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穿二代 第59节(2 / 2)

gu903();“我说真的,一片好心,可没有咒你娘的意思。”江满笑起来。

姚志华叹气。他可不会承认,他当时一脸担忧跟姚老太说,娘啊挂这个吊针可疼,你忍着点,结果姚老太爬起来就想跑。

姚志华阳历九月六号开学走的,刘江东去送的他,一直把他送上了火车,第一次有人帮他扛行李挤火车了。所以现在姚志华看着这个妹夫可真亲。

当天晚上,肖秀玲还担心江满有点失落呢,怕她闪的慌,结果江满做了一锅老南瓜贴饼子,还有蒜泥黄瓜和凉拌韭菜,喊他们娘儿俩都来吃。

肖秀玲说:“我都做饭了,煮了绿豆汤,炒丝瓜、炒茄子,还打算叫你去吃呢。”她说真的,都做多了,担心江满没心思做饭。

“端来。”江满一挥手,“正好搭伙儿,我没烧汤。”

“这也吃不完啊,俩大人俩小孩,还包括一个光吃饼干的。”肖秀玲看看坐在小床上吃饼干的畅畅,松脆的钙奶饼干,小姑娘吃着玩着,满嘴满身饼干屑。

“吃不完再说,多吃菜,饼子和绿豆汤剩了吊井里头。”

肖秀玲就跟她一起收拾了吃饭,忍不住调侃她:“得,我还担心姚志华一走,你闪的慌呢。”

“是闪啊。”江满嘻嘻笑着说,“他要不走,今晚这饭不就不用剩了。”

她夹了一块锅贴饼子给小陆杨,老南瓜炖的软面入味,小家伙一边吃,一边还评价说,这个饼子沾着菜汁真好吃。

“婶子,你上次做的小鱼锅贴也好吃,蘸着鱼汤最好吃了。”

“好吃咱过几天凉快了再做。”江满给畅畅喂了一勺南瓜,“凉快了好买鱼,不然小鱼买不到活的,不好吃。”

姚志华得空就捉鱼给闺女炖鱼汤,用的主要是鲫鱼和钢针鱼,他用鱼笼子捉来都是活的,剩下那些个小的杂鱼猫鱼,养在桶里积少成多,江满就一锅炖了,铁锅边上贴几张薄薄的饼子,做了两回,小陆杨居然是最捧场的,都不用叫,属猫的,闻着味儿就自己跑来了。

“叔上学走了,就没人捉鱼了。”小陆杨咬着饼点点头,“嗯,等我叫舅舅去捉,叫他捉多多的。”

“瞧你馋的。”肖秀玲给他擦擦嘴,“你婶子家烧个蚂蚱都少不了你一条腿。”抬头跟江满笑道,“都在你家吃习惯了,我看他一天三顿,都能在你家吃两顿,你比我养他还多。”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也就晚上你收工晚他来的多,他不来畅畅还找,没人玩了。”

江满这么一想,觉得畅畅好像缺少小玩伴了。周围跟畅畅这么大的小孩少,也就整天跟小陆杨玩,都没有同龄的小女孩玩伴。

附近邻居的话,老陈婶子家倒是有个两岁大的孙女,大儿子家的,分家住了,有时候送来让老陈婶子带,可是那孩子……怎么说呢,孩子是孩子,江满就是觉得要跟老陈婶子保持适当距离。

村里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江满“败家”,就比如说畅畅一直吃奶粉、麦乳精,再比如说她整天大米白面地吃,吃油呢早就抛弃了“油钩子”,改用小勺子了,隔一阵子还要吃顿肉,有时候买棒骨炖汤。

想想除了邻里邻居的老陈婶子,也没别人能帮她卖力宣传了,尤其她当了个会计之后,老陈婶子就越发关注她。

你要说老陈婶子,这个人也不是多么坏,就是嘴皮子比较散漫,话多。

江满自己琢磨,她在村里名声恐怕没多好,原主“老实勤快”的好名声估计都让她败光了。在村里好些人眼里,她一个年轻媳妇子,自从生了孩子整天不干活,不下田,男人不在家,她好吃好喝还得好穿,实实在在有点“作”了。

