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可笑神话。在史书里写出刘邦老娘跟龙交配的谎言者,难道不无耻吗
无耻没关系,只要有利于统治阶级就行。
黄汉现在就是不折不扣的统治者,能够造神让更多升斗小民盲从善莫大焉
将要发动灭亡满清的国战,统一思想尤其重要,不把建奴的罪恶广泛宣传,暴露出满清灭亡大明的野心,怎么能够彰显黄汉的丰功伟业
黄汉坦然道:“阮大人免礼,本王看了你创作的戏剧,很精彩。但是能够接纳的观众人数太少会直接影响宣传效果,你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阮大铖道:“王爷,臣一直在为此事谋划,现在已经以备用演员为主体组建了第二套班底且排演了七八天,再有个三五日完全能够登台,下个月剧组就能够同时在两地演出。”
“还不够,如此好戏要让更多人看到,最好尽快组建最少十套班底,但是要保证质量不能相差太多。在能够容纳八百观众的不夜城大剧院上演之时,必须是最强阵容。”
阮大铖犹豫片刻,小心翼翼道:“王爷,组建班底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找到形象、演技俱佳的男女主角,急于求成难以保证质量。”
黄汉这时条件反射般想到了秦淮八艳,此时的柳如是应该正当妙龄还没有嫁给钱谦益做妾,如果用一部正能量想戏剧去吸引她加盟“红旗军”宣传队管理的剧组,十有八九能够成功。
历史上的河东君一腔热血,肯殉国自杀,被世人称为“风骨嶒峻柳如是”就可见一斑。
如此才貌俱佳又有一身正气的奇女子,应该成为剧组的腕儿,成为万人瞩目的巨星,万万莫要让钱谦益这头猪给拱了。
黄汉指点道:“江南艺伎何其多也,有才有貌者不在少数,你可以花银子雇佣,如果哪一家的鸨儿不放人,直接动用旗卫或者当地官府施压。
本王虽然远在辽东,也得知不少江南名妓的名声,如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杨宛、王微等等。
据传这些都是才貌俱佳的艺伎、优伶,阮大人完全可以把她们纳入剧组,为新戏增色啊”
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艳
其实黄汉在这一世根本没听说过这些女子,而是把后世几个版本的“秦淮八艳”的名字一股脑说了出来。
他不知道真实世界里是不是有秦淮八艳曾经存在过,也不知道马湘兰其实已经在几十年前就死了,还有几个此时年纪太小根本没出道。
更加不知道陈圆圆已经不在苏州,而是被田弘遇带到京师府邸里调教,准备作为大礼献给“汉江郡王”。
秦淮名妓杨宛、王微虽然有才有貌,但是从来没有被纳入秦淮八艳,这俩人是茅元仪的两个爱妾。
茅元仪曾经在辽东追随孙承宗在军中做赞画将军,有著作武备志、督师纪略等等传世,崇祯十二年酗酒过量猝死。
阮大铖流汗了,他在江南混迹多年,由于有才、多金拥有士大夫光环,在青楼颇有名气。
“汉江郡王”说出的这些江南名妓他倒是认识几个,已经成名的柳如是、顾横波他甚至见过几面。
金陵媚香楼主李贞丽的养女李香君才豆蔻年华之时阮大铖就见过几次。
可这些都是江南院子里炙手可热的红牌,有的甚至于是一个人撑起一家青楼,雇佣她们可不是仨瓜俩枣能够拿得出手,这得增加多少开销
况且这些红官人的背后大多数有世家大族的富家子撑腰,有在职官员、有实权在手的勋贵给予关照的也不在少数,处理不好会惹得一身骚啊
阮大铖流汗了,结结巴巴道:“这,这如此一来需要靡费不少经费。有可能还有得罪不少官宦权贵,臣恐怕”
黄汉摆摆手道:“放心吧,红旗军宣传费不少,你尽管用,女主角一定要挑出类拔萃的,要让观众觉得我见犹怜,才能够达到同仇敌忾的效果。”
又对黄四方道:“四方,你安排下去,胆敢阻挠红旗军剧组选拔演员者不惜动用一切力量予以打击。
本王听说原户部尚书侯恂家的那个叫做侯方域的小子一直在纠缠一个叫做李香君的红牌,那小子是个人渣。”
桃花扇的故事,不少后世之人都知道,黄汉也不知现实中有没有这一出,反正能够判断侯恂不是个东西,他的儿子侯方域是个败类,早日搞掉侯家没什么不妥。
黄汉看故事书仅仅是为了消遣而已,只大概知道有怎么回事,哪里会记得清发生的时间
此时的侯方域根本不认识李香君,哪有纠缠一说
崇祯十二年的秋天,名闻遐迩的“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才会邂逅正当十六岁花季妙龄的李香君,在桃花扇这个故事里,阮大铖是个十足的大反派。
如今的阮大铖将要以正面形象出现,把涉世未深的小才女李香君率先一部纳入正能量的剧组,让她能够为宣传事业做出贡献。
黄四方一贯坚决执行黄汉的命令,从来不问为什么,他立刻立正敬礼道:“王爷放心,侯方域肯定没几天活头了。”
黄汉见黄四方如此暴戾,道:“用不着要他的狗命,想办法让此人名声顶风臭三里即可。对付其他人也莫要用极端手段,采取全家流放海南岛的办法貌似不错。”
黄四方道:“属下遵命”
后来侯方域名声就真的臭不可闻,整个士林唯恐避之不及。
无他,侯方域不但跟七八个男优伶搞基被十几个南京国子监的秀才们撞个正着,还去最低档的暗门子风月染上了花柳病,长了一身烂疮。
这不奇怪,所谓的“复社四公子”又不是什么官员,徒有虚名而已跟考不上好大学,怨天尤人骂教育制度缺失没什么两样。
应社、复社的创始人张溥、张采如今都在“汉江省”孜孜不倦地工作,他们为了考绩全优获得提拔尽心尽力,活得充实,早就不掺和骂政府这样的无聊之事。
复社中不少党羽为了前程不肯空谈误国选择进入“红旗军”体系工作,这个文人团体的号召力大打折扣。
“复社四公子”中的方以智、冒辟疆这俩人屡试不第,连举人功名都混不到,对大明科举制度失望透顶。
这其实不怪大明科考不公平,而是这二位是杂家,学得太杂,无法心无旁骛读圣贤书,故而过不了八股取士制度的门槛成为士大夫。
他们发现“汉江省”选拔官员重实干轻士大夫身份后,参与了选拔,如今已经在“汉城”就职一年多。
在“红旗军”体系工作,知识面广故而通不过八股取士反而成为了优势,他俩能够做实事感觉如鱼得水,算得上仕途一帆风顺。
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读新学,由最初的从九品做到了正八品,再能够升职就会成为县太爷治理一个下县。
方以智、冒辟疆年纪不大,对未来充满希望,已经爱上了“红旗军”体系、渴望能够治理一方。
他俩每每想起在金陵之时放嘴炮抨击时政,博得“复社四公子”的虚名,于国于民没有半分用处,空耗光阴而已,都觉得羞愧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