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2)

gu903();云水宫内,赫连淳锋神色复杂地听着胡鸿风带来的话,又是喜又是忧。

喜的是,至少华白苏没有因为和亲一事彻底疏远他,忧的是他知道华白苏说话,向来说到做到,说不独活便绝不会食言。

如假包换。胡鸿风垂着头,犹豫片刻后又道,陛下真不打算采取行动,先发制人吗?

如何先发制人,将全凤临城的百姓抓起来一一审问?还是直接屠城?众将士城中亦有父母妻儿,朕若如此下令,非但不能达到平乱的效果,反倒会让军中将士寒心。

上一世赫连淳锋便是抱着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乱党的念头,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将人抓捕,之后他才知那些全是赫连淳志设下的陷阱,目的便是让他彻底失去人心。

这世赫连淳志虽也仍在暗中煽动百姓,但显然响应之人不及前世二分之一。

经过了头年的战乱与饥荒,百姓对朝廷自然有不满,但赫连淳锋继位后的几个举措,使得百姓对这位新帝心存期待,因此如今大多百姓只是处在观望状,他们不排斥有人揭竿起义,建立新的王朝,但也并没有要加入叛军的想法。

胡将军却仍不赞同赫连淳锋的所作所为:陛下心怀百姓,末将十分佩服,可如若真等到了叛军攻入城,陛下就算准备得再充分,也仍是会有很大风险,陛下就算是为了华公子,也不能以身涉险啊

事到如今,也由不得朕想不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赫连淳志煽动集结的人马,隐藏在寻常百姓中,想要彻底扫尽不易,他们一日不动手,赫连淳锋在这皇位上一日不安心,不如以己为饵,让叛乱爆发,再将以赫连淳志乱党一网打尽。

胡鸿风不由叹了口气,他曾经也不看好赫连淳锋,认为他不是继位的最佳人选,可这一年来,他追随赫连淳锋左右,看着赫连淳锋如何心系百姓,如何一步步收回先帝失去的人心,稳定朝堂,他是真不愿看到赫连淳锋有任何闪失。

胡将军,叛军不日便会攻来,朕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赫连淳锋并未直接下命令,而是用了不情之请这个词。

胡鸿风吓得立刻跪下了,末将受不起,陛下有何事直接吩咐末将,末将必当鞠躬尽瘁,为陛下分忧。

赫连淳锋笑了笑:将军赤胆忠心,朕自然知晓,只是朕这请托,或许有损将军威名。

有损威名?胡鸿风怔了怔,很快道:陛下之命必然重于那些虚名。

朕想让胡将军之后几日带兵驻守使馆,无论之后宫中发生任何事,你都不可离开白苏半步。

胡鸿风身为禁卫军统领,叛军攻城,他却不见踪影,将来必遭人诟病。

而替一国之君保护他尚不受世人认可的爱人,到底是不是忠,各人心中自有判断,赫连淳锋用请托的态度来与胡鸿风商量此事,也是为了让他自行选择,在此事上,无论世人如何评判,他皆得自己承担。

胡鸿风一直知道赫连淳锋对华白苏的感情,但他仍震惊于对方的这个决定。

赫连淳锋之前已经亲自挑选了数百禁卫军驻守使馆,如今还要他带着亲兵留守,得将人看得多重,才会不顾自己安危,也要护对方周全。

胡鸿风心中闪过一抹倩影,紧接着便是漫无边际的苦涩,同样是帝王,有人广纳后宫,荒淫无度,有人一心一意,情比金坚。

见胡鸿风低头沉默,神色沉重,赫连淳锋微微皱眉,出声问道:胡将军可是不愿?

不不,末将愿为陛下效劳。胡鸿风回神,行了一礼,只是若末将不能护在陛下左右,那陛下的安危

这点胡将军不必担心,朕身旁还有众多侍卫,就目前来看,赫连淳志集结的乱党,并不足以造成太大威胁。

赫连淳志之所以敢冒险出兵,除去被逼不想错过最后的机会,也是错以为李拯会与他里应外合,先行带着人马包围云水宫。

但实际上,李拯早已经将侍卫中的乱党名单交给赫连淳锋,赫连淳锋暗中派人盯着那些人,一旦赫连淳志动手,那些人将立刻被控制。

李拯彻底得到了赫连淳志的信任,在华白苏离开的这几月间,赫连淳锋也终于知晓了赫连淳志能煽动如此多百姓的原因。

当年赫连淳志的生母拿到银两后,并未离开边境,她心中恨着先帝,恨先帝带走了她的儿子,更恨先帝对她弃如弁髦。

她在边境生活了几年,趁着年轻,又攀上一个军师,那位军师也是位奇人,才富五车,又精于谋略,但又不愿如朝为官,便一直跟在当时的将军身旁,替他出谋划策,直到那位将军战死。

那人本就一直不满苍川帝当年在边境的种种作为,结识赫连淳志生母后,更是替她不平,离军后便想方设法托着回銮城任职的将士,与宫中的赫连淳志取得了联系。

赫连淳志虽人在宫中,但那位军师与他一直有书信往来,告诉他,他生母是如何艰苦地生下他,又如何被先帝弃之不顾,让赫连淳志心中对先帝产生恨意,再逐步教导他,替他出谋划策。

同时,那位军师自己在边境的一座城内开设了学堂,教孩子诗文,也替在城内养伤的将士书写信件。

几年间,不断有将士因伤病等各种原因回乡,加之战乱之后,边境的百姓四处逃难,倒让这位在边境的教书先生在民间有了一定的声望。

赫连淳志本就聪慧,加上有意的引导,逐渐便长成了如今这模样,他与那军师相互配合,一个负责策反朝中将士、官员,一个则负责煽动百姓,加之先帝的种种行为,这些年来便让他们培植了不少党羽。

胡鸿风听完赫连淳锋所言,想也不想地问道:那人可是姓伏?

是,那人姓伏,名乐贤,胡将军听过?

那便是了。胡鸿风摇头,伏先生聪慧过人,若非当年先帝忌惮他的能力,有意打压

这与赫连淳锋听到的说法有些出入,但胡鸿风话到一半,赫连淳锋已经明白。

有时军中之人能力太盛,对君王来说并非好事,先帝又本就生性多疑,岂能容下他,只是此事恐怕当初在军中设过禁令,因此除了少数当时的将士,极少有人知晓,便只以为是那位伏先生自己不愿为官。

无论如何,知晓了赫连淳志集结人马的方式,对赫连淳锋等人来说便更加有把握打赢这一仗。

胡鸿风虽心中不安,但告退后仍是按照赫连淳锋的旨意,又重新带着人回到使馆,谁知过了短短一夜,隔日巳时便有人来报,叛军已攻入凤临城,不过一个时辰,便会抵达皇城外。

第63章叛乱

为什么那些人能直逼皇城?谭侪呢?他带着这凤临城内守城的万余兵马都在做什么?得到消息的胡鸿风在屋内焦急地来回踱步,负责镇守凤临城的亦是禁卫军兵马,归武卫将军谭侪统帅。

来报那人也有些着急,半晌才有些憋屈道:陛下有令,在城内不得正面与叛军开战。

凤临城内百姓众多,街道又并不算太宽阔,一旦两方人马交手,很容易伤及城中百姓。

胡鸿风能理解赫连淳锋命令背后的原因,但他却仍不赞同赫连淳锋如此冒险的举动,

禁卫军的人马如今已经分散开,守城的万余马主要以保护城中百姓为主,并未主动与叛军开战,而胡鸿风则受命带着亲兵守在使馆,没有赫连淳锋的命令,不得擅自赶回皇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