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赵家兄弟(2 / 2)

逍遥侯 大司空 1596 字 2023-09-17

“诸位,身为帝国军人,我们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山长无论指向哪里,咱们都必须打向哪里。”

授课的时间还没到,李中易背着手,漫步于各个教室之间,不时停下脚步,倾听授课老师的看法。

随着讲武堂成立时间日久,各项事务也慢慢的走行了正轨,从吃饭睡觉开始,有着一系列的条令约束着。

李中易非常强调学以致用,所以,讲武堂的授课老师,全部都由营、军一级的主官或副主官充任。

将来,等统一战争结束之后,李中易还打算让杨烈等帅臣,进入讲武堂授课一段时间。

不管制度再怎么健全,让将军们统领同一部队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尾大不掉的状况。

在讲武堂内,按照条令的规定,每节课的时间,固定为三刻钟,也就是大约现代的四十五分钟左右。

李中易到讲武堂的时候,大家都在上课,他转遍了教室,掉头去了伙房。

讲武堂里的学子,全部都是军官,如果伙房在伙食上搞鬼名堂,影响之坏,必会遍及全军。

李中易爱逛伙房的喜好,早就传遍了全军,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伙夫们经常见他进来走走转转,甚至还要尝菜和称肉,在这种情况下,谁敢短斤少两,那等于是寿星公上吊——活腻了!

天朝的事情,最怕认真二字!

既然,李中易检查的认真,下边的人就不敢胡乱伸手捞钱!

如今的讲武堂,共有九科,分别是步军科、马军科、水师科、弓弩科、工兵科、舆图科、炮兵科、辎重科和镇抚科。

其中,步军科的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留校任教的教官,都是参加过许多次战斗的指挥级以上的老军官。

李中易非常强调学以致用,坚决不搞花架子,所以,由参加过很多次实战的老军官来授课,学员们也就很自然的可以学到真本事。

另外,讲武堂的教官们,也并非一成不变。他们任教三年之后,就会被抽调出来,进入一线部队继续担任主官。

如此周而复始,可以确保教官们授课的军事理论,不至于和现实脱节。

“嗯,味道不错,的确是花了一番心思。”李中易拿起筷子,直从炒锅里夹了一筷子菜,细品之后,不由赞不绝口。

讲武堂伙夫长刘三,以前就是李中易府上的大厨,他做的饭菜,李中易都很爱吃。

“山长,您一再吩咐小人,务必让学员们吃好吃饱,小人哪怕再糊涂,也不敢偷奸耍滑。”刘三得了夸赞,立时笑得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乐得合不拢嘴。

在讲武堂内,李中易已经吩咐了下去,所有人都只许称呼他为山长,而不是皇上。

李中易抬头看了看忙碌异常的伙房,点了点头,说:“如果继续保持如今的状态,到了年末的时候,一准赏你们这里的每人一只大大的封包。”

刘三心里更美了,李中易嘴里大大的封包,绝无可能是十几贯的小钱,至少一百贯起步。

李中易是有着丰富官场经验的老官僚,他自然知道,既然断了伙房搞昧心钱的途径,总要有所补偿吧?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李中易比谁都懂。

不过,李中易的原则是,把钱赏在明处,绝对禁止吃拿卡要的恶劣行径。

从伙房里出来后,李中易信步走到了炮兵科的公事厅前,迎面就听见了争论声。

“我军的炮兵,目前只有三种火炮,即6磅炮,12磅炮和16磅炮。其中,6磅炮主要是用于随军携带的野外作战,但是,根据历次野外作战的情况分析,6磅炮的威力还是偏小了一些,所以,我的个人看法,应该在6磅和12磅炮之间,再造一种中等威力的火炮……”

听声音应该是炮兵科的张完彬,李中易不由眯起两眼,停下脚步,仔细的倾听下去。

“火炮院那边的造炮进度,其实并不算太慢,毕竟从最初的不熟悉,到现在的流水化作业,工匠们只盯着一项流程每天琢磨,自然而然也就变得娴熟。我认为,现在缺少的不是炮,而是硝石不够用了……”

这应该是炮兵科的教员王大威,李中易暗暗点头,随着火炮持续性的增加,天然硝石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炮兵发展的最大因素。

只是,李中易虽然记得黑火药的配方,却并没有研究过人工硝石的制法。他只知道,可以利用粪便发酵的方法,在粪坑的四周刮硝。

但是,在粪便之中,添加什么东西,那就只能靠慢慢的摸索了。

客观的说,火炮院那边,制备人工硝石的研究进展,异常之缓慢,缓慢到几乎没有进展的程度。

PS:现在是511票,如果超过了521张票,司空至少加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