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2 / 2)

余老头一家也往家里走去。

“当家的,你说的可真好。”余何氏一脸迷妹的看着余老头说道。

“哈哈,阿妹,我说的很好吗”余老头突然害羞的摸着头问道。

“那当然,我都看见了。”余何氏笑着说道。

余青梅觉得自己被老爹、老娘塞了一把狗粮,一大把年纪的秀恩爱,嘿,还真是不错。

村里人都是耐不住好奇心的,打谷场每天都有人去看恭桶。“你们看,这水漏的少了。”“嘿,不会真这么简单就行了吧。”“人家有必要骗你吗人家完全可以不说出来,你是不知道恭桶生意在镇上多火。”

第三天,村里人发现打谷场的恭桶真一滴不漏了,这个消息刹那间传遍上余村,余老头一家也听说了这个消息,都没必要去打谷场再给大伙儿验证,人家已经验证好传开了。

第四天,村里自己做恭桶的发现自家用这个方法也成功了,然后整个上余村对于这个秘方没有任何怀疑了。

接下来的几天,余老头家那是热闹非凡,时不时就有人上门来,拎封糕点,拎篮子咸菜,拎几个鸡蛋大伙儿都来感谢余老头一家了。

乡里人虽然嘴碎,但淳朴,这点是亘古不变的,人家给了帮助,那多多少少都会表示谢意,这是人们相处的基本准则,乡里乡亲、互帮互助。

恭桶秘方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功夫,其它村子、镇上都有人在谈论这恭桶秘方。

聚福楼的苏小掌柜苏恒这几天就在盘算恭桶秘方怎么利用能给自己产生最大利益,镇上没有做木工的店铺,县里的木缘坊拒绝了自己,难道要去其它县城、镇问问,又不能跟自家老爹商量,毕竟他以为自己已经把秘方送给木缘坊了,哎,有些头疼,得好好想想。

没几天,当苏恒听到恭桶秘方几乎传遍整个河山镇时,那心里是呕的不行,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恭桶秘方都传开了,那个女的不会把恭桶秘方又卖给其它人了吧,还真有可能。

“苏小掌柜,听说这恭桶秘方是卖恭桶的人家免费告诉大伙儿的。”苏恒的小厮把探听来的消息说了。

“什么,那家人是蠢的吗跟钱过不去了这是,真是岂有此理。”二十两银子,虽然对自己来说不值什么,但是心里不爽,苏恒气得砸了一套茶杯。

这件事对陈木斋来说是个噩耗,恭桶手艺那可是自家的镇店之宝,现在竟然成了烂大街的货,陈木斋的掌柜陈冬立一知道这个消息,立马上报给了东家。

陈木斋的东家听了信儿,虽然有些意外,但立马做了决定,给陈木斋回了信儿:恭桶生意继续,不过定位改变,用好木头做,专门为有钱、有权的人家提供;另外主打不再是恭桶。

生意人就是不一样,一眨眼的功夫,就另谋了出路,不过这件事还是让陈木斋损失颇重。

木缘记听到这个结果,那是特别高兴的,万天河特地给万云生去了信,让万云生替他好生感谢那户农家,因着这件事,木缘记的地位那是更加不能撼动了。

这些余老头一家都不知道,他们现在就是一心翻地、除草、施肥的种田人。

三月二十五那天天还蒙蒙亮,余大伟就驾着驴车去镇上接余小伟,其他人都在家忙活,今儿不下地了。

余何氏、余萍一早就在厨房忙活开了,发面团,打算中午炸油条;擀饺子皮、剁肉,包饺子;熬大骨汤,到时饺子直接下在里面。

余老头、余中伟、刘花在磨豆浆。

听了余青梅的建议,豆浆配油条,肯定好吃,今儿早上打算就配了吃。

余大伟去的早,余小伟还没用早饭,余大伟直接让余小伟上车走人,把老娘交代的话说了,“小弟,家里正在做热乎的豆浆和油条,我们到了就能吃。”

第一百十四章余小伟回家

余小伟一听热乎的油条,那心儿就亟不可待了,吃了余何氏带来的油条,虽然凉了,但蘸了热汤吃,那味儿真是好,自己都没吃到多少,都被同学抢了,咳,是以物换物了,今儿要好好吃个够。

余大伟、余小伟到家的时候,黄豆已经磨好浆,见人来了,就开火煮上了。

余小伟好奇油条,进了家门后就一头扎进厨房了,不过被余何氏给轰出来了。“去,这么闲,去考校考校你俩侄儿,噢,他们中午才回来;去,去考校考校你小妹和侄女们,涂涂他们下学回来还教了她们,呵呵,不知道学得咋样。”

余小伟摸摸鼻子去了书房,余何氏把发起来的面团搓成长条,擀平。

“小哥”余青梅看到余小伟上去就是一个熊抱。

余小伟开心的抱起余青梅,在她小脸上亲了一口。

“小叔,小叔”兔兔和妞妞也兴奋的跑了过来。

“今儿小叔来的急,没给你们带糖吃。”余小伟有些歉意的说道,大哥一大早就来了私塾,自己连早饭也来不及吃就被抓了赶紧家来。

“小叔,等等就有油条吃了,我们不要吃糖的。”兔兔抬头懂事的对余小伟说道。

余小伟感到很欣慰,摸了摸兔兔和妞妞的头。

余小伟放下余青梅,让三个女娃娃排排站,“涂涂和牛牛下学来有把老师教的内容说给你们听了”

“是的,小叔小哥。”三个女娃娃异口同声。

“好,都教了什么”余小伟问道。

“幼学琼林。”兔兔回答。

“学到哪了”

“卷一,岁时。”妞妞举着小手抢答。

“哦哦,天文、地舆、岁时都会背了没”余小伟接着问。

“都会了。”

“好,妞妞开始,然后兔兔,最后青梅,地舆篇按这顺序背全了给我听听,我说停,就下一个人接下去背,听懂没”余小伟说道。

三个女娃娃都点头同意。

一声令下,开始饭前背书。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妞妞停停顿顿、疙疙瘩瘩的总算背下来了。

“好,妞妞背得好,接下去换兔兔。”余小伟打断道。

“金城汤池,谓城池之巩固;砺山带河,乃封建之誓盟咽喉右臂,皆言要害之区。”兔兔背得相对顺畅些。

“好,背得好,青梅。”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