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叔侄(2 / 2)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2562 字 2023-09-24

“如果需要三个月的时间,那我们就要准备应对赵齐楚三国的救援大军了。”

宝鼎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假若齐国出兵救援,历史轨迹的改变就非常大,再想回到原有的历史节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叔父看来,齐国出兵的可能有多大?”宝鼎问道。

“至少有七成以上的可能。”公子腾不假思索地说道,“现在赵国自顾不暇,韩国灭亡,魏国遭到重创,楚国更是损失惨重无力再战,齐国感受到威胁,这才匆忙派出使者赶赴咸阳,试图阻止我们攻打魏国。魏国是齐国的屏障,魏国一灭,齐国和我们直接对峙,双方早晚要打仗。这时候我们对齐国的要求置若罔闻,乘胜攻击魏国,不仅是不给齐国面子,更等于直接告诉齐国,我们迟早要一决胜负。这种情况下齐国还有选择吗?它只有与秦国撕破脸了。齐国大军一出,燕国也不会再犹豫了,肯定出兵河北,与赵国联手抗秦。”

宝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目露忧色。

“燕国出兵,李牧在河北战场上足以与上将军抗衡,这样我太原方向的军队将被其全部牵制,动弹不得。”公子腾说道,“现在楚国是无力再攻了,但无力再攻不代表它不在边境制造紧张气氛,假若楚国有意帮助齐国救魏,必定有所行动,那时我们就不得不派出一支军队屯驻边境以为防范。”

公子腾手抚长须,眉头皱得更紧了,“大家对攻魏信心不足,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四十多年前,齐国差点亡国,从此休养生息,蓄积实力。四十多年那就是两代人啊,所以现在齐国国力之强可想而知,即使没有超越秦国,但也不会差得太多。”

停了一下,公子腾又说道,“四十多年来中土各国彼此打了多少仗?尤其赵魏两国因为财赋上的窘迫,期间屡屡向齐国举债,齐国有求必应,可见它的富裕程度。听说齐国赊贷的条件很苛刻,赵魏两国为此常常与齐国发生争执。假如赵魏两国把齐国的欠债都还了,齐国的财富恐怕已经超过了我大秦。”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君王后一边让齐国休养生息,一边主张以商富国,不遗余力的要重振齐国昔日雄风。齐国商贾遍布天下,而临淄等大城更是聚集了中土各国的商贾。苏秦当年游说齐宣王的时侯说,临淄人多,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如今经过四十年休养,临淄的繁华恐怕早就超过了它的鼎盛之期。”

“齐国的富裕天下皆知。”宝鼎说道,“但齐国的军队四十年没有打仗了,武力肯定没有秦国强。”

“两军交战,将士们的武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攻防策略,是国力。打仗打得就是国力。”公子腾看到宝鼎有些轻敌,当即郑重说道,“当年孙武攻楚,以六万大军远征作战,最后攻克楚都。还有吴起,当年他仅仅带着五万精锐便击败我大秦五十万军队,夺走了西河大片土地。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单纯以武力来衡量两军的实力显然不可取。”

宝鼎恭敬受教。叔侄二人谈了一会儿,觉得攻魏一战必须速战速决,要打齐国一个措手不及。只要拿下大梁,灭了魏国,齐军士气必然低落,双方再打,士气此消彼长,胜负结果就难说了。

公子腾忽然叹了口气,“这一仗我们先败合纵军,然后灭韩,假如再灭魏,占据了中原,其功勋之大可想而知。可惜的是,宗室中除了你我,就再也没有人可以分享到这份功劳了。当年在武安君麾下,宗室中有你父亲,有公子豹和我,朝堂上也还有泾阳君和高陵君,但如今……”他再度长叹,“宗室凋零了,一代不如一代。估计我和公子豹死了之后,朝堂上也就剩下你一个了。”

宝鼎神情骤然冷肃,两眼露出凛冽寒光,“这不是宗室一代不如一代,而是有人恶意打压,把宗室搞得一代不如一代。”

