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翌日,初蓝夹着一肚子火回到娘家,赵美凤煮了红豆羹给她喝:“看你都瘦了,你老公对你不好吗”
初蓝按着太阳穴:“他对我还行,就是三不五时在医院碰到初蔚,昨天中医科新开张,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和贺闻远拉拉扯扯,一点不注意影响,到时候丢的是我初家的脸面。”
赵美凤叹息:“那天我听人说了,因为现在改革开放,沿海城市的服装厂都如火如荼的,李景松的厂也是红红火火的,刚刚扩招了,如今厂子有两百个工人呢,也算大厂子了。”
初蓝心尖狠狠痛了一下。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说的正是她。
第525章盛太被数落
“行了,现在说他还有什么意思别说他了行吗”
之前药铺的事,竟然完全没能让贺闻远和初蔚之间生嫌隙出来,她真的纳了闷了。
她觉得她找错了人,贺闻远被初蔚灌了迷魂汤,自然是什么都听不进去。
于是,她去找盛怀玉说了这事,盛怀玉虽然内心隐隐作痛,但因为听了院长的话,她没有按捺不住地告诉她妈,而是让初蓝去和她妈说。
听信初蓝话的盛夫人怒不可遏地找盛怀瑾对质。
自然,被盛怀瑾狠狠数落了一通。
“一万块,你当是一百块我对那孩子是特别些,但那孩子的产业都是自己的,你能不能别整天疑神疑鬼的能不能有一点自己思考的能力如果你再这样无理取闹,这个家我也用不着回来了。”
盛太一个长辈,被自己的儿子这么冷脸说教,真是面子里子全都丢了。
盛怀瑾只是对他母亲失望。
他妈也曾是海城知名名媛,知书达理,教养良好,如今真是不知怎么会变成这样。
上次绑架的事,那两个绑架犯被判了刑,这事本就成了他心头的一根刺,他总不由得偏向于那孩子。
盛怀瑾漏夜去了初蔚那里,他实在不放心,担心那丫头没人领着,误入歧途。
三间商铺一处四合院,确实价格不菲,没有贺闻远的赞助,她到底是怎么得来的,他得问清楚。
隆冬之夜,初蔚被人喊出来问话,冻得瑟瑟发抖。
“你同我说说看,商铺和房子,是你自己买的对吗”
初蔚搓了搓手,怎么还成了众所周知的了
她稍一推算,上次初蓝去找贺闻远挑拨离间没成,想来,这次又去找盛太了吧,之后盛太质问怀瑾哥。
倒是难为怀瑾哥了。
“嗯,是我自己买的。”
盛怀瑾胸口团了一团火:“那你说说,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别跟我说贺闻远给的,那时候他没那么多钱。”
初蔚
那容我想想别的说辞。
“之前的流感大爆发,怀瑾哥你知道的吧”
盛怀瑾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初蔚字斟句酌道:“那时候我有认识一个行医的,他综合分析了天气气候等各方面原因,预料会有一次大规模的流感,我就找人借了一笔钱,屯了许多板蓝根,就是那一次,算是赚了第一桶金,再之后,你该知道,钱生钱,相比无米之炊,就容易多了。”
盛怀瑾挑眉:“说的是真话”
初蔚点头:“真的。”
盛怀瑾严肃道:“无论如何,不要触犯法律,知道吗”
初蔚吸了吸鼻子:“这还要你说啊,我进去了,没人捞我出来的嘛,我知道的。”
盛怀瑾对于初蔚,虽然不放心,但又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
“你知道就好,做事一定要有分寸,别被人拿了把柄。”
“放心吧,我知道的。”
“行了,天冷,快进屋睡觉吧。”
初蔚正要转身回去,盛怀瑾又叫住她:“十六号我的工厂开张,你有空过来吗”
初蔚眼睛亮了:“呀,都没听你说过啊,怀瑾哥你可真的是闷声发大财。”
第526章工厂开业
“行了,到时候记得过来。”
初蔚狡黠道:“可以带我家闻远一起吗”
盛怀瑾轻嗤:“随便你,这么分不开的吗”
初蔚嘿嘿笑:“毕竟是贺家少东吗带他过去也算给你捧场了,我毕竟人微言轻。”
“好了,你愿意带他一起那就带着吧,进去吧。”
盛家
盛怀玉扶着阮琴进了房间,柔声道:“妈妈,我听你和哥哥好像在争执什么,怎么了”
阮琴叹气:“不就是初蔚的妹妹跑来,说初蔚名下有几家药铺和一处宅子,那初蓝觉得有可能是你哥哥买的,我问你哥哥。”
“哥哥怎么说的”
“你哥哥说不是他,哎,你哥哥生了大气,我不该问他的。”
盛怀玉心中倒是稍微松了一下,不是哥哥送的就好,说明哥哥对初蔚还没特别到那个份儿上。
她也庆幸,幸好听了院长的话,没有一听到消息就急不可耐地跑来和妈妈说,不然妈妈可能觉得她在无中生有给初蔚泼脏水呢。
她轻声道:“那可能就是初蓝胡说八道吧,我相信哥哥,几间商铺和宅子,不是小数目,哥哥不是没分寸的人,初蔚应该也不会接受别人这么大额的馈赠。”
阮琴看她:“你这孩子还替她说话。”
盛怀玉笑笑:“我说的是实话嘛,初蔚找了个方方面面都很优秀的对象,而她的妹妹初蓝却找了个能当她父亲的丈夫,我觉得,可能是妹妹嫉妒姐姐,所以背地里中伤初蔚呢。”
阮琴有些诧异:“是这样吗”
“有可能。”
回到自己房间的盛怀玉嘴角止不住的上扬,相较于让妈妈去质问初蔚,她更喜欢现在的结局。
哥哥压根没有斥巨资给初蔚添置产业。
是啊,上万元呢,哥哥怎么可能一掷千金为初蔚
初蔚于哥哥来说,也就是一个有一些特别的小姑娘而已。
海城兆盈责任有限公司,占地十亩,主营录音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
于当时的时代来讲,这算是走在时代的前沿。
盛怀瑾请了六个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沈其琛负责管理,盛怀瑾负责研究方向。
开办电子厂也是盛怀瑾拍板决定的,他说现在或许看不出前景,但不久的将来,电子行业必定席卷整个国家。
毕竟他念经济的,这种大方向上的事,他还是很相信盛怀瑾的。
工人请了三十多个,流水线共四条,仓库两个,办公人员有十几个。
前后员工五十人左右,小厂子,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