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捆绑到一起(1 / 2)

作为魏涛和刘大龙的合作伙伴,曾经跟他们一个量级的水果批发商,如今基本上已经不会一大早出现在市场,没必要了,魏总将整个环节安排的高效有序,这样的地方你敢相信没有买与卖之间的争斗和吵闹吗?

除了个人原因的一些矛盾爆发,货物之间买卖造成的人与人冲突,质量、数量、速度、价格等等当面,都没问题,在一碗水端平这件事上,魏涛做的很彻底。

刘大龙这边的负责人王海和魏涛在这边的负责人张建,忠实秉承着这样的规则一路走下来,从最开始就没有给任何人钻空子的可能。且拿来开刀的,一定是老板家那些觉得自己有特权的亲戚。

规矩形成了,这么多工人又都心存感激,使得整个市场每天尽管忙碌等级和总货物出售数量要远超其它几个地方,但在效率上是最高的,不会出现这一车货一群人搬运,下一车货找不到人的情况。

人员不需要分配,完全是固定线路下,大家程序化排队干活,一辆车来了,一群人来进货了,这辆车十个人卸货最效率,那就上十个人。

车子开到一旁,第二辆车进来,这辆车货物较重,需要十六个人能形成不间断的装卸模式,那就上十六个人。

门口处的早餐摊,如今扩大了规模,虽说还是塑料棚子,冬天依旧是寒冷,可很多周遭的人都已经习惯了。所有在市场工作的人,哪怕你只来一天,依旧可以在这吃早餐,全部免费,吃饱为止。

批量购买豆浆油条豆腐脑油炸糕,花不了几个钱,哪怕是让干重体力活儿的大肚汉来吃,魏涛也负担得起,些许小钱,他只要想到了,从来不吝啬这是否会成为一个不好的「习惯」。

偶尔一顿,可以是老板今天来了,高兴。

一旦你连着吃上几回,这就成为了标配,一旦你不吃了,很多人就受不了了。

一天可能千八百块钱不算多,经年累月下来,一笔不小的开销,张建曾经给魏涛算过这笔账,后者完全不当回事,批发市场已经给他创造了不小的利润,他很满足了,这帮普通劳动者,别让他们吃亏了。

笼络人心的结果就是,时间推移,当某些看似恩赏的东西持续超过一年,给每一个人也都会带来巨大的改变,先是强烈的归属感,后是融入,再之后则是一种独特的关心。

一旦外面有什么风吹草动,甭管大家的消息渠道是如何,先都担心魏总有没有事,不希望魏总有事,一旦他有事,我们大家的饭碗可能都保不住了。

【魏总不能有事。】

维护魏总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真的无需有乔新华朱峰这类人在市场帮衬,来几个歪毛淘气,或是外面的货商想要进来耀武扬威一番,都别说旁边就是章泽所在的所,单单是市场里面这些人,要说一个人上前为了魏总而拼命,那是扯淡;可要说有张建王海这样的人带领,一群人可不是咋咋呼呼,肯定是敢往前冲的。

从兴隆乡到东顺乡,再到旁边的乡镇,外面的市场一直在拓展,大货司机带来的资源,后续魏涛也专门安排人去跑,为了不给人一种我太过霸道的感觉,以王海这个身份的为例,各家批发商,都需要推荐一个人出来,时不时的出差,专门去沟通这些产地,形成真正的合作。

家里面,果蔬大棚专门种植区域,也在不断扩建,伴随着「量」的增加,俨然成为了一些乡村的支柱经济产业,魏涛为了不浪费一些皮毛不好的果实,还专门开了一家罐头厂,比别人的用料标准高一些,卖出平价商品,同时以归属于魏涛产业的整体活动做推广,将罐头当成礼品,以活动赠送的方式,成功进入到松江市场,以这样的方式去打开民众的味觉进而打开市场。

他的生意,在不知不觉间慢

慢扩大,雷平一个人忙不过来了,魏涛专门给他在人才市场,雇佣了两名助理,协助他工作,让他可以一人同时出现在三个地方。

好些人私下里都聊,谁不让魏总过好日子,就是不让我们过好日子,谁跟魏总为敌,就是与我们为敌。

这些依附他生存的人,将自己生活越来越紧实的贴合在他生意里,就愈发的依赖于他。一大早魏涛只是过来转一转,和大家聊几句,发支烟,整个市场都比往常热闹几分,每个人的干劲都不一样,尽管不明显,有细心人还是计算了一下,差不多比往常快半个小时结束所有鲜时光加盟商的供货。

每当鲜时光加盟商即将完成进货时,市场就会全面开启,面对散户开始进行销售,这时候的市场是最为热闹的,陆陆续续的,干活这帮人,到围墙角落也是早餐摊在后面搭建的棚子里,喝着暖呼呼的豆浆,休息一会儿,吃点早饭,待到天亮,整个市场的货物没有销售空,一辆辆车子和一个个电话,有的无需打电话直接配送,有的打电话通知一声,各家店铺准备接收一批特价商品。

最多停留三十个小时,也就是头一天晚上来,隔一天之后的第三天清晨之前,全部批发到终端市场,确保市场里面无需整天都一大批车辆在那等候着批发水果,你来,忙乎一早上,基本上能卖空,就算卖不空,你车子停留在院子里,不用担心有任何问题,你或是在车上或是到附近找一家旅馆,安稳的睡一天觉,明天早上之前,让你车上的货全部卖光,结算这种事,也都是专业体系一大群人,或者是偶有错漏之处,整体而言是让一个个批发商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