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三十分(1 / 2)

秦敛趴在桌上,侧过头小心地观察袁绦。她还是那样,淡淡的,波澜不惊的,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要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也许就被她蒙混过去了。

这下秦敛终于确定,袁绦这阵子的不对劲,并不是自己的错觉。

她又想到刚才听见的对话。

在那一刻之前,秦敛知道袁绦这次只考了六百七十多,但在她的印象里,六百七十跟七百并没有什么分别,总之考得非常好就对了。至于二者之间那微小的差距,是可以四舍五入、忽略不计的。

那已经不是她能够进入的领域。

所以也丝毫没有意识到,三十分的差距,对袁绦而言意味着什么。

虽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一个人的成绩不可能永远都在进步,有所波动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到了袁绦这个高度,她不可能次次都考七百分吧?六百七八十,完全不能说是退步。

但很显然,这只是她以为。

袁绦自己也好,袁家的长辈们也好,似乎都觉得这是必须要严阵以待的大事。

但秦敛最不能接受、却又不得不承认的,还是袁校长的说法:袁绦是因为她,才会出现这种成绩上的波动。

她心里很清楚,袁绦最近的不在状态,根源确实是自己。袁绦没有撒谎,影响她成绩的确实不是给秦敛补课,而是一些别的东西。可究竟是什么,究竟该怎么办,她却半点头绪都没有。

“总看着我做什么?”就在她拧眉思索时,袁绦头也不抬地问。

秦敛一惊,立刻心虚地收回视线。

她想了想,拿出手机戳了自己的情感导师秦二凤同志。

学渣的脑回路是如此惊人的一致,秦二凤听她讲完整件事,关注的第一点却是:考了六百七算什么退步?

“对袁绦来说算吧。”秦敛闷闷地回复,“而且,就算以前不算,现在也算了。”

袁绦跟她在一起,这件事家长们暂时没管,但秦敛觉得这本来就已经是一种不赞同的态度,只是没有强硬地要求他们分开而已。

可能是因为家长们够开明,愿意给她们时间去尝试那条在他们看来“错误”的道路,也可能是她们现在上高二,算是比较关键的时期,为免影响成绩,所以才暂时引而不发。

她自己就不说了,成绩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所以袁绦的成绩在这个时候下滑,就是一件非常挑战家长敏感神经的事了。

就算以前他们允许袁绦的成绩这样波动,现在也会更严格地要求她。

袁绦自己呢?

她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对自己要求本来就很高,也许不用长辈们开口,她就已经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何况还被叫到办公室去训了话。

“这些大人可真讨厌,他们自己当年有这么用心学习过吗?”秦二凤感慨了一句。

“这个吧……还真有。”

说起这一点来,秦敛也不能不服气。

话说当年,袁校长可以算是最早的那一批下乡知青。在乡下蹉跎了十来年的青春,连他们自己都对回城绝望,所以就顺势在当地成了家。

77年恢复高考时,他已经二十六七岁。和那些才刚刚下乡的小年轻们不同,曾经学过的东西,早就在不间断的劳作之中忘记得差不多了,岁月将他打磨得满面风霜,看上去跟当地老乡没有任何分别。

而且他已经结婚生子,有了在大多数人看来还算美满的家庭。

只有心里的那一点血还是热的,不甘心一生就这样埋没在那个小山村里。

所以知道消息之后,其他同期的知青们还在犹豫,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高考回城。他跟人借了书,自己手抄下来,然后开始日以继夜的复习。

但是当时的家庭是不支持他的。因为那时有不少为了回城闹离婚的,直接撇下妻儿老小自己偷跑的……所以他们笃定地认为,他回到城里之后,肯定也会抛弃妻儿。

他们烧了他的复习资料,故意让孩子感冒发烧让他分心,给他安排最苦最累的活儿让他没有精力复习……可以说是什么招数都用上了。最后,上考场的那天,他们收走了所有现金纸笔和粮食,全家人一起,冷漠地看着他就这样两袖空空地走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