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iquxsw.cc,贴身保安 !
2009年5月的卢武铉自杀以及2010年5月的鸠山下台,二者并非没有相似之处,前者推行阳光政策,后者试图脱欧入亚,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需要“去米化”,结果,他们要么不得好死,要么悲惨下台,在这两件事情当中,米国人并未公开露面,但是其幕后影响却闪烁其中。
2008年以来,华夏国先后迎来三大盛事,奥运会、六十周年大典、世博会,同时也迎来很多的干扰事件:西部陆上有两个边疆省份的骚乱,一男一女两个分裂分子显然从米国那里取得了巨大的支持;东部海上有米国的步步紧逼,连续发生了华夏国爱国渔船与米国的间谍船在南海及黄海上的对峙行为。
显然,华夏国渔船与米国间谍船的对峙这种形式的摩擦是相对直接的,并没有第三国的存在,而到了2010年,有所力不从心的米国开始更多借助代理人的力量:强化与东洋、韩国的军事同盟,与两国进行多次高规格的军演是一方面;高调介入南海争端,米军航母访问越南,大笔援助菲律宾,试图拉拢东盟将南海问题国际化是一方面;邀请印度参加东亚军演,向印度出售大笔军火,试图通过强化米印合作的方式让印度执行米国的围堵华夏国策略,这也是一方面。
总之,这几年以来,米国正在沿着西太平洋的黄海、东海、南海及印度洋一线加强对华夏国的遏制与围堵,特别是在2010年,这种围堵越发明目张胆、肆无忌惮。
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如果华夏国一如既往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丰富“韬光养晦”的内涵,不与时俱进的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那么米国的这种遏制就会顺利推进,一步一步越逼越紧,而周围的各国见到华夏国并无大的反应,越发会配合米国的工作,借机蚕食华夏国的利益,在这样的局面下,华夏国全面与米国高调对抗是不现实的,如果双方进入冷战状态,那么华夏国就走进了米国人安排好的苏式陷阱当中,所以,华夏国需要一个爆发点,而不是全面开花。
如果要找爆发点,就需要合适的地点、时间及参与者,显然,没有比钓岛更适合的地点了(远离大陆,不危及华夏国的主要政治经济区域及海上航运通道,位于大陆与台湾的共同利益汇区,又在华夏国的军力的重点覆盖范围之内),没有比东洋国更适合的国家了(因为缺乏正确历史观对华夏国背负历史包袱,高度依赖华夏国市场, 缺乏正常国家的政治底气),没有比九月更适合的时间了(九一八事变79周年、反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俄罗斯总统访华共同强调二战历史观),在这样的背景下,钓岛不只是一个岛,而是周边大国博弈的一个点,对整个东亚的局势都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在东洋国敢于挑战华夏国底线非法扣留华夏国渔民与船只之后,华夏国的持续高调应对就十分有必要了。
从现实来看,华夏国在这个事件上的高调,既警告东洋国,又敬告米国,还震慑东南亚几个蠢蠢欲动的国家。因为只是一个点的切入及爆发,不用担心局面失控,华夏国在高调之时也并未有失去大国理性,也为与东洋国关系的恢复正常留下了弹性的发挥空间。毕竟,华夏国最终要解决的是双方之间的领土问题,而不是消灭东洋国。华夏国在东亚的真正竞争者是米国,并不是东洋国。
这一点,国家有着比较清晰的思路,赵建辉心里也有数。
米国希望华、东两国保持比米、东两国更远的距离,愿意看到华、东两国关系相对紧张,但是不会乐见两国之间因为钓岛问题而出现的高度紧张局面。
一方面,此问题是米国埋下的祸根,如果华、东两国因此而爆发军事冲突,两岸在共同反对东洋国的同时,始作俑者的米国也不能置身事外。华、东两国如果因为钓岛出现大规模的冲突,米国显然无法继续站在东洋国的后面煽动,必须要跟华夏国把问题放在桌面上解决,钓岛及周边海域的主权不只是涉及华夏国和东洋国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台湾地区。
如果米国敢于在主权立场上支持东洋国,一方面会受到华夏国的强力抵制,一方面无疑也会推动两岸走向更近的立场,如果台湾与大陆建立起军事互信以及在领土争议方面采取合作,那么,米国在西太平洋精心打造的这条链就会成为一条豆腐渣防线。
如果米国不在主权问题支持东洋国,那么,东洋国根本没有跟华夏国对抗的勇气及底气,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米、东这两个难兄难弟的国家都不能与华夏国把关系处得太僵。
因此,因为这件事而引发的外交紧张并不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也是华夏国在这次撞船事件中始终保持高调的原因之一。
那么,华夏国在这次撞船事件中持续采取强硬立场,会不会进一步把东洋国推向米国阵营,进而损害华夏国的利益呢?就连赵建辉都认为,东洋国本身就是米国阵营内的国家,将其推得更近无关大局,反倒是一个在华、米对比仍悬殊的情况下,站在中间的东洋国更不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