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310(1 / 2)

d有的阁臣都附议,接下来朝臣简直是众口一词,他们都要求皇帝下旨让所有的明军发动反击收复失地解救被裹挟的军民。

皇帝从善如流,下旨命令杨嗣昌、刘之伦、卢象升、洪承畴、陈必谦等等伺机出击。

反击已成定论,群臣转换议题讨论郑之惠亲自送来的征虏大将军奏疏,主要内容有两点。

第一要求皇帝下旨督促宣大总督杨嗣昌加强宣大边墙的封堵,命令三边总制洪承畴严防死守延绥镇关隘边墙,防止狗急跳墙的清军突破防区逃之夭夭。

第二条就有些棘手,征虏大将军初步估计嗷嗷待哺的难民将要达到三五百万之多。

要求朝廷尽快筹集救济粮,组织官吏准备种子、牲口和农具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否则打退清军后山西爆发的大饥荒将要面临易子而食的惨景。

大明家大业大事情多,消弭兵灾之后又得应对天灾和粮荒,还好守住了京畿之地,从上交的本色中能够挤出五六十万石粮食支援山西,可是面对数百万饥民无疑是杯水车薪啊

这一刻崇祯又开始头大如斗,心里无比烦躁。他向群臣问计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粮食问题可是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有良策。

谁知不知趣的刘宗周又出班奏对,大谈皇帝躬亲庶务之非,必须自去其聪明,慎独用贤,昭世教以正人心,崇儒重道,始可救衰亡于万一。

暴怒的崇祯忍无可忍,当场把刘宗周贬谪为庶人赶回老家去了。

千百万饥民嗷嗷待哺之时,刘宗周没有良策,大谈什么道义、君子能当饭吃吗被罢官还乡也是活该这种人根本不是做官的料。

见群臣无计可施,皇帝开口要求文官武将捐献钱粮助山陕、河南灾民渡过危机。

温体仁、郑国昌、何如宠、程国祥、贺逢圣等等大员带头认捐,温体仁家不太富裕咬咬牙认捐八百两银子,郑国昌财大气粗当场答应给一万两。

最后户部尚书程国祥带着十几个户部官员汇总,皇帝向群臣化缘一共将要获得三十余万两银子,崇祯挤出内帑十几万两凑足五十万,这些钱专款专用,将要用于在江南购买粮食。

刘之伦、卢象升已经在出击之中,皇帝有没有再次下达全军伺机反击的圣旨根本不重要,他们在积极布置截杀建奴后队。

杨嗣昌接到圣旨后就觉得如芒在背,他一到任宣大就是烽火连天,根本没有时间整顿人马修建边墙构建防御体系,如今的防区仅仅是坚守几座城池而已。

宣大防区的长城接近一千里,建奴可以攻击的关隘几十处,无论怎么布置也吃不消几万建奴攻击一点,杨嗣昌心知肚明。

他依旧采取坚守城池的方略按兵不动,至于清军是不是来宣大防区破口出关只能全看天意。

内地明军被抽调导致流寇压力大减,又由于缺席了天敌孙传庭导致高迎祥这个大盟主还健在,高迎祥部积攒的铁甲骑兵达到了七八千。

跟官军打了好几年,大浪淘沙,流寇的战斗力直线上升,去年干掉了曹文诏和一两千曾经的关宁铁骑后,流寇的自信心完全不一样了。

流寇或进或退在商洛山中跟曹变蛟、吴自勉、左光先三个总兵官和十几位参将、游击、都司率领的明军捉迷藏,把几万明军硬生生拖瘦了、拖垮了,拖得怨声载道

没多久善于流窜的高迎祥、李自成、老回回等等大头领就成功摆脱明军形成的包围圈再次突入陕西,他们率领人马又杀到了西安附近。

有传闻高迎祥意图拿下西安自立为秦王,为此西安守军高度紧张,黄维正和韩志宽麾下的人马是守卫西安的主力,兵马合计都不超过五千。

这还是得到了“红旗大粮行”和“四方钱庄”接济的结果。

西安是天灾、兵灾的重灾区,流寇跟官军反复拉锯,幸存的老百姓根本无法完成生产自救,粮食都是天价,兵丁们即便拿到足饷都难以养家糊口,从贼参与打家劫舍者多不胜数。

西安坚城里有不少“红旗军”产业,又有两位跟征虏大将军渊源深厚的将领黄维正和韩志宽,协防这座城池是陕西军情处的重要任务。

黄、韩二将的麾下中有不少官佐、兵丁被发展为旗卫,这不足五千人马由于能够在“红旗大粮行”买到定量限价粮,故而没有饿肚子。

一百几十基层武官和好兵是旗卫或者是旗卫考察对象,这不足五千人马的精神面貌跟内地明军截然不同,训练时也不是装装样子,完全动真格,战斗力不成问题。

洪承畴担心流寇真夺取西安俘获或者打死大明秦王,不敢怠慢,紧急命令曹变蛟、左光先等等率领人马赶去西安驱赶流寇。

调吴自勉、尤世威等等将领率领人马赶往延绥镇于贺人龙等等将领的人马合兵一处,这几万明军争取封堵东路的神木、孤山、清水诸营堡,中路的榆林、鱼河、清平等堡。

第六百八十七章:大决战

这段时间“红旗军”连战连捷的消息通过大明邸报、“红旗日报”传遍山陕以及全国各地。

“红旗军”发行的报纸“红旗日报”内容更加丰富户,不少军中的知识青年积极投稿,他们把亲身经历的战事写得活灵活现。

黄汉没想着靠卖报纸赚取利润,一份八版面的“红旗日报”只买十文钱,也就是一个铜板,不是聂耳卖报歌歌词中“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那么贵。

一份报纸十文钱仅仅够纸张和印刷、流通的成本而已,连稿费和人工都赚不回来,因此八版面报纸中夹杂了足有一个半版面的广告。

现在广告业务还没有赚到钱,都是为“红旗军”体系产品做宣传,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大明商贾就会见到“红旗日报”大卖,就会感觉到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带来的好处。

到了广告意识深入人心之时,“红旗日报”就不可能需要补贴才能够不停版。

不少酒楼茶肆的说书人多了一项内容,读报,读“红旗日报”,由于报纸内容丰富具备时代感,听众越来越多,报纸的发行量与日俱增。

徐妙茹在替夫君整理文件之时无意中发现了前两年黄汉根据记忆重新编写后写成的书稿射雕英雄传,小姑娘读后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为了能够适合大明的时代背景,黄汉更加突出了主角忠于国家、忠于名族,加大笔墨描写了异名族占领、殖民汉人花花世界给汉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

徐妙茹请示后得到黄汉允许后,在崇祯九年十一月底向“红旗日报”发稿连载长篇武侠小说,吸引了几万几十万的读者,使得一时间京师一报难求。

新小说的写作风格影响了一代人,太多仕子、举子、甚至于士大夫开始厌恶八股文的之乎者也和格式化,更加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叙事风格渐渐地开始蔚然成风。

酒楼茶肆的读报人不仅仅把连载的武侠小说讲出了评书标准,也把“红旗军”大捷的新闻讲得天花乱坠。

大明将领何其多也,太多人眼红“红旗军”一枝独秀,贺人龙、尤世威、尤世禄、吴自勉、侯世禄等等都得知清军出现了颓势,奴酋生死不知,此正是痛打落水狗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