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奥斯卡不姓韦恩斯坦(2 / 2)

除了纸质媒体,作为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直播方,隶属于华特迪士尼的ABC电视台,还在全美收视率最高的频道的黄金时段,连续两晚播放奥斯卡前瞻节目,着重分析了韦恩斯坦兄弟在过往历届奥斯卡上面的辉煌战绩,证明奥斯卡真的快改姓韦恩斯坦了。

“哈维-韦恩斯坦在奥斯卡公关上的屡试不爽,已让那些对奥斯卡越来越了解的全球影迷,被引导产生了‘奥斯卡评委都是一帮蠢货’的可怕误解:从最早的《英国病人》横扫奥斯卡,到世纪末《莎翁情史》力克《拯救大兵瑞恩》,再到《芝加哥》艳惊四座,哈维-韦恩斯坦始终在摆弄公关伎俩!”

“当然,你也不得不承认哈维-韦恩斯坦操纵奥斯卡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英国病人》时,他喜欢标榜自己的电影是‘多少年来最伟大的动人之作’,但在运作《国王的演讲》时,他却公开表示自己对这类标签式宣传的厌恶,以暗指《社交网络》自卖自夸的浮躁;《芝加哥》时,他热衷于侧面打击竞争对手,且拉票时送礼物的吃相比较难看,但后来在看到《拆弹部队》遭遇制片人邮件拉票事件后,他立刻将夺奖野心缩小,盯紧最佳男配角就算了事。”

“到去年的《国王的演讲》时,他深谙影评人是一群相当讨厌的家伙,于是公开表示‘奥斯卡评委有自己的审美判断,当然不会被影评人的口味所左右。’这样既吹捧了影艺学院的人,又腾出精力把三大工会奖搞定,实现了此片最终的翻盘。”

“再说今年的《艺术家》登场,你几乎可以看到一个运筹帷幄的哈维-韦恩斯坦,落实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完美的计划:从不标榜此片是致敬之作;宣称从不打击对手抬高自己,却让工会奖颁发时,让人彻底忘掉影评人吹捧的《迭戈-罗斯》和《生命之树》,又一再通过,媒体表示自己是个‘尊重电影艺术的人。’”

就像媒体上说的墨菲与贩毒集团有联系一样,这确实是实情,墨菲无法辩解,即便他跟罗斯没有经济往来,更没有利益交换,却解释不清楚,将哈维-韦恩斯坦过往做的一切摆出来,对方同样无法解释,哈维-韦恩斯坦站出来解释的越多,越会让学院的会员看到他在奥斯卡上不合常理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放在暗处没问题,但在摆在明面上,那些保守而又有着极强自尊心的老头子们,肯定不高兴。

在墨菲接触到的几个老评委中,有人甚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难道我们都是一群被韦恩斯坦兄弟摆布的老糊涂?

虽然隐隐看到了效果,但墨菲没有停下来,媒体上面的吹捧哈维-韦恩斯坦的声音,贯穿整个投票时段。

尤其是在圈内影响力巨大的《好莱坞报道者》上,在投票时间进入中段以后,墨菲直接花费巨资,接连买下重要版面,继续报道哈维-韦恩斯坦的奥斯卡生涯。

“《艺术家》,哈维-韦恩斯坦为奥斯卡量身订做的礼物!”

学院的核心成员们最讨厌的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也无从去猜测,但有一点是有些共通之处的,他们向来厌恶那种异常明显的为了冲击奥斯卡而冲击奥斯卡的行为。

“早在去年5月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哈维-韦恩斯坦就发现此片对平均年龄高达56岁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投票者来说,简直就是量身订做的礼物:黑白、无声、模拟好莱坞经典时代明星的举手投足,逻辑简单且恰到好处的100分钟片长,都非常适合他进行奥斯卡运作。”

“更重要的是,其对试映日和公映日之间的时间差,也设置得和《国王的演讲》如出一辙:当年《国王的演讲》的好评是从前一年9月的多伦多电影节发出,但大规模上映却安排在奥斯卡颁将之前,而它的竞争对手《社交网络》早已被晾干;《艺术家》同样是做了漫长的舆论预热,才在颁奖前逐步扩大上映规模,尽管有观众冲进影院发现这是一部默片,受到了愚弄要求退票,但这桩新闻本身就是一个卖点,进一步让投票者感到:奥斯卡还是要注重点品位档次的,普通观众没文化……”

“哈维-韦恩斯坦如今已经成为奥斯卡背后的操纵者,如果你想提前知道奥斯卡获奖热门?那很简单,去调查一下韦恩斯坦影业公司的项目进程表,就清楚了。”

与此同时,墨菲也没有忽视评论界对奥斯卡的影响力。

著名评论人斯蒂芬-科尔伯特在其主持的“伯特时间”节目中公开咆哮,指责《艺术家》是“令人作呕”的谄媚,影片为了向学院派示好而改变拍摄初衷,“卑鄙”的将影片剪辑成黑白默片!

随后,洛杉矶地区以托德-麦卡锡和肯尼斯-图兰为首的职业影评人们,也纷纷在自己的专栏里面抨击《艺术家》这部影片。

“《艺术家》在整个参选过程中都充满了向好莱坞学院派示好的倾向性,而其作品本身并不符合奥斯卡一贯的评选标准!”

“如果要我付钱看黑白文艺作品,我宁愿选择看《纽约时报》,如果奥斯卡将奖项给了《艺术家》,还不如颁发给《变形金刚》,至少它更过瘾。”

各种各样的花式炒作,一直持续到了二月中旬,随着学院投票截止日期的到来,媒体和好莱坞忽然之间就恢复了安静,所有人都在静等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