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1 / 2)

田蓝却完全不当回事。

上个世界里,知青们开荒时碰到的情况有时比这还糟糕,什么都没有。他们不照样在芦苇荡子,在茅草丛中建设起新家园。

现在,这么多人在这里,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她立刻指挥众人:“不要耽误时间,趁着天亮赶紧割芦苇,做好了芦苇窝,先凑合一晚上才是真的。山上有竹子有树,水边有芦苇,泥巴也是现成的,再不济还可以上山住在洞里。我就不信,这里会比日本鬼子的刺刀更可怕?”

众人一想,感觉的确有道理。趁着天亮干活,不然等到晚上太阳一落山,那才真是够呛呢。

龚丽娜等人收拾好村里的土地庙,勉强放下伤员。

她们一扭头,突然间意识到一件事:“陈长官他们呢?”

大家一道出的县城,怎么进村后好像就没见到他们的身影?

田蓝煞有介事:“县城里这么多人,要安置在好几个村子里呢。哪边都需要人维持秩序。”

龚丽娜等人听了觉得有道理。

卢老太爷问她们的时候,她们也是这样作答的,还积极建议对方:“你要有什么事,跟我们田蓝说也是一样的,她也做根据地的主。”

卢老太爷赶紧道谢,直接找上了正指挥人搭芦苇房的田蓝,忧心重重道:“如果日本鬼子在县城扑了空,他们会不会掉头再进行大扫荡啊?这群人丧尽天伦,简直禽兽不如,我担心他们会狠狠地报复。”

田蓝点头:“肯定会扫荡的,日本人不是能吃亏的性子。所以,这件事还是要老太爷您多帮忙。”

卢老太爷立刻打起精神,主动表示:“如若能有老朽可以效劳的地方,老朽必当全力以赴!”

田蓝老实不客气,连客套都不跟人讲,直奔主题:“日本人肯定会报复,所以我们必须得齐心协力。我们这边算是丘陵地带,日本鬼子大部队扫荡的可能性比较小,最常见的方式还是三五成群,然后带上一堆汉奸开路,到各个村庄扫荡。这伙人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看未必。各个村庄械斗的时候,派出的人手都要比他们厉害。既然大家不怕宗族之间的械斗,为什么要怕日本鬼子?害怕报复吗?宗族械斗的时候,人家就不报复?”

这话一说,似乎有那么些道理。起码卢老太爷没开口反驳。

田蓝认真道:“所以,我们就一个字,打!往死里打!起码打到日本鬼子不敢三五个人就往村里钻。他们是有枪,但是两杆枪能够打死多少人?况且各个村里就不能自己有枪吗?没枪刀也行啊。只要有人冲上去,挡住了最初的攻势,后面大家伙儿就能一起上,打死一个是一个。你当日本鬼子不怕吗?他们照样怕死,他们碰到强敌的时候也会逃命。他们在一个村子吃了亏,可以报复一个村庄。他们在所有的村里都吃了亏,他们要报复哪一个?真把大部队开过来,将全县的村庄全都碾平了吗?不可能。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占领全中国,为了一个小小的县城,打乱他们三个月□□的进攻计划,他们也不愿意。如此一来,最终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他们会龟缩在城里,尽可能减少下乡的机会。这么来的话,老百姓也就不容易受到骚扰了。相反的,时机恰当的时候,我们还能反攻,把他们彻底赶出去,让他们连城里都呆不住!”

卢老太爷一直在聆听,周围的群众也竖起了耳朵。有人面面相觑,有人窃窃私语。还有人大着胆子道:“这谁家没老小啊?让我冲上去我是不怕,可我死了,我这一家老小吃什么喝什么。”

田蓝眉毛一挑,大声道:“村里替你们养!如果你担心村里不好好待你们的孩子,我打这个包票,我们来养!”

