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祈新春(2 / 2)

浮沧录 会摔跤的熊猫 1767 字 2023-09-24

佛殿内的诵经佛号造势到了极点。

不知为何,气氛居然有些悲壮的意味。

萧望低头,行大礼。

这一次年轻的监院大人没有还礼。

他举起那块卦签,签上大吉如血,面色却苍白如雪。

大吉之色,越红越好,这二字便如同血红。

齐梁陛下行礼,所有人跟着行礼。

陛下抬起头,认真对眼前的年轻监院大人一字一句说道:“佛门当兴。”

这一句话,像是一个祝福。

更像是一个承诺。

青石笑着点了点头。

当车马恢复流通,齐梁的陛下和一众大人物离开大榕寺之后,想求签祈愿的人群却再次被挡了开来。

大榕寺闭门。

负责合门的几位小沙弥很认真地对潮水般的人群解释说道:“小师叔今日身体不适,不宜喧闹,特地闭门一日。”

......

......

大榕寺里还有两个人没有随队伍离开。

小沙弥奈何不了他们,瞪大了眼睛,换来的也只是对方无赖流氓般的无视。

苏扶捡起那块血红的卦签,被人以指血涂抹出大吉两个字的木签,难免有些触目惊心。

青石声音虚弱笑道:“陛下特地取了一块空签给我。”

苏扶沉默片刻,伸出一只手,去擦拭木签上的血迹,却发现只是无果。

宋知轻望向原地结跏趺坐的青石小和尚,严肃开口说道:“擦不掉的,这是菩萨的真身血。”

苏大少望向那个盘坐在地的和尚,声音沙哑说道:“你这是何必?”

青石摇了摇头,说道:“佛门兴衰与否,终究不是我一人可以决定。这些全在陛下一念之间,贫僧愿身后寺庙里香火百年不衰,献一些血,算不得什么的。”

苏扶冷笑一声,道:“你的修为至少退了一大截,世人说你是那五人之中最有望与北仙争锋的妖孽,今日献了真身血出去,就算是对上弃琴的东君,恐怕也没什么胜算了。”

青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无碍。贫僧本就不愿出手招惹是非,这些流言蜚语,随他们去吧。”

宋知轻沉默片刻,认真说道:“这是在拿你一人血,去养齐梁千万人。齐梁本就大盛,何以至此?”青石柔声回答道:“陛下惟愿膝下平安。”

苏大少将木签重新插回香炉,香火袅袅,那根木签浸了菩萨的真身血,无法被高温焚去,只有等一年之后自行灰飞烟灭。

苏扶轻声喃喃说道:“盛极必衰,这是世间亘古不变的道理。陛下多年来不敢让齐梁再盛一步,养精蓄锐只等那一战爆发,如今求了大吉签,愿力缠绕,明年齐梁抵达顶峰,这是一件好事不假,但我担心强行拔高气运,反而会招惹不祥。”

“愿力纠缠,因果报应。”宋大刀鞘轻声说道:“这是师父在世时候经常说的话,他老人家说天道循环,没人能逃得过。”

青石揉了揉眉心,笑道:“贫僧明年愿为齐梁再献出余下的真身血。”

所有的小沙弥望向自家的小师叔。

他们听得懵懵懂懂,不太明白其中道理。

什么菩萨真身血。

什么愿力因果。

他们听不懂。

但他们看见监院大人揉了揉眉心,眉心之处便开始渗出鲜血,大雪飘摇,监院大人满面鲜红,眉目间居然生出一丝老态。

有些小沙弥捂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音来。

那个坐在风雪之中的青袍男人,庄严肃穆,却笑着对身后众多小沙弥说道:“别哭啊。”

苏扶认真望向青石。

盘坐的小和尚,身上的气势随菩萨真身血的溢出而不断衰减,境界跌落再跌落。

宋知轻也沉默不语。

以一己之力为齐梁输送国运,这本该有多么逆天的修为?

那块木签无法焚尽,无法消亡,齐梁便不断从他身上汲取气运,直到榨干修为。

只为了萧望的一句“佛门当兴”,值得不值得?

苏扶突然感应到了一股没来由的气机兴盛而起,淡薄微弱的青芒从青石的额头亮起。

小和尚盘坐风雪之中,额头青芒大盛,不远处的一块石碑同样青芒大盛。

苏扶有些愕然。

依靠在大榕树下的宋知轻却一直面色淡然。

宋大刀鞘的师父死在了鬼门关。

他自然知道鬼门关曾经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人间上一代的大部分宗师都战死在那里,即便是功参造化的剑主大人,也只能做到将鬼门短暂的封印起来。

而眼前的青石,已经坐实了是地藏王菩萨的转世无疑。

他就是剑主大人等的那位菩萨转世。

此生来到人间,只要收集齐六道魂魄,恢复修为,便可以重新封锁鬼门。

所以宋知轻向来不认为青石会止步于九品。

那抹青芒始一出现,青石的气机便大大好转。

他右手结甘露印,左手微微抬起,虚持宝珠,端的是法相庄严。

头顶的那抹青芒凝成人形。

地藏王的第二道魂魄。

宝珠地藏。

这宝珠地藏的魂魄原来早就被青石寻到,一年多来,此刻与青石几乎相融,却有些拉扯之意。

拉扯着向外。

非是魂魄不愿入内。

而是青石不愿。

小和尚望向师父的那块碑石,柔声说道:“师父,我无碍的。”

他挥手想召离宝珠菩萨的神魂,却发现师父的魂魄一如往常般倔强,一个劲儿往自己身体里钻。

青石无奈说道:“乖,听话。”

宝珠菩萨的魂魄居然摇了摇头。

青石眼角微红,声音却更加温柔:“师父,我只想再陪你多一会,再多一会。”

宝珠菩萨微微拉扯嘴角,似乎笑了一下。

青芒归位。

大雪无声,佛寺内重归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