不得住在唐公馆和她朝夕相伴。

可唐皎和黄四龙都不给他这个机会,唐皎是逃避自己心意,一门心思扎进了《晋江文报》的发展上,早出晚归,他连人影都见不着,而黄四龙是蓄积力量,要再给他沉重一击,牵扯着他的精力,让他不得不打起百分百的劲头去应付他。

张若靖没有功夫陪着唐皎管理文报,她就全面接手,跟着杨之笙在英法租界实地参考起来。

文报最初租赁的地方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急需扩大办公地点,没有人能想到一个提倡女子独立的报纸,与涅槃相辅相成,会办的如今这般红火。

杨之笙从徽城大学毕业后,就将文报当成了自己的终身事业,以前为文报投稿的作者少,质量也堪忧,还需要编辑们着手改稿,文报是一月发表一次。

而经过这几个月的磨炼,不少作者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交的稿件屡屡让编辑们拍案叫绝,尤其是杨之笙在徽城大学的那几个女学生,俨然成为了文报的笔杆子。

唐皎在看过她们的稿件,做出了一个大胆又创新的决定,她要将前世报社和作者共赢的模式,提前搬到现在,前世那些报纸可以,那么文报也可以。

她要和她们签约,让她们日后只供稿给《晋江文报》,文报每月除了支付她们应得的稿费,还给她们出底薪,算是垄断作者和资源。

那几位女孩子本就因性别拖累,除了文报其余报纸都不接收她们稿件,文报能签下她们,有稿费拿还给底薪,让她们每个月都无须为生计发愁,还能贴补家用,当下就答应下来。

她们也算是有了一份工作,感激唐皎不说,对待自己稿件如同婴孩般呵护,稿件数量和质量都支线上升。

唐皎这一手,开创了报纸与作家新的合作方式,不少报社都在等待文报被作者拖累,对其做法嗤之以鼻。

可事情往往不像他们想的那般发展。

给报社投稿赚稿费,本就是一份碰运气的活,有的时候并不是稿子不好,而是报社这期有相似稿件,那么写出来的稿子就是废稿不会赚钱,靠稿费养活自己的作家们,酸了。

他们有的人还要饱受饿肚子的窘境,可那几个女作家都已经吃上大鱼大肉,住进宽敞小房,他们也想要底薪!

一时间,不少和其他报社一直合作往来的作家们都开始联系《晋江文报》,来应聘的作者络绎不绝,那些报社傻了眼,没人投稿,他们这期发什么?

稿件不缺,作者不缺,唐皎与杨之笙商议后决定将文报改成一月二期,那些想领取底薪成为文报一份子的作家们,一直在文报投稿算是老人的立马签合同,新来的一律考察三个月,以稿子质量说话。

文报扩展之事,事不宜迟。

可近乎大半作者都跑到文报那去,不给别的报社供稿,那些报社又岂会坐之不理,频频给文报使绊子,她和杨之笙找扩展之地,竟然找了半个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还有不少报社联名抵制《晋江文报》,若文报是个小报社,只怕要被他们挤兑破产,可惜,他们遇见的是一个硬骨头。

不说张若靖,单说唐家势力就不是他们得罪的起的。

前有文报放话,想继续拉拢作者,你们也可以学习我们给作者底薪,我们不怕,后有听到风声的张若靖,百忙之中亲自出面,看哪家报纸不想在徽城混了?

徽城的报社对唐皎咬牙切齿,为了生存,他们还真就制定出了一份行业默认准则,什么作者以什么标准可以在报社领多少底薪,一个月要写几篇稿件,诸如此类。

唯独文报例外,所签作者乃是第一批享受底薪的高天才作者,底薪与条件又都比其他报社优厚,不少作者都觉得这些人是踩了狗屎运,能被文报看上。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