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行禁止,十七禁令,五十四斩难道只是摆设”
众主和派将领听到这话,一颗心不由得下沉。其实他们也不是怯战,只是在揣测上意,一旦国都被围,后方惊变,他们都纷纷猜测冉明肯定会选择退兵,这个时候支持退兵,就是为了让皇帝有台阶可下,即使背黑锅了,皇帝岂会亏待他们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不像剧本写的那样,反而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天空中打着雷,闪电也照亮了天空,更照亮了冉明的脸。此时冉明脸上虽然看不出悲喜,不过所有将领都感觉到了一丝阴寒的气息。
石越敏锐的意识到冉明恼怒的所在了,争论不知不觉的跑题了,现在争论不是军事而是政治。征南军诸将中,除了石越以外,大部分将领都是刚刚二十出头的年纪,而且大都出身在讲武堂。这些讲武堂出身的将领,把自己的位置摆在冉明嫡系的位置上,生怕跟冉明的意见背道而驰。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又不读书人出身,他们少不得喜欢指点江山,又没有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泡过,性格上的棱角还没有磨平,多少都有些书生气,一不留神就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跑题了,还没打下大雁,就为怎么煮怎么吃争得面红耳赤。
原本只是争论战退的问题,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居然扯到了治理地方的问题上了,有人提出把南方士族迁移到北方去,让他们离开南方,避免形成南方尾大不掉。接着又人居然又扯到了魏国未立太子的问题上去,恰恰又被冉明听得正着。
冉明望着满堂众将,突然发现了一个熟人汪晟。冉明其实并不知道汪晟就是陈理事他们口中所提的汪校尉,事实这个汪晟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也是王猛的同乡。汪晟虽然是冉明的学生之一,不过他的身份,也不算是冉明的嫡系。当初段龛占据青州,自称齐公的时候,汪晟作为庶族地主,带领乡党投靠了段龛,成为一名基层军官。后来冉明离开青州,前往建康为质,王猛为胶东相,这个汪晟就靠上了王猛的关系。
在这个乡党情节是非常重的,就像三国时期,李肃出面说降吕布,别看李肃原本与吕布互不相识,可是因为他们是同乡所以吕布就相信李肃。当然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北伐有祖逖,带领的就是一千多乡党,然后北伐建功,打得一片天下。刘琨也是利用乡党,在群胡包围住守住晋阳十数年。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王猛当时的官职并不高,但是因为冉明信任,所以权力很大。特别是冉闵因为愧疚冉明为质,所以,魏国也没有什么不开眼的人去寻王猛的不是。
就是这样,汪晟仕途非常顺利,从队正升成都伯,从都伯升成曲候,再到行军司马、东平副尉。在南征开始,郡国兵扩编,汪晟就成了一军主将,堂堂校尉。
第911章最后的东晋
第911章最后的东晋
冉明或许对其他将领,多少还会留下一些面子,可是这个汪晟作为胶东讲武堂学生,虽然不是进门的一百弟子,却是有师徒的名份,师傅对徒弟可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冉明随即大吼一声:“汪晟。”
汪晟立即出列抱拳道:”“末将在”
冉明道:“朕记得你是胶东讲武堂一期吧”
“回禀陛下,末将正是胶东讲武堂一期。”
“胶东讲武堂一期,那现在为一营校尉,有点屈才啊”冉明道:“即使你最热衷政治,那就脱了这身军装,去当一个文官吧”
听到这话,汪晟哭丧着脸道:“陛下,臣知错了”
“知错了,不会吧,你怎么会错的。朕可以刚刚听到你叫得最欢”冉明道:“即然你喜欢操心文官的事,那就去京口当一个丹徒令吧。”
“丹徒令。”众将士听到这话全部都暗暗吸了一口凉气,按照校尉的军中级别,这是相当于后世师级干部,对应行政级别也应该是厅级。如果是平调,汪晟最少是一个下郡太守,如果升迁就应该是上郡太守或者别驾之类的佐官了。可是偏偏只是一个县令,哪怕丹徒也是上县。一下子降了两级,这就是典型的杀鸡儆猴了。
冉明转而对众将道:“你们也是一样,谁不想干了,朕马上把你们调到地方上去,大魏不会亏待任何一名功勋将士。”
众将皆面面相视,谁愿意当文官啊,在这个时候,特别是战争期间,还是武将容易立功,一仗打得好了,升一级两级不是难事。可是文官呢,每年一个考评,即使一任五年全间考评中上,也不上提半级。运气好了,熬个十几年才能上去。
众人不敢答冉明的话,冉明又道:“不在其位,不谋其职,有些人啊,就是屁股坐歪了,朝廷方针政策,自有朝廷诸公操心,你们的职责就是打仗,在军事方面,想尽一切办法战胜敌,而不是搞那些乱七八遭的事情。”
看到冉明动了真格的,特别是身为冉明一期讲武堂学生都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他们也都害怕极了。
“诸位,这一仗关系到我大魏气运,也关系到诸位的前途,一定打出魏军钢铁雄师的威风,让天下人看看你们的本事”冉明的目光从众将的脸上扫过,大家都露出兴奋的神色,挺起胸膛迎向他的目光,冉明点点头,猛然提高了声音:“望诸君奋勇向前,同取富贵,共建不世之功。”
这等于战争动员了,在冉明的命令下,征南军不再保留实力,开始准备夜袭。
所有的魏军夜袭将军都是各营中的主力精锐,百战余生的老兵,全部士兵委员会成员带头,各级副尉充当领队。
二十余战营,挑选出了一万三千夜袭军队。这些夜袭将士,首先考虑的不是其悍勇如何,而是至少不得有夜盲症。古代一般军队不会执行夜战,除了纪律和训练差之外,还有最要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士兵皆出自贫困农民,营养不良,有夜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