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甜妻在八零 分节阅读 20(1 / 2)

d你们,听到了没有”

闻星扁扁嘴:“我知道了。”

贺红生和张桂英嘱咐了两句,无非就是在部队上别亏待自己,该吃的要吃,不能总想着省给家里,还有就是要记得来信。

贺闻远一一应下,便让他们回去了。

闻星要上学,他爸妈还有自留地的活儿要忙,耽搁不得。

三人走了,这长长的大堤恢复了冷清,风吹树林,发出沙沙的声音。

还很早,是早晨六点钟,贺闻远朝远处张望着,心头竟然有些期冀,期冀着有些人能来送送他。

下花溪的知青宿舍,昨儿睡觉前,初蔚和自己说了,今天得早点起来,得去送贺闻远。

可大队长体恤他们忙秋收累着了,给他们休了一天,这会儿小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片,初蔚她她睡过了。

猛然惊醒的时候,外头已经日上三竿了,初蔚心一沉,摸出手表一看。

完了,已经七点半了。

农村人本来就爱起早,她估摸着贺闻远大概三四点就往公社赶去了。

她什么都来不及做,套上夹克衫,胡乱理了下头发,就往上花溪大队跑去。

她一刻都没停歇,跑了半个小时,跑到上花溪六队的大堤上时,就看到白杨树下站着的高大男人。

浓雾尚未散去,初蔚停下来喘了口气,然后小跑着过去,他竟然还没走,她心中有些窃喜。

大约,也是舍不得家里人吧。

还是,专门在等她呢

贺闻远小心翼翼藏着心中的情绪,只是含蓄地微笑了一下:“小初同志,你怎么来了”

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早已翻江倒海了。

她终于来了。

以为她不会来了的。

初秋的风吹来,她的头发随风飘曳着,瓦蓝的天空和她身上穿的米黄色外套,构成了秋日里色彩最绚烂的一幅画。

“贺副营,我来送送你的,以为你早走了,没想到你还在,你该不会是在等我吧”

饶是向来镇定自若的人,这会儿眼里也有不易察觉的惊慌。

“不是,我妈有些东西要我带回部队,让我在这儿等一下。”

初蔚用脚尖踢了踢地上的小砂砾,偏头对着他笑,那笑容,像极了初秋浓雾尽头的小狐狸。

“是吗”

第78章有钱花不出

贺闻远自然说是。

初蔚也没为难他,你说是,那就是喽。

“那,贺副营,我以后去县城的话,可以去部队里找你吗”

顿了顿,又加了一句:“都是生产大队里的事。”

“好。”他声音沉沉的,说得慎重。

她的表情就好像偷吃了鱼的猫,一脸满足和窃喜。

“那你路上当心,我就先走了。”

要是继续留在这儿,他可不就露馅了吗

看,她是多么的善解人意。

直到人到了公社,上了汽车,她那笑得和新月一样弯弯的双眼仍然在他脑海中徘徊着,不停徘徊着。

他轻轻拍了拍胸口,让自己镇定下来。

镇定下来之后,便开始思考,他欠了初蔚许多。

初蔚很照顾他们一家,还将大屋给了他们家,他不能平白得人好处,更何况那个人还是她。

他得想办法还初蔚。

家里别说余钱了,就是余粮都没有一口。

该怎么还,这确实得从长计议。

浓雾渐渐散开了,初蔚踏着露水,欢快地往回走去,经过下花溪的一处林子时,好像看到了初蓝。

她找了个草垛躲了起来,看得真切,那是初蓝和上花溪的大队长,初蓝好像给那大队长递了什么东西,两人嘀嘀咕咕说着什么。

离得太远,她听不真切。

初蔚轻手轻脚地溜了,没惊动那两人。

看来初蓝又要使什么幺蛾子。

现如今两个大队的知青要交换,想来初蓝肯定是得到消息了,那么

初蔚一边往下花溪赶去,一边在心中仔细盘算着。

突然,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啊终于出关了。

初蔚惊喜:“你小子终于出山了,这阵子也懒够了吧。”

贪贪:“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吗”

初蔚:“出来就好,出来就好,以后即便出现意外,你也别擅自行动了,不就是被冤枉偷钱吗相比你元气大伤,我更愿意被人诬赖,听到了吗”

“你怎么突然开始走煽情路线了”

“失去方知珍惜,我还得给你改名字,以后就叫你糖糖,超甜的那种糖糖。”

“我不要,没有气势。”

“平时管你叫糖糖,正规场合叫你糖将军,你觉得怎么样”

“我有说不的权利吗”

“你没有。”

糖糖:

“哦对了,你空间的作物都成熟了,你得把这些作物都收了,然后想办法卖出去。”

初蔚找了个小溪边,躺在蓬松的干草上,架着二郎腿,嘴里叼了根草:“什么叫想办法,卖东西还要想办法吗”

“如今是集体种田年代,农民手上至多有两分自留地,亩产最多八百,那么两分自留地的话,手上余粮不会超过两百斤,而你空间里目前种了两亩水稻,五分地大麦,五分地小麦,另有一亩地的大豆,个人户手上有这么多粮食,你觉得,你要不要想办法卖出去。”

初蔚挠了挠头:“有钱花不出去的意思呗”

“只要编好了借口,就能卖得出去,赶紧开动你的脑子。”

初蔚突然站了起来:“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肯定会想到办法的。”

第79章离人参灵芝又近一步

初蔚在村里晃了两圈,就听到两个婶子在小桥头拉家常。

“江家那二道贩子回来了,听说没”

“听说了,说是在县城给人家运废铁。”

“不就是拾荒嘛,那小子就爱干些投机倒把的事。”

“可不嘛。”

初蔚眼睛亮了亮。

对于生意人,六十年代叫投机倒把,七十年代叫二道贩子,到了八十年代,叫倒爷。

总之,地位一直不高,毕竟这是计划经济的时代,要么种地,要么进国营单位,在社会上游走的这些人,不太受人重视。

初蔚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江家,住的是砖房,篱笆院里一群小孩追着一个年轻男人屁股后头,男人从兜里抓了把糖果,给了一个大小孩:“分给他们,出去玩儿吧。”

初蔚在他家门口晃了晃,江卫东看到了她,有些吃惊,这妮子哪家的,县城也没见过比她更漂亮的女人啊。

gu903();他连忙跑了出来,主动和她搭话:“你哪家的闺女啊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