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1 / 2)

就在这时,族长老夫人登门了。

母女二人对视一眼,然后一起去迎族长老夫人。

族长老夫人对周兰的态度很冷淡,坐下之后,就与何老安人拉起了家常。

“你养了一个好孙女,她昨天帮了族里很大一个忙。”

这是指拿药救了莫老安人一事?何老安人心想,嘴上却道,“哪里哪里,这是她应该做的。”

族长老夫人只说了这句,深的没往下说。便是这样,已经很能表达他们宗房对周蓁蓁的态度了。

郑氏十二处私产被偷卖一事,其实对族里的声望影响挺大的。

六房这次吃了明亏,族里吃了暗亏。但族里不好出面对七大家族说什么,要知道沈家、盛家、裴家等七大家族的做法虽不那么光明磊落,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一场祸事归根究底还是莫氏引来的。族里只能忍下这一回,且当作是六房自己私下的决定。

但如果莫氏当时没了,情况就不一样了。郑氏私产被卖一事总得有个责任人的,但祸头子没了,他们反而不好追究她娘家那边的责任。如果莫家再有人被挑唆自缢,那局面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因为这祸头子没了,责任就外移,就坐实了沈家、盛家、裴家等七大家族谋财害命的事实。

至少在外人眼中是这样的。

他们宗房作为周氏一族的代表,面对这样的情况,没有了退路,就不得不发声了,即使一对七,也得硬着头皮较量一下,不然周氏一族的傲骨就没了。

如果真发展到这地步,真的既无奈又憋屈。

幸亏啊,周蓁蓁的一粒药,将那祸头子给救起了,不然可麻烦了。

这些都是她家老头子慢慢分析给她知道的,所以此时族长老夫人对周蓁蓁的观感空前的好。

族长老夫人笑着感叹,“咱们一前一后嫁进周家,如今也四十多年过去了,你早年丧夫,在灵堂上哭得死去活来。现在看着,你家老大和老二的几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莫要偏心不公呀。做到这点,你这晚年就能享福了。”

何老安人笑笑,“福什么的不敢想,只求他们少气我几次,就是他们的孝心了。”

族长老夫人这是在帮周蓁蓁说话吗?旁边的周兰嘴巴动了动,显然想说话,但被族长老夫人的视线淡淡一扫,便不敢造次。

“到了咱们这把年纪,其实很多事都应该看开一些。不过纵然我这样说,但很多时候也做不到。这儿女都是债啊,莫氏的事,你想必也听说了。他二叔因为私下买进了郑氏的一处产业,昨天被罚跪了一夜。我这当娘的是心疼又无奈。对了——”族长老夫人又问,“周溶在京城可还好?”

何老安人无奈地道,“上次来家书说一切安好,但这孩子向来报喜不报忧。”

族长老夫人点点头,指点道,“官场险恶,咱们周氏一族在外做官的爷们,在外都不容易。长辈们经常告诫我们,这些为官的大老爷们都是咱们周氏一族的护身符,族里给不了他们助力,就尽量不要给他们添麻烦。周溶还在京中为官应是很不容易的,你做事也得多替他想想,不能让家中的名声拖了他的后腿。”

“大嫂的话,我知道了。”

“你家的孩子我不担心,昨儿个你大哥还和我说了一件事,好悬将我逗乐了。蓁蓁那孩子竟然跑去和她族长太爷说,族学的学堂太破旧了,她想给族里捐一笔银子,不少于三万两,让人将学堂修葺一番。这话可将她族长太爷吓了一跳。”

听到这话,何老安人不动声色,周兰则是脸色直接一变。

族长老夫人像是没看到,兀自乐着,“依我说,哪里就用得着这样了,她族长太爷也是这个意思。咱们周家百年大族,哪里需要用一个孙女辈的银子来修葺族学学堂?不过这孩子的心是好的。只是这孩子的娘去得早,这笔银子估计是她娘留给她的,咱们为人长辈的不能因为这孩子心好就占小辈的便宜,你说是不是?”

何老安人和周兰母女两人心中有鬼,怎么听这话都是意有所指。

周兰手中的帕子都扭成麻花了,心中深恨,原来周蓁蓁说的三万两银子她不要竟然是这个意思!

何老安人回过神后,掩饰地道,“您说得是,我竟不知这孩子还有这样的想法。”

此时,族长老夫人看向周兰,“兰丫头回来娘家也有月余了吧?”