好在就是她平常不爱溜达串门,原主嫁过来以后本身跟人交往也不多,也就没几个人会盯着她“性情大变”。

她才刚腹诽过老陈婶子,隔了两天,天特别燥热,开了学的小陆杨继续去上“育红班”,江满带着畅畅在树荫下玩布娃娃,老陈婶子跑来找江满。

“婶子你今天在家啊。”江满领着畅畅打开门,“快进来坐,婶子啥事啊。”

“不进去了,我跟你说一声。”老陈婶子看看周围,“我今天不是有点腿疼吗,月子里留下的病根,我就没去上工,刚才我就在门口掐几个花椒叶子准备做饭,有两个人吧,一看就不是咱本地人,来跟我打听……”她指指隔壁,“打听杨杨家。”

江满一听忙问:“哪样的人,打听啥呀”

“两个年轻女的,打扮得像城里人,穿皮鞋拎提包,身上衣服都不带一个补丁的。”老陈婶子描述了一番,想了想,“她们其实也没说啥,就是问我这是不是肖秀玲的家,我说是,问她们找她干啥,她上工不在家,家里没人,她们就问家里小孩呢,我说不知道。”

老陈婶子小声凑近江满:“我没敢说杨杨上育红班去了,我寻思,不认识的人谁知道干啥来了,万一……”她指指肖秀玲家的院子,“万一没安好心呢”

“婶子你说的对,你可太警惕了。”江满顿时觉得老陈婶子这人挺不错的,关键时候不掉链子啊,“哎婶子我真得替秀玲姐谢谢你,反正陌生人乱打听,咱就得多留个心。”

“那是,陌生人谁知道他干啥的,万一是坏分子呢。”老陈婶子说。

老陈婶子一走,江满回屋打开收音机,听到整点报时十点钟了,看看隔壁肖秀玲还没回来,就给畅畅带了个遮阳帽,自己也找个草帽带上,抱着畅畅慢悠悠去大队部。

她在大队部“办公室”逗着畅畅玩了一会儿,估摸着育红班快放学了,就抱着畅畅去了后边的育红班。

育红班用的是大队部后边的三间大屋子,一堆小孩吱吱哇哇在里头玩,大的七八岁,小的四五岁,一排排坐着小板凳,也没有课桌。

育红班两个老师都是本村的,一个老队长家的侄媳妇,一个民兵连长姚大军的媳妇,上过学能认得几个字。育红班也没独立的大门,怕小孩乱跑,姚大军媳妇在屋门口堵门坐着,见江满领着孩子来了,忙笑着站起来:“三嫂子咋来了进来玩。”

“三嫂,畅畅也来啦”老队长的侄媳妇也过来打招呼,“三嫂有事吗”

“我没事干,就是闲溜达。这么多小孩很难管吧”

“可不是,头都吵疼了。”

“狗也嫌的年龄。”江满笑着指指畅畅,“这么大的要不要”

“你说真的假的”姚大军媳妇笑道,“三嫂你要真敢把你家宝贝蛋送来,我们还真敢要,大不了我们专工一个人给你抱着。”

“你要这么说,我咋不敢送来”她抱着畅畅笑道,“畅畅听见没,咱明天就来上学,专工一个老师抱着你。”

闲聊说笑几句,也就到放学时间了。小陆杨坐在第一排,自从看见江满抱着畅畅进来,就兴奋地咧嘴挤眼做鬼脸,一听老师说放学了,弹力球一样跳起来,跑过来牵着江满的衣襟。

江满就给他头上扣了个草帽,抱着畅畅领着小陆杨,一路躲着树荫慢悠悠回家。

“婶子,你真要把畅畅送来上育红班啊”小家伙想了想,小脸上还挺认真,“婶子你是不是也要下田干活了可是小妹妹太小了,这里边小孩乱跑,一碰她就倒了。不过我会领着她,不让别人欺负她。”

“不送来,小妹妹才一岁,还不能上学。”江满安慰了一下爱操心的小家伙,笑着告诉他,“我就是领着小妹妹散步,顺道走到育红班门口,就来接你放学了。”

村里人没有“接孩子放学”的概念,自己村子里,农村孩子散养皮实哪还用接呀,所以小陆杨挺新鲜的,一路蹦蹦跳跳跟着江满回家。

经过肖秀玲家门口时,江满看了一眼,门开着,肖秀玲已经回来了,屋里好像又人说话,江满扫了一眼,脚步没停,领着小陆杨进了自己家。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