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冉明又接着道:“朕对此话也深以为然,然则士有文武,各有不同。朕以为,大魏需要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士”法,何以为士,士的职责和义务,还有士与庶民的区别。”
王简听了这话,明显鬆了口气。冉明早已把九品官人法弄得到处都是漏洞,简直如同筛子,现在在魏国九品官人法,就简直是一个笑话。可是冉明居然要重修“士”法,那么肯定是为了维护魏国冉氏统治的需要。这么做,显然是要维护天下士族的利益。他在鬆了口气的同时,也出列冲冉明躬身道:“吾皇圣明”
和王简明显的鬆了口气不同,谢安的脸却不由地抽了抽,他自然知道冉氏虽然也是士族,可是在魏国之前,却是最不入流的士族,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冉氏的这个士族身份,勉强可以抓住士族的尾巴稍。谢安更加知道冉明其实对士族门阀没有好印象。
士族门阀和皇室统治者天生对立,根本就没有相互妥协的可能,而且冉明根本就不是一个会妥协的人。不过谢安知道在此刻赞同不赞同冉明的意见,其实不重要了,冉明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他只要决定要做了某件事情,肯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对不会脑袋一热,拍板决定的。
谢安道:“陛下,兹事甚大,臣以为此事需要经过廷推通过之后,方可决定实施”
冉明却已鬆了口气,虽然还需要经过一次廷推,才能把这个程序走完,可是现在,内阁众人已经没有反对,即便是极力反对,也找不到理由,那么这件事也就算是板上钉钉的了。大功告成
冉明心里不由雀跃,他几乎可以肯定,通过士人法多半会一气呵成,不会再起波澜。其实从一开始,王简和谢安他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冉明没有直接刬除士族,却不是甘心接受士族门阀在朝廷上敲骨吸髓,损公肥私。
“物”稀以为贵,人其实也是一样。后世不是流行一句谚语:“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钱少,不到广东不知道吃好”事实任何东西,只要数量够大,其实也就不值钱了。就像后世某人经常叫嚣着,政府应该让美国还钱。如果三万亿美元的货币流入中国,这不是幸福,而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恐怕那个时候,人民币的购买力远不如现在的韩元。
如果按照孔子的定义,魏国近两千万人口,恐怕至少也会出现三四百万“士”,真有了这么多士,士也变得不值钱了。冉明进一步稀释士族门阀的影响,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人口。
一个女人一年可以生育一个孩子,可以两个女人一年就可以生育两个孩子。魏国如果多了三四百万人可以一年生育两个孩子,魏国人口出生率就可以增强百分之十以上。现在制约着魏国对外扩张的不是因为战斗力不够,也不是补给线太远,运输太难,主要还是人口因素。
如果此时魏国拥有五千万人口,冉明会毫不犹豫把笈多帝国吞掉,如果拥有上亿人口,冉明就会挥兵进军美洲。如果此时魏国拥有四五亿人口,冉明不介意当一把地球的球长。
可惜,魏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那么大的地方,像撒胡椒面一样撒下去,那不是扩张,而是没有脑子的疯狂。
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冉明身心非常愉快,他命宦官传皇长子冉昀和皇次子冉昐陪他一同进膳。得到消息的冉昀和冉昐激动异常。随着魏国太子之位空悬已久,而冉昀和冉昐的年龄逐渐增长,二人对太子之位也都非常热切。
冉明的赐宴也好,家宴也罢,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冉明不喜欢奢侈,更不喜欢排场。虽然贵为天子之尊,冉明平时出入宫殿,身边也只有林黑山这个贴身保镖和尤义这个中常侍。
随着冉昀和冉昐二人吃过饭,冉明他们父子三人就进入御书房聊天。说了半天没有营养的家常之后,冉昀突然问道:“父皇在周边安排那么多府兵,恐怕不只是戍边吧”
冉明道:“开疆拓土之后,第二步就得移民实边。汉武帝开西域之后,马上着手办这件事情。当时虽然搞得民怨沸腾,但我华夏能够拥有西域上千年,虽然几次生动乱却仍然能够重新佔据天山南北,却都是这移民实边的功劳。朕记得古书上有一句话说,有民斯有土,有土斯有财如果开疆拓土之后却不能移民过去,那这疆土便都是假的。就算一时得利也不会长久。只有一边移民实边,一边化胡为汉,两手同时进行,往后西方的疆土才得稳固。而往往新占之地,胡见甚重,他们不甘心我们汉人占他们的生存之地,定会极力排斥汉人,这个时候如果移民过去,就会像汉武帝时期那样,造成大量的伤亡。朕从以府兵成建制的戍边,周边诸胡定不敢反抗,即使反抗,他们也占不到便宜,只要过了十年二十年,原本每县一府汉兵,就会变成两府甚至三府,那个时候,胡人就会渐渐消失,我大魏边境才会永固”
魏国正式进军西域,对于魏国而言,是匡复汉家故土,然而在这个光鲜的旗帜下,却是西域诸部的斑驳血泪。宇文忔铁腕整合西域,把不服他统治的西域诸国杀了一遍,然而臣服于宇文忔的西域诸部,其实也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不是被宇文忔消耗在北庭城下,就是惨死在与魏国对抗的各个战场上。
特别是宇文忔在逃离西域时,顺便把沿途各个部落挟裹殆尽。虽然若大的庭州不满三十万人,而且还有五六万汉民,至于西域诸部青壮,恐怕不足五万人。
可是就连这五万胡诸青壮,魏国也大都徵召为仆从军,跟随安西军进行西征,到时候可以有多少人返回来,恐怕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此时庭州剩下的人口,诸胡部落,青壮男子十不存一,剩下那么多老弱妇孺,实在是没有闹腾的本钱。况且此时魏国正在国力上升时期,各族都向魏国靠拢,以习汉俗为荣,以说汉言为荣,以着汉服为荣,再辅以八十九府府兵为骨干,一边融合通婚,一边进行教化,一两代人之后,他们就都成了汉人。
至于楚州问题则比庭州更加复杂,整个新设楚州刺史部,事实上各郡县对华夏文明的了解都非常有限,除了天马郡以解苏国数瞒城今塔吉克杜尚别尚存一个不足千人的汉朝遗民村落,昭武郡以康居国和其南部的米国改置。此时昭武郡有大小四五十座汉人和汉胡混血百姓组成的小村落,加在一起不满五千人。事实上整个楚州初步统计,只有七千余人汉人或汉胡混血儿。
事实上,冉明其实也清楚,庭州十九郡八十九县,置八十九府,最多三四代人就可以把庭州境内的胡人血脉融化乾净,可是楚州恐怕就不是三四代人可以融化乾净的,这将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庞大工程。
但是冉明一直坚持,魏国的扩张绝不像大唐一样的盲目扩张,虽然唐军在东讨西征过程非常顺利,短短二十三年的时间就把版图扩张到康居、怛罗斯。但是唐朝的政治秩序却没有及时的跟上去,高仙芝在怛罗斯战败了,虽然此战损失两万余唐军步骑,事实上却没有伤及安西乃至整个大唐的根本。然而,唐朝当时却因为这场战场,丢失国土一千三百余里,论面积多达七十余万平方公里。
冉明要做的不仅仅像唐朝和元朝那样的野蛮征服,那样的征服其实并不困难,要知道此时魏国虽然汉民不足两千万人口,但是却比当初元朝的蒙古人更多。像蒙元那种进行一系列的种族灭绝屠杀,冉明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不过,冉明却选择了一种缓慢而又艰巨的道路,既魏国人到达哪里,华夏文明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