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杀,杀。杀”魏国战兵和没有着甲的土著辅兵们一道,高声呐喊着,顺着敌军让开的道路,长驱直入。沿途看到躲避不及的骑兵,便是兜头一刀。看到试图躲避的战马,也是兜头一刀。
所有人都陷入了战斗的狂热当中,此刻他们个个都是无敌猛将。既感觉不到恐惧,也感觉不到疼痛和疲倦。除了战斗,战斗,一刻不停的战斗之外,别无所求。而那些先前看起来高大凶猛的笈多人,先前看起来威风凛凛的战马,此刻在大伙眼睛里,都变成了土偶木梗。你只要探出刀去,就能砍断他们的大腿。然后将他们掀翻在地上,又一刀割去头颅。
笈多骑兵们顿时吓坏了,没有人敢与这群疯子继续战斗,他们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逃,逃得越远越好。”
骑兵们害怕了,至于步兵更加不堪了,靠近魏军的泰米尔和锡克族勇士都杀光了,最精锐的步兵们大部分都死了,剩下的本来就是凑数的,和土著辅兵们差不多,捡便宜的时候他们倒是可以一涌而上,不落人后。可是像这种疯狂的战斗,就吓得他们肝胆俱裂。
“让开,让开,快绕到他们身后”阿利特罗倒没有失去方寸,可是他的命令根本传达不下去,杂乱的战场上,充斥着各种怒喝谩骂,兵刃交加的声音,根本没有人去理会阿利特罗的命令。
在看台上的宾头刹罗笈多气得七窍生烟。六千五六百骑兵,六千多精锐步兵,一直在养精蓄锐步卒,还有八千多弓箭手,居然被不到一万塞里斯人打得节节败退,还把步兵副普利特那人头被人给砍了下去。这一仗,即便最后赢了下来,也足以他颜面无光。
看着步骑皆陷入了绝境,那些溃败的士兵马上就要冲溃弓箭手的阵线,宾头刹罗笈多急忙下令道:“弓箭手上前,无差别射击”
就在这个时候,宾头刹罗笈多身边的一个全身被钢铁包裹的将领道:“城君大人,还是末将上吧”
虽然笈多帝国是采取类似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度,把功臣和宗室子弟分封各个邦国。不过和周朝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城君身边都有一支隶属中央的军队保护着。像宾头刹罗笈多的胡格利邦,在笈多帝国只算中下城邦,但是他身边却有一个普利特那的部队保护着。这一个普利特那相当于师其中包括一千八百五十六名骑兵,一千八百五十六名步兵,和一千五百余名骑兵组成。
如果皇帝愿意,随时可以要这些邦国城君的脑袋。这一支中央军虽然钱粮由城邦支付,不过中央军将领和大部分将士则隶属中央,以华氏那邦附近招募而成,这些人的家眷皆在中央,所以对皇帝也非常忠诚。
这个普利特那名叫马拉提辛格,也出身于笈多帝国辛格家族,也是有名的军人世家。
宾头刹罗笈多吼道:“给我杀光他们”
“是”马拉提辛格狂叫道:“笈多万胜”
这些出身为中央的军队,装备比城邦国军要精锐得多,即使普通将士,也是百分之百着甲,虽然其中七成以上都皮甲,可是钱晌和训练方面,则比城邦军强得太多了。虽然一千八百多骑兵和步兵,甚至不足整个胡格利邦的三分之一,但是如果战斗起来,绝对可以完爆城邦军。
然而就在马提拉辛格刚刚加入战斗,而胡格利邦城君宾头刹罗笈多身边却不足两百名亲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笈多大营后面却燃烧起了大火,风借火势,火借风威,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就在宾头刹罗笈多命令身边士兵前去救火时,一声爆喝响起:“杀阿三”
“杀阿三”一名魏军军候,率领大约不足五百名步兵冲了出来,直扑看台上的宾头刹罗笈多。
刚刚加入战斗的马拉提辛格扭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他虽然隶属中央,但是却属于亲卫军的性质。按照笈多帝国军法,主将战死,所有保护他的亲兵如果抢不回他的尸体,都要被斩首示众。马提拉这回彻底吓傻了,想都不想,立刻再度调转马头,飞奔回去抢救自家主子。
只是在这个时候,战场已经彻底乱了,没有了士气的笈多军队甚至如同猪羊,任由魏军和土著辅兵宰割。
就在马拉提返回军营的瞬间,三四百颗黑铁球飞向骑兵阵中,虽然黑火药手擂弹的威力不算太大,但是却把这一千八百多名没有经过抗爆炸训练的骑兵炸得瞬间崩溃。
关于这场战斗的结果,魏国和笈多帝国双方各执一词,都说自己是胜利者。胡格利邦城君向中央朝廷报告称,二月,塞里斯人十万人马攻击胡格利邦,胡格利邦城君率领邦军拼命抵抗,在付出八千余人阵亡,七千余人受伤的代价后,终于击溃了来犯之敌。
然而,魏国记载却是弘始二年二月,谢玄部与胡格利邦城接战,斩首九千三百余级,所部而归。是役我军伤亡两千三百五十二,其中阵营八百九十二人,三百余人致残。
邺城贡院,科举考试正在进行,众士子决定命令的时刻,谁也不敢大意。可是张方却知道自己,论学问,他仅仅读三年私塾,四书五经根本就不太懂,唯一让他有点印象的只有两个小题,一道是谨而信来自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另外一道是行之者三,来自大学中“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一句。这两道题目乃是小题,也就是说,从一个完整的句子中裁出几个字来让你作。你若不知道这个完整句子的意思,根本就没办法下笔。小题考的是考生对儒家典籍的熟悉程度,其实说穿了就是记忆力。
冉明也清楚天下读书生几乎九成以上都是儒家子弟,如果不考儒家经典,根本就没有办法。只有在以后的时间,慢慢提高诸子百家学生,然后削减儒学内容。
其他都小题,考题也不算太难,如:“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问,这一句中的诗是哪本书作何解释
其实这种类型的题在这个时代是没有的,也只有冉明那个时代才会出此种类似的题。按照正解应该是诗指小雅,意思是指一家之中,有长于我的,是兄,我能尽其恭敬而善事之,感得为兄的也常常爱我,这便是宜兄。有少于我的,是弟,我能尽其友爱而善抚直,感得为弟的也常常敬我,这便是宜弟。曾子引之而说道:为人君者,必能善处
可是张方这个人呢,学问太差,根本不懂。诗他的理解中只有诗经,意思也仅仅按照字面意思写出了“兄弟和睦,才能教育国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