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霸主 分节阅读 578(2 / 2)

大魏霸主 tx程志 2374 字 2023-09-27

gu903();行军司马杨佺期作为刘牢之的副手,提出了疑问道:“这个莫迪卡兰丹,是什么情况将军作什么打算”

刘牢之道:“莫迪卡兰丹在吉丹河下游东岸,背靠海滩,如果战事不利,我们就可以随时从海路撤退。莫迪卡兰丹地势东低西高,而且,还有一道三十里纵深的森林,可以起到很好的掩护作用。吉丹河西面,都是原始的森林,这里是自南向北的必经之路。如果笈多帝国的前锋已经抵达这里,我们就藏在那条森林带里躲避,看准时机,趁其不备,就打他们一下子。”

杨佺期道:“这个是不错,我很支持。不过,纸上谈起来容易,实地肯定会有差距,我们只有抵达现场,侦察环境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经过激烈讨论,刘牢之还是坚决的决定改去莫迪卡兰丹。运输船队在刘牢之的命令下,立即开始调整方向,四个时辰后,刘牢之所部登上了莫迪卡兰丹的土地。

就在刘牢之命令前别部突出侦察。魏国的每个营分为五部,为前部、左部、右部、中部和后部,事实上,每一个部的职能都是有着严格区分的,前部就相当于侦察营,中部就相当于军直属部队,后部一般都是机动支援部队,左右为两翼突击部。

由于冉明非常重视对于情节的侦察工作,所以魏国各军中,前部的战斗力是非常高的。前别部司马刘毅所部共计一千零四十一人,在侦察吉丹河东岸,确实三十里范围为安全地带后,刘毅就命令所部渡过吉丹河,向西岸进行武装侦察。

不到半个时辰,意外发生了。作为前部的左曲军候谢玄命令谢琰屯逞散兵线沿河岸侦察时,与诃罗旦国军三千余人相遇。原本一百人屯面对对方三千余人,肯定要撤退的。结果一个脱离队伍,出来小解的诃罗旦国军士卒率先发现了谢琰所部。

谢琰立即命令所部交替掩护后退,然而,让人非常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个逞散兵线武装侦察的屯,匆忙之下,只集结了三十余人,三十具弩机一次性攒射,射杀了十几名诃罗旦国军士兵,这下如同捅了马蜂窝,三千余人,如同放羊式的胡乱冲了上来。

谢琰命令所部士卒稳住阵角,边打边撤。当谢琰发出求救信号,等到谢玄率领亲兵什和两个屯的兵力支援时,却发现了诃罗坦军队居然崩溃了。

一个屯一百余人,对上敌方三千军队,前后发射七百余只弩箭,造成对方不足三百人伤亡,结果对方居然崩溃了。

谢玄紧张之后,大松了一口气。看着对方不像是佯装撤退,而是真的崩溃,谢玄也当既下令,伺机追杀。

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在发现魏军援军到来,无数诃罗坦军士兵居然扔下武器投降。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总共费时不过两刻钟,结果谢玄所部以伤不足十人,零阵亡的代价,轻松取得大胜,斩杀诃罗坦国四百余人,俘虏两千余人。

当刘牢之看到这个战报,简直就不敢相信。有这么儿戏的战斗吗是敌人太弱,还是我们太强了

第835章打狗看主人

第835章打狗看主人

虽然刘牢之有点难以理解,可是斩首的首级,以及大量的俘虏,让刘牢之不得不相信,这偏偏就是事实。

虽然赤土国面临着笈多帝国、波罗刺、婆罗娑以及诃罗旦四国联军的进攻,根据赤土国反馈过来的消息显示,笈多帝国压根就没有直接参与直接进攻,说是四国联军,其实只有三国,而出兵多达八万七余人的诃罗旦国,显然是三国联军的主力。然而,事实摆在眼前,让刘牢之难以想通,这出了什么事

诃罗旦国作为三国联军的主力,居然如此不济事,可想而知波罗刺、婆罗娑又垃圾到什么程度了。就依靠这种军队,居然把马来半岛第一军事强国赤土国打得失地千里,损失八万余将士。

要说中南开发公司和南洋开发公司对于冉明最大的贡献,在冉明看来并不是获得大量的利润,而是培养出了一大批精通中南半岛,南洋诸岛土著语言的翻译。对于马来半岛上的四个主要国家之一的诃罗旦国,魏国在南洋开发公司也和他们有业务往来,自然有熟悉他们土著语言的翻译。

经过审问俘虏,刘牢之总算明白了诃罗旦国军队的实力为何会如此之弱。随着诃罗旦国在战场上取得绝对优势,灭亡赤土国也指日可待,诃罗旦国的一些高官贵族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派出自家的子、侄以及家族中的直系子弟,带领着家丁部曲,走向前线,目的不过是为了镀金。

对于这么以一群富二代和官二代组成的贵族军团,战斗可想而知。更何况在最初的战斗中,这支军队的主将诃罗旦国的王太子库克西瓦被流箭射中咽喉,直接倒毙在战场上,这帮从来没有见过战场残酷的富家公子,吓得赶紧逃跑,从而引起全军崩溃。

得知事情的原由,刘牢之不得不赞叹谢玄的好运气。事实上,不光是刘牢之嫉妒谢玄的好运气,谢玄同样也在嫉妒刘牢之走的狗屎运。不过,谢玄的战绩虽然有运气的成份,不过他的功劳是谁也不可以抹杀的。按照谢玄的身份,作为最有可能问鼎皇后之位谢道韫的嫡亲弟弟,就算冉明随便安排谢玄一个独挡一面杂号将军,谁也说不出来什么。毕竟在这个时代,可没有公平这一说。

虽然诃罗旦国的太子库克西瓦被无意间杀死,可是这已经和诃罗旦国结下了死仇,一旦诃罗旦国得知这个消息,肯定会疯狂的向先遣营进行报复。刘牢之当既和各级将领商议以后,在吉丹河西岸连夜布置了四道防御工事。在没有充足人手的情况下,刘牢之还霸道的截留叶调国两万余军队,强令他们出力布置防御工事。

作为叶调国援军的主帅,那是冉明的头号走狗,林忠知道这个刘牢之虽然年轻,家世也不算显赫,关键他是冉明的书童出身,属于非常亲密的关系,林忠就默认了刘牢之的这个做法。甚至命令那两万叶调国军,听从刘牢之的指挥。

别看刘牢之在魏国军中,还排不上号,属于声名不显的将领,可是在叶调国诸军中,特别是林忠所部,大部分军队都是被刘牢之招降的,刘牢之的话也非常好使。

刘牢之深得冉明的真传,自然会把土工工事发挥得淋漓尽致。四道环形防御工事,将吉丹河西岸能利用地利都利用完了,即使在没有地利的地方,刘牢之也让叶调国士兵和征调的赤土国百姓挖了一道长十六里,宽约三丈的壕沟,并在四道工事中间,安置了大约六万多个陷井,甚至还丧心病狂的把十两万余斤猛火油,布置在吉丹河东岸的森林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