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没问题了。小天师乐了:这都三千多年了,魂魄都消散了,何况这些骸骨?这些都只是残留下的东西,说白了,比泥土也差不了多少。有了小天师的话,这帮人才一拥而上,开始清理。因为地方大,众人需要清理个三五天,这段时间,小天师跟独孤浩炎没离开,就在这里看热闹,反正家里也没事儿。里头的空气都已经抽干净了,换了新的空气进去,里头的灰尘都清理干净了,清理出来一共一万一千三百多具骸骨,这些骸骨摆放整齐,结构完整,哪怕是一块骨头都不少,这些骸骨除了都没有头之外,还有就是大拇脚指都相当的发达。并且还有一些尚未腐烂成灰烬的东西。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啊?小天师蹲在那里,看王一水教授用木头夹子,夹起好大一块粘乎乎的东西,怪恶心的。这个应该是皮甲,当时的制甲技术并不高明,最多就是用牛皮,以麻绳缝上,能防御一二刀剑砍的就是合格了,所以这一块应该是皮甲,不过已经快要烂没了,这是因为被压在里头,风华的没有那么严重。哦哦。小天师看了半天,没看出来那黑乎乎的玩意儿,哪里像是皮甲啊?比抹布都不如。味道还很怪。亏得王一水教授不嫌弃,竟然用一个密封塑料袋收了起来。这竟然是一个青铜手镯?陈长庚在一个骸骨的身边,发现了一个圆圆的东西,青铜质地,上面有一些花纹,线条优美。手镯?这个也太细了吧?王一水教授跟小天师道淼都凑了过去。那个圆环有一个缺口,缺口处有一些细。这个,不是手镯吧?小天师看了半天:是一个耳环吧?耳环?王一水教授有些惊讶:这么大的耳环?那耳朵能受得了吗?是啊,还不得把女人的耳朵给扯下来啊?这东西可不轻。我说是给女人带的吗?小天师比划了一下:这应该是给男人戴的,戴在耳朵上,中原男子是不会扎耳朵眼的,但是外族男子却是可以的,甚至有耳朵眼儿。陈长庚想了想:还真有道理,我是在这个骷髅的肩膀这里发现的这只耳环。那就是耳环了。王一水教授道:做个问号,手镯和耳环,看看是哪个,回去验一下。等等,他们的头都被砍下去了,那耳环应该是在外面吧?或者是身上的装饰品?不一定非要手镯或者耳环。一个青铜的东西,大家讨论了半天,也没有决断,最后在包装带上留了一个很大的问号,才送出去。还有发现的骨头饰品、粗糙打造的、看起来像是玉石饰品一样的东西,没少发现。好奇怪啊,外头都是脑袋,这里头都是身体,怎么饰品都在这里?那头发呢?王一水教授纳闷的道:就算都是外族的男子,也没道理不留头发吧?这里都没有头发。至今为止,他们一根头发都没有发现。会不会已经腐烂掉了?有人猜测:毕竟头发那么细。这个要看条件,如果在适于微生物生存且菌数较多的地方,较容易腐烂。我们做过试验:在巨大芽孢杆菌里放入头发,三天就腐烂了,如果在常温干旱条件下,头发里的胶原纤维会变脆,不会腐烂,变脆就一弯就断了。如果在常温湿润条件下,也需要五十年以上,因为分解胶原纤维的微生物很少。可是,马王堆汉墓里发现的女尸的头发现在还是有韧性的,估计再保存几千年应该不成问题。如果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个把月就腐烂了。这个是不是根据环境来定的啊?又引起了一阵讨论。独孤浩炎沉着脸进来,将道淼拎了回去:整天跟他们钻地洞干什么?一个破青铜的环,都不知道是耳朵上戴着的还是手脖子上戴着的,白天下墓掏骨头,吃饭的时候还在讨论那个玩意儿,浪费时间,有这么多的时间,干点什么不好?独孤浩炎是一个商业巨子,他可以抽出时间来陪着小天师玩耍,旅游,甚至是去处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是一旦涉及到商业,他的时间就是争分夺秒。有的时候,甚至是上午一个会,下午一个会,期间一点时间来看资料,签文件。而且周一到周五,忙得不可开交,可到了周六周日,他必定休息。时间对他来说,是不可浪费的,而这帮人谈论了好几天,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那讨论什么呢?他都有点烦了。一个问题没有答案,那就去找答案,找不到,要么立项研究。要么,就放弃,不需要答案。哎呀呀,只是一个讨论话题而已。道淼看到了桌子上摆着的饭菜。虽然他们的越野房车里能开火,但是他们俩都没有那么不合群,在车里开小灶。而是跟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今天的大锅饭就是白面馒头,五花肉炖豆角,炖四白,以及果仁菠菜,汤就是大骨头汤。