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见昨天李开复说的话了吗?”包凡调侃道:“彻底把蚂蚁金服惹恼了!”
沈锋一愣,这事还真不知道。
“如今只要谈到人脸数据的归属与共享,似乎已经到人人自危的境地。尤其是掌握着大量用户数据的互联网技术公司们,必须要时时高举“安全第一,与我无瓜”的牌子。”
“尤其是蚂蚁金服,妥妥的当下最容易惹祸上身的金融大数据公司,没有之一!”
沈锋了解完事情来龙去脉,也不由感叹作为公众人物必须谨言慎行,否则马上会被人抓着小辫子不放。
听起来其实就是几句吹捧一下自己,同时也为自己曾经投资的公司做一下r,为其上市吹一下风的客套话。
但是最为敏感、最容易引起网友对担忧的“人脸数据”出现了,而蚂蚁金服的公关团队比善于解读的媒体更快找到了冒烟的炸弹引线,并迅速浇灭它们。
不得不说这波操作的确比一年前饱受“校园监视之争”困扰的旷视,以及喜欢公开讲实话的李彦宏要高明多了。
其实如果从技术和产业事实角度来看,蚂蚁金服说的并没有错,而李开复,也没有错。
因为双方合作仅限授权图像识别算法能力给蚂蚁做单独部署和使用,不涉及任何数据的共享与传输理论上是没有错误的。
按照叶飞的话说:在行业里大客户,特别是掌握大量绝对关键数据的大公司,一般是不会把数据给ai公司的。
后者都是要把算法和平台支撑移植到内部去做私有化部署,数据都在客户自己的服务器里。
毕竟规模大的甲方爸爸不可能愿意把数据做公开分享,这是一个普遍现状。所以作为技术服务方一般是按照甲方需求去做定制。
就是像蚂蚁这种大客户提各种需求,技术公司再按需求在私有云平台上采集数据以后再去优化,由他们验收合格来使用。
除非你达成了某种更高级的合作,比如说投融资,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但也只是有可能。
“这次蚂蚁金服如此迅速摘清自己,除了一方面避免引起后续关于人脸数据问题的过度解读,也可能与旷视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的背景有关。”
包凡分析道:“这两点如果被持续放大,都可能为这只筹资规模将高达300亿美元的金融巨兽在魔都与港岛两地的上市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也会给阿里带来不利影响。”首个
gu903();沈锋暗自好笑,实际围绕蚂蚁金服旗下金融信贷业务引发的数据问题,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