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扬州,并不像北方那样一片萧瑟,依旧有着大片大片的绿色让人看到舒服,但是毕竟到了冬季,寒风吹过夹着着江南的湿气却让人感到格外寒冷。
今天扬州城阴雨绵绵,整个城市笼罩在一层雾蒙蒙之中,但是城里却热闹非凡,自从大宋朝廷南迁到这里,大量的人口拥入。这个原本繁华的城市变得拥挤。
赵君一身便衣走在大街上,陈珍珍紧紧跟着他,熊小山带着四个护卫牵着马跟在后面,同样都是便衣,看上去像赵君的保镖。
他率领的御营前军并没有进城,而是驻扎在距离扬州城西北十里外一个叫双溪的小镇上。他这次进城来找欧阳澈,主要商议有关办报的事情,顺便带着陈珍珍到扬州城逛逛。
陈珍珍是和成无己跟随着赵君的军队来到扬州,她自然是第一次来,这里可比应天府还繁华,更有江南那种独特韵味,惹得她一路蹦蹦跳跳,如好奇宝宝般问来问去,弄得赵君也不知说什么好,别说这一世,就是在那个时空他也没来过扬州,最后只好用一个糖葫芦堵住了这个小丫头的嘴,赵君的耳边才清闲下来。
报馆设在一个临时租用的小院里,坐落在城西北一个僻静的巷道里,院子分为三重,前面是报社办公场所,中院则是住人之地,后院这是刻板印刷的地方。等赵君一行人进了院子,欧阳澈几个报馆人员已经在院中恭候。
除了被赵君任命为报社社长兼主编的欧阳澈外,其余还有三人,组成了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报社。不过赵君都没有见过,这些都是欧阳澈自己找的人,主要是他的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
一行人到客厅落座,欧阳澈这才逐个给赵君介绍起来。紧挨着欧阳澈的一名看上去还有些稚气的年轻人,秀才出身,看样子还不到二十,脸上还有几颗青春痘,他叫孟浩,字无白,或许是年龄的缘故,看到赵君略显一点紧张。接下来是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年书生叫杨汉生,字右江,秀才,曾经教过私塾,有一副教书先生的刻板样。最边上那个有些沉默书生,叫张九成字子韶竟然是举人!
当欧阳澈介绍到这个人的时候,赵君心里猛然一惊,或许是由于这个名字和唐朝有名诗人张九龄有些相似,赵君记住了这个人,也了解了他的生平,他竟然是南宋初年的一位状元!
而且更让人感到敬慕的的是张九是二程(程颢和程颐)再传门人。二程是什么人?这两位大家可是北宋理学的实际开创者南宋朱熹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对于这些当然赵君只懂了个皮毛,了解一些名词,内容他却不懂的。
现在二程已经去世,而朱熹还未出生,现在能见到承上启下张九成,怎么不让赵君惊讶?
不过现在张九成还处于有些青涩的的年纪,没有到事业和学识的高峰,赵君来到这个时空也见了不少历史名人,心中小小激动一下就恢复了平静,微笑着说:“子韶兄,你现在举子身份,前途不可估量,为何屈尊于这小小的报馆?”
“诺大的神州,烽烟四起,快容不下一小小书桌,死读书又有何用?看现在朝廷无能,官员怕死,为何与之同流合污?不如如德明兄所提倡,用吾等手中之笔,唤醒民众抗金之热情!”张九成声音不大但是显得铿锵有力。
典型的愤青啊!赵君心里感叹,而那句放不下书桌怎么听起来这么熟悉,好像是那个时空抗日年代学生所说吧?难道这家伙也是穿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