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没说话,已经跑了进去。
咦?
咦?
然后每个进去的人都发出同样的惊呼,然后都冲了进去,完全不管后面的人茫然的询问。
房玄龄等人也是一脸疑惑,这是怎么了?怎么都发出那么奇怪的惊呼?
还以为出了什么意外,但如果是出了什么意外,估计向外跑,而不是向里面跑。
不由得看向李承乾,太子和徐家子关系那么好,应该知道什么吧?
李承乾面无表情。
几人:
倒是气度不凡,但你这时候不说话,不是让人心里跟猫抓了一样。
王御史眼睛一转,几位大人,要不我们也进去看看?
他们本来只是来确定油价的,都没想过下轿。
现在嘛
几人开始向铺子走去。
李承乾走在最前面。
一进入铺子。
鼻子中就传来一股熟悉的,淡淡的幽香。
这不是那小短腿送给他的那种花的香味吗?
还以为培养出来一两盆,没想到居然还有。
身体不由得停顿了一下。
后面的人也发现了李承乾微不可查的动作,不由得有些惊奇,太子可不是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平民,怎么也是这表现?
不由得更加好奇了。
李承乾走进来,第一时间就是鼻子里淡淡的花香。
第二个注意到的就是一排一排摆得整整齐齐的架子。
从来没见过的架子样式,一层一层,将所有东西呈现出来,一览无遗。
架子上规规矩矩的摆着竹筒油。
竹筒一个挨着一个,都是朝一个方向摆放,太过整齐,居然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李承乾继续向里面走,这时,门口一位面带笑容,长得颇为俊俏的徐家青年正在解释,各位挑好要买的东西后,直接拿着去那里结账就可以了,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直接过来问我。
靠近门口,有一个围起来的台子,台子里正站着一个人。
自己选货物?自己去结账?
倒是颇为新奇。
李承乾继续向里走,没想到一进入,虽然架子摆得一排一排的,但并不显得拥挤,反而因为人都按照预留的通道行走,显得特别有规律。
抬眼扫视了一眼,整个铺子出奇的大。
应该是将连着的铺子都打通了。
铺子一点都不复杂,规规矩矩的。
在每个过道,都站着一个徐家子弟,笑盈盈的,有问必答。
哪怕是李承乾也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着新奇。
在铺子角落的架子上,果然放着几盆洁白的花。
放得并不多,因为是比较密闭的空间,几盆就已经能让香味经久不散,多了反而不好。
一群人正围着花看。
这该不会就是皇后娘娘和卢国公夫人得到的那种奇花吧?
看上去和闻上去的确和传言中的一模一样。
有九成可能就是,你们别忘了,太子送给皇后娘娘的花,不就是得自徐家子,这铺子不就是徐家的嘛!
是极是极!
连皇后娘娘和国公夫人都喜欢非常的花,他们当然要多看看,在其他地方可看不到。
李承乾也走过去看了看,还算满意,因为没有小短腿送他那盆好。
不过一盆盆的放在一起,也别有一番滋味,铺子的一角,风景独好。
当然,也有不为鲜花所动的大老爷们,正在架子上拿起一个个竹筒看。
竹筒毕竟有大小区别,他觉得他能挑一个最大的。
以前买东西,基本都是老板直接递给他,这种想要哪个挑哪个的感觉,除了新奇外,还有满足,毕竟是自己亲手挑的,好坏自知。
房玄龄和魏征还有王御史,也是满脸惊讶,这么卖东西,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但感觉还不错。
特别是魏征,他可是知道,有些商人经常以次充好,但像这样自己挑选,就能做到心里有数。
不过,在看到架子上,每隔一段距离标出来的价格后,脸上的表情又不怎么好了。
按理,这样明码标价再好不过,避免了一货卖二价的情况发生。
古代商人的名声不好,大都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的,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无商不奸的固有印象,想改变已经固有的印象,是非常困难的。
魏征看着架子上三百文一斤的提示,心道,果然没有降价。
这油在三天前只卖一百二十文一斤。
哪怕是荒年,物价都不可能哄抬得这么快,简直岂有此理。
魏征的脸色不怎么好。
进来的人只顾着看稀奇,估计都忘了他们的初衷。
不知为何,他们居然有点流连忘还。
看看这一尘不染的地板,看看这整整齐齐的架子,看看这摆得规规矩矩哦竹筒油,和别人脏乱差的铺子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也怪不得这些人这么比较,因为其他人的铺子都是当仓库使,东西乱七八糟的。
但环境再好,他们最关心都还是油价。
其中一个老人拿着一桶油走到结账的地方,问道,徐家的,这油价可是架子上标的三百文一斤?
周围的人也竖起了耳朵。
现在正是徐正在柜台上,说道,正是,我们徐家超市卖出的东西都会明码标价,不多收一文,也不接受讲价。
哗!
周围的人都喧哗了起来。
居然真的涨价了,还一文不少。
关键是涨得也太多了,几乎是原价的三倍。
要是以前就卖三百文一斤,我也认了,可
魏征看向李承乾,事实确凿,看你还有什么话说的,不要以为和徐家子交好,就能包庇徐家这种行为。
他在朝堂上已经说得清清楚楚,徐家产的油,因为工艺问题,卖价在一百二十文左右,虽然不知道是高是低,但肯定不会亏本。
一直亏本卖,不是什么善人,那是蠢人。
李承乾眉头也皱了一下。
这时,喧哗声越来越大,就算这里环境好,但也不能涨价涨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