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咸鱼人生 第40节(1 / 2)

咋有人都生赔钱货,还这么能作呢?

这是个好问题,可惜小杨氏她娘答不上来。

“保不准啊,就是她闹着要住新屋,老魏家才咬咬牙盖新屋的!要不然,你们说为啥啊?孩子都还小,咋就住不下了?要是我有那个钱,我就不盖屋,先买地啊,买了地甭管是赁出去给人种,还是自家辛苦一点儿都种了,每年能多收好多粮食呢!”

“对对!盖新屋是气派了,可等窝头长到能娶媳妇的时候,不得十年以后啊?他才三四岁呢!可十几年以后,新屋就成旧屋,又要拿钱修一遍,不划算啊不划算啊!”

“可你想想,要是十几年后再盖新屋,到时候猪崽就要嫁出去了,住不了两天新屋就要嫁了!”

“原来是为了猪崽啊!”

逻辑通√

于是在离开礁磬村之前,小杨氏她娘成功的得知了自家大外孙女的绰号。

猪崽,又名魏猪。

完蛋了,她闺女至少嫁出去了,大外孙女啊,才出生一个多月,看起来就要砸手里了!!

噢,还好那是魏家的娃儿,轮不到她来操心。

作者有话要说:小杨氏:猪崽猪崽快长大,长大帮娘背锅锅~~!

第038章

人有时候啊,真就不能想太多了。

猪崽出生才一个多月呢,这个时候去琢磨她能不能嫁出去……这已经不单单是想太多了,而是吃饱了撑着!

所幸,魏家这边都是心大的,尤其这阵子又格外得忙碌,自然不会有心思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随着大牛二牛的回家,盖房子的事情已经提上了议案,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将盖房子需要的一应原材料都买回家来。光这一桩事儿,就足够哥俩忙翻天了。

杨冬燕是真的不知道该房子是一件那么麻烦的事儿。上辈子在永平王府时,甭管主子们想干啥,那都是一句话,跑断腿的是底下人。甚至主子们都不用具体吩咐底下人做什么,只需要将要求同管家说清楚了,接下来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可惜,这辈子别说管家了,老魏家那是连一个跑腿小厮都没有。

没奈何,杨冬燕只能将俩儿子凑合着当小厮用了。

麻烦的是,老魏家还是没能买到壮年牛,好在买不到还能去租,如今离秋收还有挺长一段时间的,租用牛车的价格并不算高。

有了牛车就方便多了,即便牛没有马来得快,可架不住人家拉得多。

大牛二牛就经常天不亮就出门,怀里就揣几个饼子,到晚间才能带着满载而归的牛车回家。有时候甚至当天都没办法回来,得在外头待一晚,次日才能归家。

只这般,哥俩一趟趟的往家里拉东西,将盖房子所需要的一应材料统统置办齐整了。就连木头之类的,也是从外头买的。毕竟自家再托人上山砍伐,随后还要等木头彻底干燥,是又费工夫又费精力,还不如多费几个钱。

这是杨冬燕的意思,她受过了这破房子,做梦都想住上崭新的青砖大瓦房。

天可见怜的,杨冬燕的要求是越来越低了,搁在上辈子……

唉,可别提了!

人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杨冬燕是不想再提上辈子了,过得太好也是一种负担,完全吃不了苦啊!

好在,她是吃不了苦,大牛二牛还是可以的。

哥俩受够了漫无目的的在外头瞎逛混时间。像如今这般,累是累了点儿,可好歹有事情做,也有明确的目的,一下子人就有劲儿多了,看着精神头都足了许多。

终于,赶在秋收前七八日,盖房子所需的一应材料都凑齐了。

只多不少。

这原是考虑到砖瓦一类的,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损耗,因此在订的时候,会比真正需要的略多出一些。一般来说,是多出个一到两成,哪怕运气好,最终损耗不多,砖瓦一类的也好出手。或是卖给同村需要翻修房屋的人,或是干脆自家留下,毕竟隔个三五年的,房子还是需要修缮的。

别的都齐备了,在魏家院子一角里堆成了小山一样的一堆。

得亏他们这一带不爱下雨,这要是搁在南方,梅雨季节能让人怀疑人生。

唯一数量不够的,就是粮食了。

乡下地头盖新屋时,除了会出钱雇佣泥瓦匠、木匠之外,像其他纯靠力气的小工,都是请自家亲戚帮忙的。亲戚来帮忙不会收钱,但要包伙食,通常都是一天两顿,管饱,隔三差五再来点儿荤腥。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粮食问题,这不是秋收就要到了吗?等秋收结束后,就不怕粮食不够吃了。一般人还会担心吃了秋粮后,来年一家人的口粮告罄,可老魏家会担心吗?

杨冬燕盘算着自己手里的余钱,买材料耗费的钱要比预算略多一些,到如今就已经花了二十八贯钱了。这还没算上请泥瓦匠、木匠等费用,也没算上众多帮忙的人伙食钱。

只是这预算嘛,超过才是正常的,要真的刚刚好,才是有鬼了。

“咱们先一步步来,把房子盖好后再找人打家舍,啥都成了,再摆酒请客,最后才是买地。”

杨冬燕算得贼精,先将明面上的钱都花光了,再让人反推算出大牛二牛挣了多少钱。可真到了那时候,就算村里人能算出具体的数目来,钱都花了,眼红都来不及了。

大牛二牛是咋样都好。

方氏惦记着自家多出来的砖瓦,想着娘家很久没修房子了,盘算着到时候正好将多出来的卖给她娘家,自家能多添一道进项,娘家那头也正好把房子翻修一下。

至于小杨氏……

有吃万事足!

值得一提的是,猪崽太能吃了,逼得小杨氏大吃大喝才能有足够的奶水喂猪崽。反过来说,也就是因为小杨氏的奶水太充足了,猪崽是越吃越多,胃口极佳。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别说村里人了,连带魏家人都开始忘却猪崽的真实名字,改叫外号了。

要不怎么说,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