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知道我是一个妖类,而在周人的心中,妖族无论做什么坏事都是理所应当。那人知道太傅最为看重什么,也知道太傅想要做什么所以他的提议,太傅是无法拒绝的。”
常虞深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便在常虞双眸合拢的那一刻,本是充斥在这房间之中爆裂的灵炁霎时消散。
一切恢复平静,常虞缓缓言道:“杨羡已经来神都了么”
“太傅既已猜到,又何须再问”
“结凉州朱梓,力服蔡通,利贿吴主。数载布局,真正的杀招却是在这。好一个杨子瞻只是杨羡真的以为,光凭一个杨纯,便能够护他回到益州么”
苏婴拂了拂鬓角发丝,微微摇头。
“这一点,我至今也未能猜透。杨纯已然进入梁境,桓武不敢动手,那是因为天下之人都在等待梁蜀和议,共对神族。可一旦他发现杨羡也在神都,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将之诛杀。而只要这两人一除,凭一个夏宫涅,绝对掌握不了蜀国大局。只是在这一局中,我只是杨羡手中的一颗棋子。”
常虞睁开了眼睛,一笑而道:“如此,老夫已经知晓。告诉杨羡,我可以帮他拿到那件东西。”
“那在下便告辞了”
苏婴的身影消失在了自己的眼前,常虞微微叹了一口气。
他站起来,走到了走廊之上,踩着厚实的木板,看着远方,思绪不知道飞转到了何方
从中午到日落,常虞一动不动。直到孟清的到来,才打破了他的这种状态。
屋中并没有人打扫,还是那副乱糟糟的样子。孟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却见常虞拿出了那枚戒指,递给了他。
“叔父,这戒指怎么在你这我还以为丢了,找了很久。”
“这戒指是杨羡给我的”
“什么”
常虞这一句,让孟清很是不解,问道:“杨羡是什么意思”
常虞胸中激愤,一口浊气吐出,嘴角微微牵动。
“杨羡是想要告诉我,你的性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随时可取。”
孟清眸光一暗,面色微沉。面对生死,他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愤怒激狂,而是十分冷静地问道。
“杨羡想要做什么”
“大周江山至今,中原七州已经落入了桓武的手中。数年之前,朝廷上下都以为这江山易主不过在桓武一念之间。可是杨子瞻数载布局,桓武至今已经陷入困境。要不然,他也不会依宗石之策,与景云联姻。桓武南阳一败,这天下其实已经陷入了僵局之中。而在这种情况下,天子便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当今天子无嗣,宗石猜猜那杨子瞻想要的是什么”
孟清听闻此言,面色忽地大变,一向冷静的他声音之中居然有着一丝颤音。
“杨羡想要的是天子册封蜀王夏宫涅为皇储的诏书。”
常虞一笑,依旧看着远方。
“天子是桓武把控天下的宝器。他桓武能够在十余年间,一跃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除了文治武功之外,最大的依靠便是名正言顺这四个字。为了收拾乱局,为了抵抗异族,为了恢复大周江山,桓武受天子之命,才能凝聚人心,所向披靡。天子并无失德之处,相反,在百姓之中的声望还相当的好。无论以后是禅让还是让天子忽然暴毙,他桓氏总得拿出一个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才能够名正言顺地接过这天下的权柄。而现在,杨羡便想要让他桓氏变得不那么名正言顺。他日桓氏若想要篡位,那便是乱臣贼子。”
“所以杨羡想要让叔父帮他”
常虞叹了一口气,说道:“杨羡拿住了我的软肋,我不得不帮。”
孟清心中一暖,可是脸上还是疑惑。
“可便是杨羡能够拿到诏书,桓武依然可以说他是矫诏”
“这件事情想要成功,不在乎我,不在乎桓武,甚至不在乎杨羡,而在于天子。杨羡想要怎么做,我不知道,可是天子显然已经动手了。宗石,你去帮我办一件事,我要与苏哲见面。”
孟清应诺而去,常虞看着远方落日,璀璨无比,遥遥一叹,充满了哀意。
“大周百年终于出了一个有道明君。奈何,行道于日暮”
201第一百九十九章廊道小阁
大周设东西两京,西京便是雍州镐京,而东京便是神都。
神都为天子居所,不但依靠山川水形而建造,而且设置重兵护卫。从神都城外,到皇宫之内,再到天子寝殿,层层防护。
神都内外,有南北两军,分别由卫尉和中尉统领。南军护卫宫室、宗庙、皇家林园,北军则是帝国中央常备军,职责重大。
不但如此,皇宫之内,又分设羽林、期门两军,负责护卫天子的安全,由光禄勋统领。
卫尉、中尉和光禄勋都属九卿。谏议大夫便是光禄勋的属下,掌议论,也是大周帝国之中,少数几个六百石便能上殿面君,参与朝会的官职之一。
大周帝国鼎盛之时,历代周帝都担忧三公九卿职权太重,会威胁天子的权威,所以花了近两百年多时间,将这些官职所拥有的权力分化细化。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神都周围,不见南北两军,只有诸多校尉军。而三公九卿,大多也成了虚职,乃至于名誉头衔。
自从桓武执掌神都之后,却一改旧例,统合军权,重设南北两军,恢复了卫尉、中尉和光禄勋的职权,且皆由桓氏宗亲担任。
桓武把控了神都内外所有的兵力,乃至于天子寝殿周围,都是他的耳目。
而在这众多由桓氏宗亲担任的官职之中,光禄勋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光禄勋下辖的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掌握着皇宫之内的方方面面具体的事务。
担任光禄勋的桓易,也是如今杨羡的上司,年纪不算太大,辈分不小,长着两撇小胡子,整个人看起来风流俊雅。
在桓氏一族之中,桓易不算是军功赫赫,也不算是德高望重,甚至不能算是铁杆的拥梁派。相反,他与大周旧臣乃至夏氏宗亲的关系十分之好,甚至还很同情天子,并没有像是桓氏一族其余人那样嚣张跋扈。
也正因为此,桓武才任他为光禄勋,为的便是调和双方那已经相当危险的关系。
桓武虽然是神都乃至于天下最为有权利的人,可他仍然是臣。只要是臣,他与天子之间的那层遮掩裂痕的布,就不会撤掉,也不能撤掉。
十二年前,陈士死后,桓武与天子之间的合作关系彻底瓦解。当时桓氏内部大多数人都要桓武废掉天子,自立为帝。这样一来,他们这些桓氏族人也就成了真正的天家血脉,皇室宗亲。
当时在桓氏内部,只有包括桓易在内的少数人反对,而桓武最终也是采纳了桓易的话。
事实上也证明,桓易反对桓武称帝的方略是个正确的决策。
在桓氏一族中,桓易是个异类。他并没有像是桓氏内部其他族人那么急功近利,甚至还曾说出,当今天子乃是有道明君,只是生不逢时这样的话。
这十二年来,桓易硬是将双方濒临破灭的关系维持到了一个稳定的状态。
宫中光禄勋的官署,桓易走在前面,将杨羡带到了一间小隔间。
“这些就是你要处理的文书。”
皇宫虽大,可是用地也是紧张。谏议大夫只是个六百石的小官,所能够分配到的,也只是这么一个一面开窗前后不到一丈的小隔间。
谏议大夫掌议论,有着上朝面君的权利。可是如今天子都是虚设,天下大政,都由桓武主持,朝会都变成了门面功夫,更遑论这个谏议大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