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101(2 / 2)

gu903();在途中的驿站可以换马的情况下,娄允一行虽然跑不出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一天跑三百里完全做得到。

黄汉屡屡有惊人之举,皇帝觉得他耐人寻味,嘱咐曹化淳和王承恩,只要得到跟黄游击有关的消息,无论大小都要及时回禀,怡春院那里也要派东厂番子去打探,争取能够发现建奴细作。

崇祯三年十一月初四,正是黄汉混穿大明满周年的日子,他经过遵化之时感慨万千,一个人背着一支马腿,腰里别着半截戚刀,穿着脏兮兮的棉甲在雪地里瑀瑀独行的黄汉如今又来了。

今非昔比,他在大安口集结的麾下兵强马壮,有骑士一千三百六十,其中有一半人都是经历过以少胜多的永平南伏击战。

有合格的步兵鸟铳手三百足,抬枪手二百四十,有步弓手四个总旗二百余人、长枪手、刀盾手各两个总旗二百多人。

还有少年学兵鸟铳手四个总旗,医官刘大寿、郭孝带领的医务兵一个总旗五十余人,自愿追随“红旗军”参加草原奇袭战有战斗技能的随军劳役足一千人。

“红旗军”集结的人数高达三千四百,除了留下四百射击成绩有待提高的鸟铳手,留下步弓手、长枪手、刀盾手各一个总旗由黄勇、杨坚、黄春生率领驻守“虎穴”城,这三千四百人马几乎已经是“红旗军”能够机动的全部打击力量。

因为连超过十四岁的少年学兵二百来人都带出来了,留在后方学习训练和在京师公干的五百多少年大多数是十二三岁稚气未脱的半大孩子。

集结在大安口的“红旗军”人数虽然不多,正经八百的战士更少,但是装备却是这个时代的王者。

“红旗军”骑士所有的伍长以上级官佐都装备了全钢胸甲的组合,大部分老战士也是如此,其余八百骑兵的盔甲也比建奴的装备只强不弱。

刀盾手和长枪手也有铁甲装备,步弓手和鸟铳手的伍长以上级官佐全部装备了铁甲,所有出战之人都有两套棉甲装备包括随军劳役。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红旗军”战士包括劳役都有厚实的棉甲两件穿在身上,这些棉甲都是体系内妇女精心缝制,质量好过建奴的制式棉甲,不仅仅结实具备防护力还相当保暖。

“红旗军”出击队伍还多了手套这个小小的装备,从今往后再也不会因为肉手忽然拿极度低温的铁器被黏掉一块皮肉。

这一千随军劳役确实是自愿追随,他们为此争取了多次,最后发展到成群结队在“红旗军”临时指挥部前跪求。

黄汉离开之时军事由憨子、宋鹏飞、杨大年、杨国恩、袁思明、王展鹏、张扬七人组建的领导团队共同决策。

美其名曰:七人团。

他们是主将黄汉不在之时决策大小事务的权力机构,七人共同决策,出现不同意见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这段时间,七人团率领“红旗军”不断拉练,人马不时出现在蓟镇长城的关隘,这样的举动确实迷惑了诸多大明文官武将也让建奴的细作见怪不怪。

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

老家主黄沂州知道要练就强军钱粮尤其重要,他现在常住开平,基本上不过问已经把总部迁徙到“虎穴”城的“红旗军”内政,因为他要照看儿子在开平投入的大量产业。

黄沂州知道黄家一飞冲天完全是儿子运作的结果,儿子有主见用兵从来都是只占便宜不吃亏,他不准备指手画脚过多干预“红旗军”内政。

他认为自己在开平镇驻防应该难遇战事,把麾下老兵大多数交给了儿子统一带领,自己在开平再次组织起了千把人重新训练。

黄沂州任用了如黄菊生、杨大成、黄月生、杨丰喜等等这些九里台的本乡人、任命几乎参加了“红旗军”每一场战斗的千户官杨汉威为副手,留下了十几个老兵为中下级官佐。

新组建的滦州守备营人员组成部分大多数来自于护矿的杂役、原来各家各户的护院武装、维护开平地界治安的类似于保安团的组织。

黄沂州训练这个千把人的队伍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朝廷点验,他们的战斗力真的在提高,应对山贼、流寇不成问题。

再给黄沂州一年时间,他的这支队伍战斗力排名应该在各路守备部队中首屈一指。

“红旗军”的军事行动都是一级机密,普通士卒都无法事先得知,随军劳役更加不可能知道。

但是“红旗军”上上下下都知道家主预备出关报复鞑子和建奴,夺回一部分被掳掠去的大明人口。

随军劳役虽然不知道“红旗军”是准备出山海关经辽西走廊去辽东跟建奴较量,还是出龙井关、大安口等等长城关隘去打蒙古鞑子,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看到了希望。

因为这些人都有嫡系亲人被后金军裹挟至今生死不明,一部分人甚至于只有自己孤苦伶仃留在“红旗军”中挨日子。

这些苦大仇深的汉子们之所以死心塌地追随“红旗军”,就是因为这是一支敢跟后金军硬碰硬的强军。

他们期盼着有朝一日成为“红旗军”战士杀奔辽东,期盼着能和自己魂牵梦绕的亲人再团聚。

虽然看似很渺茫,但是人们都没有放弃希望。

随军劳役知道了确切消息,“红旗军”出击行动即将进行,目标是出关杀建奴、鞑子抢回人口。

他们不管“红旗军”去打哪里,都哭着喊着要跟着,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有可能在哪里,究竟是在辽东还是在茫茫大草原谁能够说得准

不可能把随军劳役都带上,憨子、宋鹏飞他们从最少参加集训了半年的两千余人中精选了身体强壮或者武力值高的一千人推着五百辆独轮车跟随队伍出发,配发给了他们两件棉甲御寒增加防护力。

这些人原本不会武艺的都统一训练过几个月白蜡杆长枪突刺,有武艺的可以除了装备白蜡杆长枪外带上他们习惯使用的武器,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只要能够提升战斗力就无伤大雅。

现在这一千劳役都满脸兴奋,仿佛出关后打了建奴或者鞑子就能够见到他们失散的亲人了,其实这样的几率有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甚至于只有千分之一。

劳役们大多数都知道这个比例,可是谁也不愿意说破,他们在谈论自己手中有长枪,身上有两层棉甲,再跟建奴、鞑子遭遇永远不会丢下亲人钻山沟入密林奔逃,他们一定要结阵齐心协力把敌人扎穿。

一千劳役互相鼓励,互相提醒宁死也不能转身逃跑,要结阵挺着长枪去把鞑子、建奴干掉,只有打败敌人才能够得到夺回亲人的机会。

连随军劳役都战役盎然,“红旗军”战士更加无需多言,二百多十四五岁的少年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个嗷嗷叫着要实验手中天天操练的鸟铳。

十一月初四一大早主将黄汉如约而至,在大安口关城集结的“红旗军”三千四百好汉欢呼雷动。

跟随而来的刘之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亲眼见到“红旗军”中居然有几百孩子,黄汉连这些人都用上了应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