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怠战,不是我白杆兵的一贯作风,这一次不执行命令,以后朝廷该怎么看马家、秦家”
顾准道:“征虏大将军已经在春天收复汉城,他没有紧接着出兵争夺平壤,而是进行屯田后在平壤方面将要秋收之时发动进攻。
一个很简单的戒急用忍,使得'红旗军'用不着千里运粮就能够在'汉江省'发动大战安置俘虏。
如此成功的例子我们为何不效仿,为何非得使得自己的麾下陷入苦战才能够表现出一个将领的忠勇
朝廷的看法能当饭吃能够让枉死的袍泽活过来放心吧,只要白杆兵兵强马壮人数众多,朝廷就没有看法,还会竭力给予粮饷封官许愿。”
马祥麟听了这些话,觉得不舒服,他从来没有想过拥兵自重胁迫朝廷,此时反问道:
“顾将军,你口口声声为了上百万川民着想,故而竭力留下白杆兵。
可是陕西的老百姓怎么办难道他们就不是人,朝廷大军就应该不闻不问任凭他们被流寇、建奴轮番祸害”
这话具有杀伤力,白杆兵诸将都瞪大眼睛等待顾准辩驳。
顾准道:“因为我们的力量不足以兼济天下故而量力而行,建奴为什么杀入陕西目的就是缓解辽东承受的压力。
征虏大将军已经全取朝鲜建立大明'汉江省',接下来就会剑指辽东。建奴为了避免亡国灭种的命运无所不用其极。
建奴先是使用离间计准备向征虏大将军称臣,妄图诱惑征虏大将军为了得到大明江山跟他们联合。
而我的恩师意志坚定,不受任何干扰,按部就班完成五年平辽计划。
建奴没辙,肯定是想到了来陕西联合流寇故而打入延绥镇,此时我们应该放弃已经被打烂的陕西坚守四川保护川民,以时间换空间。
所以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因为我们不着急,建奴做不到调动'红旗军'进入陕西鏖战,他们的计划就会落空。
我们守稳四川,'红旗军'山西军团守稳山西,京营将士们守稳内长城和黄河防线,建奴和流寇在陕西就闹不下去。
因为那里千里无粮,他们抢劫不到粮食如何能够支撑数十万大军和他们的家属”
马祥麟反问道:“白杆兵承诺北上追击流寇杀奔陕西,又没让'红旗军'出手。哪里会影响你们的计划”
顾准道:“非也非也,'红旗军'白杆兵同气连枝,你们执意要去陕西送死我也只能带着麾下陪着。
当我们都被困住陷入险地之时,'红旗军'不得不被动增援陕西,接下来就得出动平辽的人马,建奴的计划也就成功了。
这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在几乎绝粮的陕西鏖战,仅仅是解决军粮就不知道需要动用多少人力,漫长几千里的运粮路途上也不知要损耗多少救命粮
真发展成那样,你我包括征西将军都罪莫大焉”
原来白杆兵执意要去,顾准只能率领五千麾下被动追随,不是他认不清形势,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的仅仅是对白杆兵的一番情意。
没有人不知好歹,听出来话音后,马祥麟和白杆兵诸将都有些感动,他们沉默了,很明显已经被顾准说服。
可是母亲的暴脾气和固执众所周知,如何劝阻她循序渐进成为了大难题。
马祥麟道:“顾将军有真知灼见,本官被你说服了,可是母亲是征西将军,他才是川军的总指挥,必须说服她才行。”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游击将军马祥和开口了,他道:
“诸位将军,末将曾经在侯家庄被流寇重重包围,那时简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末将和张凤仪将军都灰心了,准备以死报国。
那是'红旗军'快马加鞭疾驰千里杀到侯家庄救下了我们。打那以后,末将就一直想着报答。
然这些年咱们白杆兵还一直在欠征虏大将军的恩情,诸位将军想想,白杆兵跟着红旗军打仗哪一次吃亏了”
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计
秦拱明乃是副将,秦家还有都督签事的世荫,乃是大明的军事贵族,做事、说话喜欢直来直去。
见马祥和跑题了,不耐烦道:“马将军,别绕弯子,有话直说,顾准将军也是自己人。”
马祥和道:“末将的意思是征虏大将军值得信耐,我白杆兵应该以他马首是瞻,如果征西将军一意孤行,咱们坚决不执行,法不责众,真发展成那个样子,征西将军也只能选择妥协。”
哟这话值得商榷秦拱明、秦翼明、秦祚明等等不敢附议,一起瞧向表兄弟马祥麟。
公然聚众抗拒母亲的军令,马祥麟还真的做不出,他一脸为难。
马祥麟的样子落入顾准眼中,他笑了,道:“马将军是个大孝子,咱们怎么能胁迫他做出不孝之事,本官有个计划,一定不会让大家为难,诸位附耳过来。”
顾准跟几个白杆兵主要将领一番耳语后,几人都连呼妙计。
第二天,忠君爱国得近似于狂热的秦良玉一意孤行,根本不管顾准的忠告下令开拔,白杆兵往北走了三里就被漫山遍野的饥民堵住了去路。
一群耄耋老者颤巍巍来到秦良玉马前跪下了,唬得秦良玉赶紧滚鞍下马前去搀扶,然而这些长者都不肯起来。
一位瞧上去有功名的老族长用嘶哑的声音道:“秦将军,您不能抛下我们啊家家户户的粮食都被流寇抢了,被烧毁的家园不计其数。
眼看着天越来越冷,上百万人将要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啊您要是不管,族中那些青壮年怎么肯饿死他们十有八九会从贼变成流寇。”
这就是顾准的计策,连夜发出通知让老百姓强留白杆兵。
此时流寇刚退,正是人心惶惶之时,成都周边四乡八壤的老百姓确实如同惊弓之鸟,他们得知“红旗军”、白杆兵来了安心不少。
族老、里长等等被前去联络的人稍微蛊惑,得知大军要开拔,立刻意识到将要大难临头,纷纷号召乡亲们一定要留下秦良玉和她的人马。
这一招果然凑效,秦良玉没法驱赶老百姓执意上路,只能安慰川中父老。
她跟带头的长者商量道:“父老乡亲们,本官为国杀敌奉旨追击、歼灭流寇,不是抛弃大家而去,乡亲们堵住了大军的道路会导致流寇逃之夭夭误了战机。”
几位老者哭诉道:“秦将军,白杆兵、红旗军是我们的依仗,是父老乡亲活下去的指望,有你们在身边,我们即便忍饥挨饿都觉得安心。
你们要是走了,仅仅靠乡约、族规,我们根本约束不了族中的年轻人。
那些原本老实本分的后生都有可能为了一口吃食铤而走险,如果族中年轻人演变成了杀人放火的反贼,我们这些糟老头子即便死了也没脸进祖宗祠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