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www.biquxsw.cc,重生之暴走模式 !

成功者们,获得成功的道路也许多种多样,甚至不可复制。但他们也都有着非常相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被称为“成功者的素质”。

他们投入又专注、勤奋又努力,他们经历过许多次的失败,遇到过很多好像无法突破的困难,却一次次的总结失败的经验,寻找任何可以突破的点,不断向着成功迈步,直到获得成功,再突破成功,让自己成为一个他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不论是孔寒,还是孟玄,都曾经是他人眼中无可争议的人生赢家。如今孔寒回到了高三这一年,看着依旧稚嫩的孟玄,认真看着书本思考的样子,忍不住的就想到了这些。

孟玄跟孔寒相比,家庭所能够给他带来的东西,真的非常糟糕。但是如今的孟玄,却也让孔寒好像能够看见他未来的样子。认真、仔细、努力、勤奋……

孟玄这个年龄才开始接触音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流行音乐歌手,算不上特别难的事情,等到十几二十年后,娱乐圈里的那些明星,已经发展到靠脸和炒作就能上位的阶段,唱功演技都变成了次要的东西。但是孟玄后来却是世界公认的传奇歌者,这后面所付出的一切,无法想象。还有投资方面,在他人艳羡孟玄总是对投资把握的非常精准的时候,孔寒却知道,孟玄在那之前,损失过多少,在最开始时,又是如何交的“学费”。

说了这么多,孔寒也只是想说,孟玄果然是孟玄。虽然这么长时间没有去上课,但是拿着书本和各种练习题来回折腾了几天之后,基本上就已经把各类题型给吃透了,显得游刃有余了起来。

真正成绩好的学霸们,都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生,而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学生。而且高三这一年的新知识真的不多,基本上都是对以前所学过的所有知识点的巩固,还有历年高考题型的练习。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孔寒的生活就变成了,总是跟孟玄一起坐在专门布置出来的“书房”——真的是用各种书堆出来的房间——里面学习,孟玄手里就没闲下来过,手里的笔也没停过,就这样,还时不时的来跟孔寒沟通一下孔寒的学习进度。

好在孔寒以前的基础打的也算牢固,把课本拿来从头到尾捋了几遍,基本的东西就都能掌握下来。不然真的让孟玄来给他讲这些高中的题目,孔寒真的无法分辨心中的滋味。虽然,事实上来说,他现在内心的滋味已经足够复杂和尴尬了。可是谁让他完全不忍心辜负了孟玄的这一片好意呢?

书这东西就是这样,放下的时候总是不想碰它,但真正需要拿起来,并且用心看的时候,又总是觉得时间过的飞快。

偶尔有空抬起头来,思考一下如今处境的孔寒,总是会忍不住的在心中念叨:这跟他一开始所计划和思考的剧情,完全不一样。假如孟玄能直接放弃念书,才应当是他所乐见的,之后就是由他建起一座黄金牢笼,把名为孟玄的金丝雀养在其中,这样才对。

只是……看着这么专注,为了他而努力的孟玄,孔寒不自觉便选择了沉默,剩下来的,都由着孟玄了。在这样的单纯相处中,孔寒这个曾经把整个娱乐界都搅的地覆天翻,见识过无数灯红酒绿的人物,却感觉到了一种幸福。

简单的快乐的幸福感。

只是这样仿佛世外桃源一般不真实的幸福,总是无法持久,孔寒的父亲突然回到了这个名存实亡的家庭。

在孟奶奶他们那个时候,离婚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到了孔寒父母这一辈,也不是什么好听的话。对于孔寒的父母来说,孔寒还是个小孩,有很多事情,虽然已经发生了,但是他们总是非常有默契的,不让这一切在孔寒的面前表现出来。虽然到了后来,这两位总是忙的还不如邻居与孔寒熟悉。

一家三口居住的房子,最后变得像是孔寒一个人的房子。

孔寒的家,是国内最早赶上了商业发展浪潮,奔小康的那一批,现在住的这房子,也是当时买的。孔寒住的这个小区,在普通人的眼里,也算是有钱人才能住得起的小区了。不过对于现如今的孔家爸妈来说,这地方已经不太能够被他们放在眼中了。

孔寒还记得,他爸爸在外面养着的那个给他生了孩子的情人,住的可是独栋小洋房。

那一天孔爸爸毫无征兆的推开了家里的房门走进来,不论是屋子里的孔寒,还是刚走进来的孔爸爸,全都愣了一下。

孔寒是差不多已经忘记了,原来他爸爸还有这房子的钥匙,这房子原来不是他一个人住的。而孔爸爸意外于,孔寒这个时候竟然在家里,并且家里还不止孔寒一个人。

这还是孔寒回到如今,第一次看见他的爸爸,那么年轻,面上是成功男人专属的笑容。像是对待公司客户一样,孔爸爸跟孟玄打了招呼,把完全没有做好见到孔寒家长心理准备的孟玄,弄的稍微有点无措。

在给两人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后,孔寒直接让孟玄回到书房里继续看书去了。

孔爸爸是一个英俊的中年男子,孔寒的身形便是遗传自孔爸爸,相对男神来说要精致些的眉眼,则遗传自妈妈。

看得出来,孔爸爸似乎想要端起父亲的样子,询问一下孔寒最近的情况,包括学习还有生活方面,以及孟玄是什么情况等等,但是这一切表现的并不成功,在孔寒仿佛能够看透一切的注视下,孔爸爸最终收起了那些端出来的笑容。两人之间有着无法跨越的陌生感,相对沉默了好半天,孔爸爸才像是妥协了似的说:“我有一些话想要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