大概是因为这几天都是来回的钻地下,搬搬抬抬的事情很多,很消耗力气的,所以后勤的大娘就给他们多吃肉,顿骨头汤喝,希望他们可以有一些力气干活。一般后勤这样的人,对考古都不了解,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费劲巴力的要将一个陶罐的碎片找到,跟破了的陶罐,一起打包放好,打算回去之后拼凑起来,修复这么一个陶罐。那陶罐跟普通人在附近的镇子上买的腌咸菜用的陶罐,没什么两样。可就是文物了。想不明白不去想了,保证好后勤就行了。于是,这做的饭菜就很丰盛,作为前来帮忙的外援,他们俩还有一道辣椒小炒肉,这算是小灶了。赶紧的吃饭,回头洗个澡,整天往土堆里钻,都快成土耗子了。独孤浩炎给他拿了一个馒头,一个碗一双筷子:那扇大门打开了,就应该是古墓了吧?不知道,没打开门,就有了万骨祭坛,这只是外围,就有万人陪葬,里头指不定什么情况呢,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走的原因。小天师咬了一口馒头:不过看样子,这里头的正主儿啊,肯定不简单。周朝有二十几个天子,越是开国的天子,杀伐越是厉害,文王是后来追封的,可是武王得了天下,那杀的人无数,可没听说武王墓里闹的这么凶。周文王周武王的二陵相毗邻,形状类似山丘。陵上草木丛生,陵园周围绿野烘托。陵的前面有一通石碑,是清朝干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祭殿里保存着历代碑石,大多为祭告之文。历来人们都把奋发图强、开基立国的周文王周武王的业绩和咸阳原上那高高耸立的陵冢联系在一起,不乏祭奠和瞻仰,并且留下了种种神话般的传说。而两个王陵是并排耸立,不分先后。陵园内现遗存有周文、周武陵各一座,木牌坊一座,献殿两座、配殿两座及宋以后历代皇帝祭祀周陵碑石四十余通。陵园以西两千多株古柏,郁郁葱葱,蔚为壮观。据说还有姜太公等西周陪陵墓等,是我国御制祭祀碑文最多的陵园,为咸阳八景之一,有小碑林之称。两个陵保存基本完好,献殿、木牌楼经过修葺和彩绘皆在。而且虽然没有开发,但是也没听说里头闹的什么凶事儿啊?更没有陪葬多少人的记录。这位却陪葬了这么多人,的确是少见。迄今为止,这是陪葬人数最多的一个王陵了。这还是入口的时候,真正的王陵都没有开启,只是坟前的祭坛而已。里头什么样,谁知道?算了,你高兴就好,明天清理完了,看看要怎么打开那青铜大门,我想里头一定有各种宝贝!小天师道:那些盗墓贼,不会无缘无故的来好几拨,虽然盗洞没有了,但是我知道,土夫子们对于这种,无法征服的古墓,越是念念不忘,这都成了他们这一行的通病了。那就看看里头什么样吧。独孤浩炎笑了:打开的话,估计用不了多久,我看见外面在修路了,呵呵,正好趁着农闲时节,这里的气候也还可以,多修点公路,这地方台偏僻了,如果有什么考古价值的话,这里起码能发展起来,头一个万骨祭坛啊,说出去多博人眼球?加上里头尚未开发的古墓,哎呀呀,真是一个值得开发的地方。嗯嗯,其实,我也不知道这里头还有什么宝贝,不过看规模,应该不少。小天师还有点小兴奋:头一次挖掘这样的陵寝啊,周朝,离我们太遥远了。他很期待,也很好奇,想知道,这里头什么样?好,我也挺好奇,天子之墓话说,你知道这里头埋得谁吗?独孤浩炎问他。第124章青金石大门
还不确定。小天师摇了摇头:但是这样好杀的君主,不应该没有记载啊?那我们一起看看,里头到底埋着谁?独孤浩炎也被引起了兴趣。几日之后,终于清理完了那些灰尘,无头的骸骨,以及散落在骸骨周围的各种东西。大到一些粗糙的玉器铜环,皮甲陶器。小到仔细打磨的骨饰牙雕,小的玉石,都被挖掘了出来,并且清理干净,打包存放。终于,到了可以研究那扇大门的时候。这一天,小天师是第一个伸手摸了摸大门的人。有什么发现吗?王一水教授现在对自己的学生看得很严,在没有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是不允许他们擅自行动的,为了让道淼跟独孤浩炎名正言顺的留在这里,特意给他们俩挂了一个考古顾问的头衔。好歹有那么一点遮羞布的意思。所以他们留在考古队里,不少人都明知道是为了什么,却没人有意见。看破不说破么。等到要研究那两扇大门的时候,小天师跟独孤浩炎就跟着下来了。周朝的君主啊,乃是周朝时期的最高统治者,姬姓,黄帝后裔,又称周天子,如周武王、周平王。公元前一零四六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行分封制,周天子为天下之主,共传三十代三十七位周王,后期周天子大权旁落,但仍为名义上的华夏最高统治者。