“是啊,不过就快回去了。”周兰尽量扬起一张笑脸来。

族长夫人点了点头,没说什么挽留的话来,连客气一下都不曾。

“兰丫头,你也出嫁二十年了,伯娘作为过来人劝你一句,在处理婆家和娘家的事上,外嫁女一定要秉承着一定的公心,不能太过偏向,或者只想着往夫家扒拉好处,让娘家这边的人吃大亏,或者过于帮扶娘家,寒了夫家的心。”

一席话,让周兰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对于族长老夫人的教诲,又不得不应一句‘受教了’。

看她面服心不服的模样,族长老夫人暗自摇头,她也停止了再劝的心思,这一对母女啊,难怪昨晚老头子私下恨恨地骂四房何氏,说何氏和莫氏简直就是周氏前辈们瞎了眼娶进门的,再办这些乌漆抹黑苛刻子孙的事,就给他滚回娘家!

族长老夫人抿了一口茶,说着收尾的话,“前面莫氏已经去了家庙,现在各房谁都挟紧了尾巴。咱们金字辈的妇人这时候不能再出现一个去家庙的了,你可明白?”

何老安人心一颤,这是什么意思?犯了大错不能去家庙,难道要被休回家吗?还是死?

“其实咱们都是祖母辈的人,再过几年,重孙子都要有了,儿孙的事就不该太过干涉,一旦插手,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切不能寒了子孙的心。”

这是族长老夫人临走前的最后一句话。

如果周蓁荼在此,一定会大赞族长老夫人深谙看破不说破的说话艺术的。

首先,周家坊谁不知道她祖母偏向她大伯?族长老夫人开口第一句就是先肯定了她,将他们小二房拔高到与小大房相提并论的高度,让她祖母莫要偏心。接着,提到她大伯,此时隐约提醒她祖母在有些事上不能犯糊涂,省得连累了在京中她大伯。然后玩笑地点出了她要给族学捐银子修葺学堂的事,还是三万两的敏感数字,和占小辈便宜的敏感字眼。这些无一不在暗示他们知道了周兰欠她娘李氏那三万两的事。后面的话,对两人也是处处敲打。

一番话下来,大家都心知肚明族长老夫人就是替周蓁蓁出头,解决与周兰纠纷的三万两银子的事的。

但毕竟现在周兰和周蓁蓁明面上都没为这三万两和婚约的约定闹得不可开交,族长老夫人自然不能像官老爷断案一样将它拿到明面上来说。所以她从头到尾都没有点破这一点,给双方的关系保留着回旋的余地。在这个前提下,她是不断拿话敲打甚至逼迫周兰母女的。

族长老夫人一走,周兰急不可耐地道,“娘,族长老夫人是什么意思,真替周蓁蓁出头?”

何老安人道,“你还没看明白?她走这一趟,就是为了敲打我们!”如果这都不是替周蓁蓁出头,还怎么样才算?

周兰怪叫,“宗房那边怎么会插手这事?”知道她和郑氏有婚约及三万两约定的人并不多,目前满打满算也就他们四房的几个人知道!

其实宗房插手的原因很简单,族长老夫人已经说了,一是继六房那事之后,周氏一族的名声再也经不起折腾:二是周蓁蓁献出的那颗药帮了族里好大的忙。只是周兰朽木,没有抓到重点。

“一定是周蓁蓁!”周兰咬着牙道。

当初李晋在她二嫂死后为了保住她的嫁妆和私产,逼得宗族承认了她在周家宗族面前立的那份文书,直言若是他女儿李氏的儿女无福,不能长成,便将她名下的产业尽数捐献,造福乡邻百姓

这样的文书真是踏了宗房的面子,惹恼了宗房。她就是笃定了宗房这些年来一直无视周蓁蓁几姐弟,不会插手小二房的事,她才敢如此行事的。

何老安人大概猜到是那颗药的作用。

“那丫头,真是厉害,直接找了个好靠山。还有,那三两万银子,她就是宁愿捐出去不肯便宜咱们这些亲人啊。”周兰恼火极了。

何老安人不耐,“说这些有什么用,那三万两你还是痛快拿出来吧,早拿早完事,省得影响了蔡家和杨家议亲一事。”

对于她大姑母周兰的气急败坏,周蓁蓁浑不在意。

族长老夫人一登门,她就知道事情稳了,不必她一小辈和周兰这位姑母长辈喊打喊杀,她大姑母在种种形势逼迫下,指定乖乖地将那三万两银子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