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有种他们就别做官!(2 / 2)

“据悉是南彰镇一落地书生,多次应考无成。所幸家里还有几亩薄田,功名无望,便做耕读。为人乐善好施,在本处颇有人望。”随在身侧的乐和张口答道。他在听闻有人主动来投时候便留了心思,着人去寻本县的百姓打听,相互应证之,李远何许人也,早熟记在心。

“你且去见他。”陆谦却是没必要亲自见一个小小李远,纵然这李远是此行京畿路上第一个主动投奔他之人。

现如今他正看着东京城的城防而头疼。

东京城周围五十里,分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每一道城墙外都有护城河,又称护龙河,宽十丈有余。城内河道纵横,全天下皆知四渠漕运汇聚东京城。眼下的汴梁人口高达百五十万人尚多,比之唐长安的百万人多出一半以上,但东京城的城池面积面积却只有长安一半稍多,故城中楼房较多,而街道较窄。

如此局面显然不利于大军摆开阵仗。可留守东京的刘韐还在过去的半年中大肆修筑街垒。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颁诏废除宵禁,宋仁宗赵祯废报夜街鼓,拆除坊墙,彻底冲决了唐时的里坊制。可如今的刘韐却是全盘复古,他恨不得把东京城内外一百二十一坊的坊墙全部垒起。

这是要干什么?

配合着他早早把钱粮兵甲悉数搬入内城,那盘算就清明的很了。

刘韐手中兵少,偌大的东京外城他防守不来,也很难真的防守无漏,他这是在给外城失守之后继续于内城甚至是皇城中做抵抗而准备。虽然不知道那时候他手下兵丁还有多少斗志,可如此打算本就是给陆谦添乱。

据依旧潜伏在城中的张三来报,刘韐已经关闭水旱诸城门,东京城内各坊都在编组青壮男丁,这个倒也罢了。刘韐还在夜间布置丁壮据守街坊,无有令牌者,一旦发现,全部拿下。一定程度上为张三制造了不少麻烦。

那支在济州城下逃脱,南逃徐州后转道绕回东京的折家军残部,是刘韐手心里的宝。从编组新军到巡夜治安,都少不了他们。但城内折家军的士气却不甚高。“这倒是个好消息。”

“只可惜老子这几年里于城中的布置啊。”刘韐这厮如此布置,叫陆谦在东京城内下的功夫,十八九是要打了水漂了。思之可惜啊。

……

李远是个读书人,可几番进考,却皆没能得愿。所幸家里头也有点薄田,功名无望,种地耕读总行吧。结果兵荒马乱的一来,种地是也没了希望。因为本人平日中有些名望,这村落结社联保时候他就被南彰镇推为首领。

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都没有能够混出名头,李远对于赵宋朝廷早已绝望。如今梁山军打来了,而他那南彰镇又确实缺粮,他便连实地考察都省过了,引着几个亲近之人,骑上南彰镇仅有的几匹劣马,直奔东明县城而来。

李远好歹是读过书,知道自己这般小人物投奔根本于大局无补。他在京畿路无甚名头,便是被立榜样都不够格。待知晓是秘书少监来见自己,已经大喜过望。

乐和招揽李远的过程很简单,后者完全是纳头就拜,尤其是乐和直言会拨调一笔粮食于南彰镇之后,那整个过程就更顺利了。

“小人久闻梁山军仁义爱民之名,钦慕已久。今日更蒙恩德,予以口食,救小人之父老亲邻,此等恩德,实当万死不辞,肝脑涂地以报之。唯愿大王基业永昌,早日光复天下!”李远话语中带着真挚。他好歹于南彰镇弄来了宝贵的粮食,如此可算报答南彰镇父老推他为首的恩情了。

但转而又觉得可惜,可惜梁山军无长久占据京畿路的意思,不然他绝能在东明县个一官半职。眼下要显耀,却还要去山东考试。但如此又何尝不是一造化。

齐王治下制度初创,其首次科考,重在扬名,难度之容易,可想而知。自己此番前往应考是想不中都难。且现在他也不是没有官身。虽然只做招揽流民之功,但安民知事也叫他听了就欢喜。

乐和回头于陆谦如此说来。

“这般说来这李远倒是诚心投效我军的?如此之读书人,真属少见。”陆谦说着叹了口气。

他这要开科举的消息都传出去不短时日了,且此次科考还无有限定,报名即可参入。闻焕章的来却报说,已经落实的,将参加科考之人名,才尽刚刚过五百。

这个数额可真是少的可怜。因为这五百人中水分太大了。

要知道,这五百人中有大多数是各州府的大学生与国子监生,扣除掉这些,那非官学体系者报名科考的怕才百人上下。

这赵氏果然得读书人之心啊。当然,这也可以说他陆谦不得士人之心至此!

要不然的,这天下中怀才不遇者何其之多?想要荣华富贵的何其之多?当初都能有张元吴昊,何至于现下不能有?

也就是赵宋之所得读书人,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虫’。而不是汉唐时候那些上马能治军,下马可安民的伟丈夫。不然陆谦还反个鸟!

“一群混账玩意儿。错过老子化龙之机,看日后不要后悔。待我鼎立天下,定要好好整治他们一番。”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明日我叫你高攀不起。儒家都是甚玩意,陆谦如何不知晓?有种他们就别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