公子腾看了他一眼,无奈摇头,“宗室子孙固然良莠不齐人才凋落,但即便有人才,也被某些居心叵测之徒恶意诱骗,甚至故意陷害,白白糟蹋了。在外人看来,宗室风光无限,哪里知道没有出头之日的苦啊。”

“迟早有一天我要改变这个局面。”宝鼎冷笑道,“宗室有宗室的尊严,不容无耻之徒肆意侮辱。”

“公子豹老了,我也日暮西山。”公子腾叹道,“你又被赶出咸阳,形单影孤,即便有心改变宗室困境,也是独木难支啊。就说这次吧,如果不是咸阳有人要置你于死地,你能在外放就国的时侯还能出任护军一职?如果不是有人要看我们叔侄的笑话,我能到中原来统率大军?现在这一仗好不容易打赢了,你却又要打魏国,恐怕咸阳等着看笑话的人更多了。”

宝鼎隐约猜到了公子腾的心思,于是问了一句,“叔父有合适人选?如果有,马上叫他们来中原。这一仗必胜无疑,宗室也可乘机分享功劳。”

公子腾等的就是这句话,“我带了五个年轻人,都是来自雍城,但我怕出事,留在宛城了。”

宗室中的近支显贵住在咸阳,昭襄王、孝文王的子孙大都住在栎阳,而血缘关系较远的都住在雍城旧都,这部分宗室子孙与咸阳之间就不仅仅是亲情生疏,路程较远了,而是什么都远。公子豹和公子腾都来自雍城旧都,这五个宗室估计是他们的子侄后人。

宝鼎也不问五个宗室出自何家,当即拍板,“放在你身边有诸多不便,还是放在我护军府吧。”

公子腾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这一仗打完了,他要回咸阳,此事传开,秦王和咸阳中枢当然知道他的意图,必定对他有看法,所以他即使有心提拔宗室的人,也要小心翼翼,不能给咸阳抓到把柄。这也是他把五个宗室放在宛城的原因。宝鼎肯定会提携宗室,留在他身边最好。但这一仗打到现在,公子腾有了更多的想法,他不但要把五个宗室马上交给宝鼎,还要他们一直跟着宝鼎拿战绩,将来这批人回到咸阳,就能成为宝鼎的左膀右臂。

“既然大梁肯定可以拿下,你把婴也叫来吧。”公子腾建议道,“这孩子和你一样,从小吃苦,比同龄的孩子要懂事,培养好了,也能给你分忧解难。”

“他太小了。”宝鼎犹豫道。

“十一岁了,不小了。”公子腾说道,“眼前这个机会千载难逢,能拉一把就拉一把,毕竟他父亲和你父亲一样,都是因为咸阳宫而蒙受不白之冤。你父亲最后死在了长城,也算为国捐躯,但成蛟肯定回不来了。大军杀到邯郸后,成蛟生机断绝,也只有自杀。让人痛苦的是,他即使死了,也是大秦的叛逆。宗室子孙受此冤屈,死不瞑目啊。”

宝鼎心里很痛,很难受,脸色愈发难看。

“你要担心一点。”公子腾说道,“攻灭韩魏,拿下中原,你也算功高震主了,再加上你身份特殊,背后又有老秦人的鼎立支持,大王肯定非常忌惮,咸阳那些无耻之徒如果要设计陷害你,你恐怕难逃覆灭之祸。”

宝鼎听出了话里的意思,目露感激之色,“我师傅韩非子曾对我说过,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越王勾践灭吴之后,范蠡驾舟而去,临行前劝告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不听,果遭杀身之祸。叔父的意思我明白,在我没有准备好之前,我即使有机会也不会横扫天下,养寇方能自重。”

公子腾大感欣慰,连连夸奖,“好,好。你今年才十七岁,我很想看看,十年后,你将有怎样的一番做为。”

“我和大王有约定。”宝鼎说道,“十年后,我帮他一统中土,然后我要回咸阳,做我想做的和必须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