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喜欢他的事情,他可不能告诉别人。
哪怕是另一个自己,也不能说。
于是,在大殿下写的长篇大论下,嘴里还有着栗子甜香味道的小太子端端正正的写到——
“汝言之有理,余亦以為然也。”
作者有话要说:大太子:写好几页劝你要脸.jpg
小太子:仗着宠爱为所欲为.jpg
阮瑶:栗子真香
=w=
不知为何,栗子在冬天似乎格外好吃,尤其是刚炒出来热乎乎的那种,开心
下面是可以看看也可以跳过去的小科普——
1、古人吃板栗从殷商开始,陆游写过一首诗《夜食炒栗有感》,还在在《老学庵笔记》中曾记述这样一段动人的故事。他说:“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开封)李和炒菜,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接着写道:“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便知那时候就有糖炒栗子了。
2、栗子糕:制作时以栗子泥夹金糕片和澄沙馅而成。糕分5层,上中下为黄色栗子泥,吕间夹红、褐两色的金糕、澄沙。色泽艳丽,质地松软细腻,香甜适口。
第55章
小太子写完这句话后,就将册子合上,放回到了点心匣子里。
神色自始至终都是格外坦然。
而后他便开始拿出书本,铺上宣纸,开始读书写字。
之前要写寿字,小太子是颇有些不情愿的,他更喜欢吃喝玩闹,拿笔写字终究是辛苦的,甚至小太子常把写字的功课交给偷饼贼来替自己完成。
可自从他知道自己患有分魂之症后,小太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就大不一样。
一来是为了帮着另一个自己,不至于身份穿帮,二来更是为了能够早早的有学识明事理,这样才好稳住太子之位,护得阮瑶周全。
为了瑶瑶,他什么苦都可以吃的。
于是,现在有了目标的小太子每天都是笔耕不辍,除了要看书,偶尔还要看看折子,写上一些想法和批注,等着转过天来的大殿下帮他检查更改,小太子再跟着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每每觉得疲乏时,只要瞧瞧阮瑶,便能重新充满动力。
故而一到读书的时候,他一反之前动不动就喊饿喊累的模样,变得格外勤勉。
阮瑶虽不知道自家殿下转变的缘由,可是对此,阮女官乐见其成。
她没有继续坐到赵弘身边陪他,但也没有离开。
之前阮瑶怕惊扰到赵弘读书,悄悄离开内室,结果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自家小殿下连外袍都忘了披,一脸惊慌地跑出来找她,抓着阮瑶的腕子不撒手。
自那时候起,阮女官就再也没有在小太子读书的时候退出去。
这会儿也是一样,她给赵弘准备好了热茶和点心,而后便盘腿在软榻上坐下。
拽过榻几,上面也摆了纸墨笔砚。
阮女官则是将两本账册分别摆好,拿起了笔开始细细计算。
这其中,比较厚的那本便是东明宫的账册。
其实说它是账册,倒不如说是一份明细。
在宫中,所有银钱流通都不是各宫管事自己能定的,因为在管事宫人上面,不单单有各宫主位,还有各司各局,尤其是涉及金银之事,自有监局管辖。
但是作为管事女官,阮瑶必须要理清每笔账目,以防有人在其中钻了空子。
无论是采买需要的细小物件,还是每个月要放下去的月钱,通通都要记录在册。
尤其是到了年底要放赏银,更是要精心仔细些。
不过寻常阮瑶会用算盘,可是现在赵弘正在专心用功,恐拨弄算盘珠子出来的声响吵到他,于是阮瑶便铺了纸,拿着笔,开始写竖式。
账面说起来复杂,其实只是数量大,硬算起来不过是加减法,阮瑶心算便能有结果,不过怕算错,这才开始列式子,效率也是不错的。
等弄完了厚的账册,阮瑶就把账本放到一旁,拿起了另一本。
这个便是她自己的一本账了。
自从阮瑶清醒之后,便给自己立了本账,上面清楚的记着每个月领的月银,赏钱,还有必要的支出。
阮女官单手托腮,在心里默默算着。
除了之前给家中寄去的,还有一些零碎的开支,她剩下的银子也有不少。
能做了一宫管事,月银颇丰,积攒下来也甚是可观。
只是人总要做两手打算,如今哥哥阮唐科举之途顺遂,保不齐不久后便能入京会试。
到那时,自家爹娘肯定也是要来的,阮瑶觉得自己出宫后也没必要回老家,而是要留在京城里才好。
她估算了下,几年的银钱加起来在老家是能买做小院,盘铺子也不成问题,只是这京城里的物价几何阮女官还不知晓。
对了,太子说过等过年时候便会与她一道出宫,到京城里看花灯,届时她留心一二也就是了。
拿定了主意,阮瑶便把账册都合上,而后下了软榻,将自己刚刚用完的验算纸团了团,丢进暖炉里烧了,她则是对着赵弘笑道:“殿下,奴婢去锁账册,再去小厨房里瞧瞧,不知殿下今儿个想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