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松山城守备上田朝直遭到北条氏寝返的缘故,天文17年(1548年)1月,太田资正向北条氏降伏。
相模北条氏与甲斐武田氏、骏河今川氏三国同盟后,关东后北条氏与越后上杉氏之间的抗争随之展开。
资正当时为北条家臣、北条氏康考量资正乃名门太田家的末裔,名目上也是古河公方?足利义氏的家臣,于是将女儿嫁给资正的嫡男氏资。
但是永禄3年(1560年),越后国上杉谦信率领关东大军包围小田原城(小田原城之战),资正叛变成为上杉军一方,从北条氏离反。
永禄7年(1564年),安房的里见义尧应上杉谦信之邀挥军下总,打算从背后骚扰北条氏。
太田资正亦率军支持里见军,双方在市川北方的国府台决战(第二次国府台之战),但里见太田联军大败。
所幸5月经由上总酒井胤治(自北条方叛变)的支援下,仍保住了岩付城。7月资正前往密会了里见氏,但亲北条派的儿子氏资在北条氏康的策划下,趁机联合北条氏将弟弟梶原政景幽禁,顺势占领了岩付城,正式将资正追放。
永禄10年(1567年),太田氏资在上总国发生的三船山合战中战死。
由于氏资无子,北条氏便直接掌管岩槻城。天正8年(1580年),由北条氏直之弟太田源五郎继任城主,在他逝世后则由另一弟弟太田氏房继承。
至此,北条氏终于把岩付城彻底规入统辖之下。
历史上很多人很奇怪,北条氏明明在老虎还在甲斐晒屁股的时候就已经占据了尹豆、相模、武藏三国,之后更发展至上野和下总部分,为什么兜兜转转40年,却还没有扩大出去。
其实从北条氏处理太田氏的过程可见一斑,武藏这个地方实在是鱼龙混杂,当地的武士太根深蒂固。
关东与信浓不同,信浓这边主要是村上、小笠原等大名在,老虎打赢了这些敌人可以顺势接管领内。
而关东不论是上杉还是足利,当初都是被派到这里监视关东诸侯的大名,类似于大陆古代的刺史,关东的本质依旧是在这些万余石左右诸侯统治之下的。
这也就导致即便北条氏攻灭的扇谷上杉氏,逼降了关东公方,依旧需要面对领内此起彼伏的降叛豪族。
换句话说就是,关东豪族在关东又有极大的话语权。
这也使得北条氏自氏康开始改变了蛇吞鲸的策略,改为稳步推进,逐步消化的策略。
而从单单一个太田氏就消化了近20年来看,北条氏这样的安排确实严重拖慢了北条氏扩张的步伐。
作为后世者来说,不能说北条氏这样的策略是对是错,北条氏确实通过这样的变化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他的骨子里依旧是分封体制,这就导致这个政体有些四不像。
在扩张或者势力庞大的时候或许看不到问题,但是当秀吉和上杉谦信南下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政体居然集合了集权和分封两边的缺点。
如今,由于北条氏房在小田原城协防,岩槻城则由他的宿老尹达房实负责守备。
根据前面的情报,岩付城内有守军400骑和农兵千余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人数应当不会超过2000人,而秀家这边的兵力达到2.4万众。
岩付城的城防修筑的非常有意思,他利用元荒川的旧河道,及河川中间的河间洲修筑了一座三面临水的城堡,西侧没有水堀的位置在外围也学小田原城设置了总构作为外围防线,而在东侧有一条小道,连接荒川对岸。
这座城修的非常漂亮,城防结构有点类似厩桥城。相比忍城城池各城垣更为紧密,不想忍城那样松散,即便失去了水堀的保护依然是一座坚固的平山城。
而且岩付城本是就建筑在荒川边上的土山上,而周围都是平地,岩付城是周围唯一的制高点,秀家也不能像忍城那样站在制高点进行指挥作战。
在这个荒川还没有改道的年代,岩付城的好你想象不到,他既拥有绝好的地势和地理位置,有没有江户城那样头痛的饮用水问题,以至于秀家在亲眼见到此城的那一刻,就有了要将他作为即将统治关东的本城的想法。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将岩付城拿下之后再说。
岩付城的守军只有不足2000人,而秀家的兵力20倍于其,直接沿着荒川两岸布阵,13门火炮全部布置在西侧,对着岩付城直接炮击。
同时铁炮足轻、枪足轻在武士的指挥下从西侧对其发动进攻,在上午就将外围惣构击破。
随后阵地前移,秀家命令拆出惣构内的部分房屋,堆砌起2米高的炮台以对岩付城本城进行炮击。
进攻岩付城的主力部队依旧由左久间盛政和小笠原秀贞负责,秀家炮火的支援下,当天傍晚时分就攻入岩付城大手口,进入三之丸。
秀家本想命令大炮前移,继续对二至丸、本丸进行炮击,不过守城的尹达房实也意识到自己守不住岩付城了,以切腹为条件,请求换来全城的性命。
秀家确实欣赏这个人才,不仅准许了其保全全城性命的要求,更是许诺将其收为家臣。
秀家本打算岩付城落成之后转道向东攻略下总,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石田三成从河越城送来书信。
在书信中赞扬了秀家忍城攻略的迅速,以及处置大道寺家的问题,秀家从他的字里行间中看不出一丝情绪,好似只是在称述事实和问题,但是秀家总觉得石田三成在怪罪自己。
秀家在读完石田三成的信件之后总觉得过意不去,毕竟搞砸了别人的Show,因此回信说让其考虑随自己攻略下总的想法。
但是秀家没想到,并没有等到信件返回,反而分到了带着关东诸侯的石田三成亲自找上门来。
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