百姓们偷偷看游击队员,好些人在心中摇了摇头。

瞧瞧这些兵爷,看着比他们老百姓都穷,衣服上还打着补丁呢。这种天寒地冻的时节,他们脚上穿的居然还是草鞋,虽然裹了芦花塞了鸡毛,但跟正经的棉鞋相比,他的可不止一个档次了。

卢家人也在心中叹气,难怪这些人连日本鬼子尸体的衣服都不肯放过。太穷了。要怎么养孩子呀?他们养活自己都不容易吧。

卢老太爷当场表态:“这个主我做了,各个村子如果没有能力奉养英雄们的家小,我们卢家来养。我保证,所有孩子将和卢家子弟一样的待遇。该上学上学,如果无法升学,将来也安排学门手艺,去我们卢家的铺子里做工。”

话说到这份上,不少人都反响热烈。还有些大姑娘小伙子主动找上游击队员,要求加入到打鬼子的队伍中。

他们的爹妈反应过来,吓得赶紧拽人回头。开什么玩笑哦,枪子不长眼睛的。打仗这种事,躲来不及呢。

被拽住的小伙子急得大喊大叫:“我们不打鬼子,我们就要被鬼子杀光了。”

他妈又慌又怕,眼泪都往底下掉:“不是有当兵的打吗?你可是妈的命根子,我们家三代单传,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妈我也活不下去了。”

龚丽娜听了这话不痛快:“这话说的,我们当兵的都是属猫的,九条命吗?你儿子是家里的三代单传,我还是我爹妈的掌上明猪呢。我不照样上阵打鬼子?三代单传好金贵呀,日本鬼子认你是三代单传,枪都给你挪开,千万可不能打到你!”

小伙子的脸涨得通红,拼命扯被他妈拽住的袖子。结果头发花白的女人手劲奇大,居然死活不撒手。好男不当兵。好好的人干什么不好,非得当这个兵?

田蓝也不劝她,更不帮小伙子说话。都这么大的人了,自己要是决定不了自己的人生,真上了战场也是麻烦。

她不管这事,自然还有其他事要管。

大家放下行李,一边搭芦苇窝,一边就关心将来的田地问题:“这些田到底要怎么分?”

田蓝不假思索:“按人头分。全家老小,不分男女,几口人就分几份地。全村的田都进行测量,然后平均分。”

旁边立刻有人反对:“这叫什么规矩?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分田分地哪有女人的事?”

龚丽娜毫不客气地怼回头:“上阵开枪打鬼子的,好像也有我们这群女人。什么?干活的时候想得到我们,分东西了,我们就不是人了?”

家中儿女众多的人立刻附和:“就是,女儿也做工,女儿也挣钱,女儿也养家,女儿不比男儿做的少。”

他们当然不能退让,多一个人分到田,那就是他们家的财产了。

帮腔的人多了,反对的声音就被压了下去。那些人虽然不服气,但大势所趋,他们又人生地不熟的,怕这时候闹起来会吃亏,只能捏着鼻子答应。

田蓝也不指望现在就让他们接受妇女也顶半边天的观点。毕竟80多年后,男女平等之路还任重道远。

她需要的是先把制度施行下去,久而久之,大家在潜移默化间,就习惯男女权益相等了。

分田的问题说完了,那就谈谈如何耕种。

田蓝正色道:“我看了应县的耕种方法,基本上种的是旱地。但是我们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完全可以改造成水田。这么一来的话,我们能种大米我们也能种小麦,而且粮食产量可以得到提高。”

众人有些犯愁。作为县城的居民,他们本身就脱离农业生产劳动许久,现在,又要把旱地改成水田,那要怎么来?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田蓝认真道:“就是因为不简单,所以我们有个想法,大家伙儿把田集中在一起种。”

众人都慌了。不明白为什么刚到手的田,好吧,事实上还没到他们手上,不过已经说要给他们了啊;总之,怎么一下就飞了?

田蓝抬起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不要吵,先听我把话说完。日本鬼子扫荡,越靠近县城的地方,越容易受到他们的荼毒。为了保护家园,大家必须得团结起来,每个村都得有自己的民兵队。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敌人来犯,大家都能上阵杀敌。没有刀枪,我们还有木棍。没有炸.弹,我们还有石头。所有人都跟他们拼命,他们就只有灰溜溜逃走的份。可是,训练需要时间,大家伙儿吃饭做工都需要时间,这个矛盾要如何解决?”

她伸手指着自己和同伴,“我建议大家像我们一样,共同出操训练,共同下田劳动,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吃大锅饭。几户人家聚在一起开伙,既能节约柴火,也能减少劳力。这样大家行令禁止,行动一致,日本鬼子一看都知道是硬茬,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他们都不愿意过来啃硬骨头。”

众人面面相觑。

有人觉得奇奇怪怪,不明白游击队想干什么。

有人却认为此事甚好。生逢乱世,大家伙儿就愿意抱团取暖。尤其是大家族,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即便也没做什么,但周围有这么多人,自己就会莫名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