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成立书记处(1 / 2)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1332 字 2023-09-22

和皇帝吃饭倒也不是什么多么新鲜之事,众大臣都知道皇上要找找正副宰相有重要的事情相商。

古人讲究的“食不语,寝不言”赵君可没这个习惯,但是看到两位大臣默默无语的吃着饭菜,只好忍耐住直到午膳结束,在垂拱殿里赵君才说出找两位大臣的真正目的:“现在政务实在繁多,朕以前也是行伍出身,对于政务并不很熟悉,所以想找几个人帮忙,主要是做一些辅助事务,总比用宦官合适吧?”

用现代话说赵君实际上就是找几个秘书,这放在现在而言就不是个事情,那个大领导不配秘书?但是在宋朝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这相当于是皇帝跟前最亲近的人,必须和李纲等大臣商议,他们同意才行。

果然,李纲听了这话表情严肃起来,和赖布衣对望了一眼,或许是宦官这个词勾起了李纲惨痛的教训,被后世称为六贼之一的童贯就,还有李彦,都是宦官出身最后成了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这让李纲非常警惕。

而赵君的情况李纲也是清楚,所以他想了想就问道:“官家,如果要用人,请问设立什么机构,有几人,官职如何?是否有何事人选?”

“机构就叫书记处,”赵君回答道。本来他想起名字叫秘书处,无奈宋已经有秘书省一机构,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只好改名叫书记处。

“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亦叫掌书记,其作用和官家所说相仿,老臣认为可行之。”李纲捋了捋胡须说道。

李纲说行,赖布衣自然不会反对赵君的意见,于是赵君继续说道:“至于品阶,不易过高,为首一人为六品,其余为七品如何?”赵君问道。

李纲、赖布衣均无异议,于是赵君才拿出一份文书,上面赫然写这个四个名字:张九成、史浩、王十朋、梁清,这四人都是赵君比较熟悉和欣赏的文士,本来赵君还想把欧阳澈拉进来,但是现在报纸作用日益重要,赵君还打算将扬州、杭州两个报社合起来办一份大宋日报报社,作为皇家报纸,欧阳澈则是社长的不二人选,故没有用他。

对于赖布衣而言,这四个人都听赵君说过倒也不感到多少惊讶,但是李纲只听说过张九成,曾经的状元郎,别的几个却未听说过。赵君只好解释道:“其余三位现在都是举子出身,但都博学多才,乃不可多青年俊才。”

其实史浩、王十朋在历史上曾经都中了进士,都是南宋时期很有名的人物,但是现在还年轻,籍籍无名。听了赵君这话,李纲皱起了眉头:“举子啊,授予这样的官职是否显得有些突兀?”

“李相公不必为此多虑,请官家赐予此三人同进士出身即可。”旁边的赖布衣笑着说道。

看到赖布衣帮腔,李纲知道这件事赵君估计是早就考虑过,自己如果再阻拦显得有些过分,就点点头答应了,但是最后还嘱咐赵君这些人乃幕僚辅助事务,绝对不能干政云云。

看到自己的倔老泰山李纲同意了,赵君心情大好,又说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新成立的书记处,决定将日常处理政务的垂拱殿进行改造,设立御书房,包括赵君和书记处的办公场所,方便赵君随时传唤。同时一间较大的房间改成会议处,专门用来平时传唤大臣商议政务之处。另外还设立休息室,专门为赵君提供平时办公劳累暂且歇息之处,另外还设立值班舍,供书记们晚上值班以及平时休息之用。

同时规定,出了皇宫总管大宦官邵成章可以自由出入御书房外,其余宦官一律不准进入,房间打扫清洁全部由不识字的宫女进行,避免了官宦干政以及机密文件被泄露的危险。

对于后面这一条,李纲很是欢迎,没有一个大臣不讨厌宦官干政的,看来自己这个皇帝女婿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其实赵君很想废除宦官制度,一是这种制度是对人的摧残,毫无人性可言,二是每天看到这男不男女不女的人,听着那尖锐的嗓音心里很不舒服,再加上一般身体残疾的人很容易心理变态,这也是赵君所忌讳的。但是鉴于大宋这个时代这点有些不可能,于是就大幅度削减宦官的数量和权力,老老实实伺候主子,别的你就别想了。

商议完这些事情后,李纲就告辞出宫,赵君却把赖布衣留了下来,有些事情只有和他说才行。

李纲不在赵君就更随便了,他呵退伺候的宦官宫女,没有自己的命令不准进来,然后才斜靠在龙椅上对赖布衣说道:“早朝上吏部提出神武中军都统制的事情,你可有合适人选?”

gu903();赖布衣思索了一下,说道:“绵州兼任沿边安抚刘琦可以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