小天师摸着那巨大的石头门框:这是用青金石打造而成的门框,石门,重于千万斤,这应该才是真正的墓门。作为一个顾问,怎么着,也得有点顾问的样子不是?真正的墓门?王一水教授指了指外面:那,那个祭坛呢?那个啊,最多算是坟前烧纸的地方,当然,人家是天子,不烧纸,人家杀人。小天师乐了:这才是墓门,正儿八经的大门。哦,那这就是大门了。这种分析,也让王一水教授接纳了,众人看着大门。这是石头的啊?看起来跟青铜似的。陈长庚也上手摸了一下。果然是石头的质地。只不过,青金石本身就是一种稀有的矿石,如今这里的门框、门楣和门本身,都是青金石,且是整块的青金石,这么大块的世间罕见。青金石一般呈蓝色,其颜色是由所含青金石矿物含量的多少所决定的,好的青金石颜色深蓝纯正,无裂纹、质地细腻,无方解石杂质,可以做成首饰等。如交织有白石线或白斑,就会降低颜色的浓度、纯正度和均匀度,首饰的质量就会下降。而眼前这个大门的质地,却是青铜色,不然当时他们也不会光凭外面的颜色,以为这是青铜大门。实际上,却是青金石大门,是石头质地的,而不是人工冶炼的青铜浇灌而成。怎么是青金石?王一水教授仔细的看着大门:为什么不是青铜呢?那个时候,生产功能并不发达,这么大块的青金石,可不好采集,何况还要雕琢成大门的样式。古书上曾有记载: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复金屑散乱,光辉灿烂,若众星丽于天也。所以古代通常用青金石作为上天威严崇高的象征。小天师道:秦始皇陵墓当中,便是以青金石为铺垫,视为众星之上,天界云端。只是有记载,说秦始皇陵墓里以琉璃杂宝为龟鱼,有人认为那个时候的琉璃,指的就是青金石,可是没确定。陈长庚道:这一直在争论不休,但是有学者认为,国内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青金石的记载,青金石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入东汉,进入华夏的,不过通常都是集合体产出。如果这是青金石打造而成,那么也就是说,早在东汉之前,国内就有了青金石的存在,还是这么大块!另外一个考古学生,低头刷刷的记下来:但是青金石属于稀有矿石,这么大的块头,得多珍贵啊?青金石的产地有美国、阿富汗、蒙古、缅甸、智利、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和安哥拉等国。唯独没有华夏。而阿富汗的青金石出产于该国巴达赫尚省的含青金石区,其中以萨雷散格矿床最为着名。青金石玉石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阿国所产青金石有着均匀的深蓝至天蓝色,极细粒的隐晶结构中夹杂微量的黄铁矿,使其在阳光照射之下精光生辉。青金石被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唿之为瑰宝。独孤浩炎已经将青金石的详细资料调查了出来:青金石是我国自古以来进口的传统玉料,其多数来源于阿富汗。迄今为止,在我国未发现有青金石的产出。如果这里的青金石是真的话,那么,它来自哪里?这个疑问一问出来,众人顿时惊讶了,这还真是个待解之谜。青金石因其色如天,又称帝青色,很受古代帝王青睐,常随葬墓中。青金石颜色端庄,易于雕刻,至今保持着一级玉料的声望。青金石还被用作绘画颜料。王一水教授扶了一下他的眼睛:据《清会典图考》载:皇帝朝珠杂饰,唯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皇帝朝带,其饰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黄玉,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白玉。皆借玉色来象征天、地、日、月,其中以天为上。由于青金石玉石色相如天,所以在清朝的时候,不论朝珠或朝带,都非常重用。青金石也被阿拉伯国家视为瑰宝另外阿富汗也把它当作自己国家的国石。且天坛的青金石,是唯一一个将青金石用来作为建筑用料的记载,平时,青金石可是用来制作首饰的,珠宝市场上,青金石一直都是珍贵稀少的珠宝用料,上好的青金石,比黄金都贵。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