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头有了之后,各位老夫人就请元嘉长公主选人。原则上是不能选自己的孙女的,但元嘉长公主并没有孙女,所以在场的所有女孩子都有机会被选中。
这边说话那边是可以听见的,这群女孩子见她们开始挑人了,俱都屏息凝神,不管是怎样性格的女孩子,都会希望自己能在众人之上。
元嘉长公主故意眯缝着眼睛看过来又看过去,忽而眼睛一亮,问道:“那是谁家的闺女啊?看着乖巧极了。”
她指的正是一身简装,略施脂粉的黛玉。她坐在绣墩上,正痴痴地看着水中飘零的桃花瓣。
“这是老身的外孙女。”贾母笑着说道。
“哦,就是你那敏丫头的女儿吧?怪道看上去自有一派风流袅娜之气,原来是敏丫头和探花郎的孩子!”
贾敏出嫁前也是颇有才名的,林如海更是那时京城闺中女儿无人不知的俊秀探花郎,这两人的孩子看上去就是个灵巧聪慧的。
元嘉长公主听罢,于是说道:“那我就选这林丫头吧,我选好了,你们可以选了。”
这边的女孩儿听见了,都暗暗把目光投向黛玉,有些不认识她的,这会也被她吸引了视线,心里暗暗赞叹这人的样貌实在是不错。
等其他老夫人俱都选了合眼缘的女孩儿,然后就开始试才了。
丫鬟们将第一个茶盏放进去,很快,茶盏就随着溪水慢慢往下漂。
当茶盏漂到一个女孩身边时就停下了,她捞起茶盏,揭开一看,发现杯盖上刻了一个“烟”字。
这女子思索了片刻之后说道:“一池春水绿如烟。”
说完,将茶盏又放了下去。
茶盏顺水而下,很快又漂到了另一个女孩儿的身前,她捞过茶盏,不假思索地说道:“江水落晖笼寒烟。”
后面又有什么“塞外寒梅寂寞烟”,什么“薄纱如雾亦如烟”之类的。
这些老太太年轻时也是十分风雅的,这会子听了这些年轻姑娘们的诗,俱都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只不过没有让她们特别满意的。
杯盏很快就到了薛宝钗的手里,她将自己早就想好的诗句缓缓道出:“湿翠湖山收晚烟。”
“这个好!”有一位老夫人说道,其他人也露出赞许的目光。
薛宝钗心里喜悦,面上却还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让这些夫人对她好感更甚。
杯子慢慢向下漂去,史湘云伸手一探,诗句便已出口:“花气蒸浓古鼎烟。”
“这句也好!”
茶盏再次顺水漂下,终于漂到了黛玉面前,她伸出手捞过杯子,刚想把已经想好的那句念出来,就见一位女子从对面走来。
微微和风吹着那位女子,她身上的衣摆也随着风慢慢飘动,头上插着的步摇花钗,身上环佩叮当,看上去十分美貌动人。
“浮动花钗影鬓烟。”
黛玉这一句可谓是应情应景,那女子听了,也是掩唇一笑:“我来的巧了,这是哪家的妹妹,嘴巴竟这般甜?”
元嘉长公主看着她,伸手让她过去:“这是贾府的林丫头。对了,你怎么来的这么晚?”
“姑母有所不知,还不是我家爷,临出门前还拉着我一起看戏!”说话的是北静王妃,因着北静王和东安郡王的关系,两家的女眷关系也是不错的,更何况元嘉长公主地位尊崇,只是特别低调。
“你们这两个猴儿啊!”元嘉长公主笑骂道,下人早有眼色,将她的位子安排在了长公主旁边。
一轮过后,众人对那些姑娘们的文采心里已经有了底。最为出彩的,还是荣国府出来的
三位姑娘。
这里面倒也有些原因,其他夫人或老夫人带来的女孩儿一般都是家中嫡次女或是庶女,她们也想和东安郡王府结亲,但明显她们不认为需要把金尊玉贵,锦衣玉食,花了很大力量培养的嫡长女嫁过来。
她们不是特别受家族重视,资源也不是倾向她们的,怎么可能比得上钗黛云三人的诗才呢?
又是一轮茶盏投放下来,这次却是“月”韵。
宝钗说:“雾柳暗时云度月。”
湘云道:“霞衣轻举疑奔月。”
黛玉不假思索:“淡淡著烟浓著月。”
……
几轮下来,有些姑娘实在是想不出来了,便离开绣墩,坐到长辈身边,意为认输。
又几轮下来,场中此时只剩钗黛二人,前头一个“歌”韵,史湘云一时没答上来,举着茶盏有些不好意思,便离席而去了。
这次茶盏漂下来,上面却是一个“魂”字。
这时,那北静王妃突又站了起来,说道:“哎呀,险些忘了,我还带了两盆上好的白海棠过来与大家共赏呢!”
她一拍手,下人果然端来两盆白海棠,此花美丽娇艳,倾倒众生,大家都对它赞不绝口。
北静王妃让宝钗和黛玉也过来,然后对她们说道:“两位妹妹都是饱学之士,才情不俗,只说那一两句实在是太可惜了,不如你们二人以这白海棠做一首诗,就用刚刚的韵怎么样?”
gu903();元嘉长公主笑道:“刚刚添彩头时你不来,现在出题却是极快的。我问你,你让人家姑娘作诗,彩头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