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
怎么办?
李琼思考再三,决定干脆顺了薛太后的意。反正,日常的政务大权,都在内阁的手里。
大事,需要政事堂也参与商议,就让他们来吧,谁怕谁呀?
“老臣以为,皇太后所言甚是。”李琼率先同意了薛太后的看法,让孔坤大大的松了口气。
和一直装作养病的李琼不同,孔昆在内阁里,一直被刘金山压得喘不过气来。
说白了,孔昆在内阁里,和摆设差不多的,没啥实权。
政事堂掺合进来了,对孔昆的处境,反而更加的有利了。
“臣以为,可授予政事堂的相公们,平章军国重事之权。”一直对刘金山隐忍不发的孔昆,在这个节骨眼上,展开了反击。
不过,孔昆也给他自己留了条后路,只是提了平章军国重事的名分,没有说成是平章军国事。
平章军国重事,和平章军国事,别看一字之差,职权范围却有天壤之别。
平章军国重事,那是只参与大事,不负责日常政务的处置。
众所周知,日常的政务大权,才是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实权。
孔昆的提议,是对薛太后的妥协底线,再多的权柄就不可能给了。
毕竟,人都是自私,谁会嫌弃自己的权力小?
和李中易的绝对强势不同,薛太后必须要和重臣们寻求妥协,才能平衡朝局。
刘金山也认为孔昆的提议,比较切合实际。再怎么说,皇帝只是失踪而已,他还没死呢,权力架构岂能随意更改?
“如果诸卿没有异议的话,那这两件事儿,就这么定了?”薛太后又想儿子了,眼泪刷刷的往下流。
李云潇见薛太后一直盯着他看,就知道,太后娘娘这是等着他表态呢。
可是,皇上以前就下过死命令,军人不得擅自干政。内阁和政事堂的事儿,啥时候都轮不到这个九门提督多嘴多舌啊!
李延清低垂着脑袋,故意不去看薛太后,免得被点名表态,说啥都不太好。
左子光的压力小得多,他多的是理由推拒表态,所以,站得笔直的,一脸的平静。
李云潇被薛太后盯得头皮发麻,却实在不敢干预政务,只得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薛太后也知道李云潇的为难之处,见他既然点了头,便不再为难他了。
众人都无异议,于是,便定下了这两件大事。
散朝之后,薛太后异常疲惫的回到后殿,而贤妃唐蜀衣已经等候多时了。
后院不得干政,唐蜀衣没办法去前殿,自然也不知道,薛太后已经和重臣们做成了两笔交易。
皇帝失踪了,唐蜀衣的儿子虚十五岁,恰好可以监国。
但是,唐蜀衣又有些犹豫。皇帝虽然比较好色,但是,待她和皇长子却是极好的。
连皇帝的确切消息都没有,唐蜀衣如果急着推皇长子登上监国之位。万一,皇帝回来了,要如果收场?
“母后万福。”唐蜀衣毕恭毕敬的给薛太后行了礼。
薛太后的宝哥儿被逼着封了成都侯,即将离开京城,远赴老李家的龙兴之地,她的心里正不痛快着,也就懒得搭理唐蜀衣,只是懒洋洋的摆了摆手,叹道:“我乏了,你晚膳前再来陪我。”
唐蜀衣从未被薛太后这么赶走过,她一听就知道,一定是前朝的事情不顺,只得蹲身回去了。
等唐蜀衣走了,薛太后就命人去把宝哥儿叫了来,拉着他的手,左看右看,始终就是舍不得。
李中远本就聪明,他一看母后的样子,就心里明白了,一定是前朝的事牵扯到了他的头上。
“母后,皇兄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回来的。”李中远和李中易的感情甚深,他一边宽慰薛太后,一边深深的挂念着李中易。
李中远,名为皇弟,实际上,一直被李中易当儿子一样的宠。毕竟,李中远和皇长子李继易同年所生,李中易看他这个幺弟,可不就是像看儿子一般?
“唉,母后也舍不得你呀。只是,重臣们硬逼着母后,要将你分封出去。母后也是没了办法,才答应了他们,把你封为成都侯,食万户。”薛太后拉着李中远的手,左看不够,右看还是不够,死活就是舍不得。
李中远已经十五岁了,跟着李达和也读了不少的书,他一听就秒懂了,皇兄突然失了踪,重臣们只怕是在担心他对皇位有非分之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