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小人胆战 丰收瑞兆(下)(2 / 2)

兴唐 午后方晴 1841 字 2023-10-18

殿下既然这样吩咐,管事的只好答应。

其实管事的也好,围观的农民也好,都不以为然,第一个繁琐。如果都按照他这个方法种植庄稼,得多少人来伺候?第二个就是成本高,别说盐舍不得用了,又到哪里弄这些农家肥。

不过太子心是好的。换作别的太子,谁来关心这个生产,即便是关心,那也是假关心。那有一个太子,亲来垄亩,做示范的?

管事的人为了表示慎重,还拿来一支笔,将李威说的话全部记下来。

但心中却想到,不管如何,将这十几亩地伺候好吧,那怕弄一个两石半,真不行,弄个两石产量出来,也能让太子高兴高兴。

碧儿也是很担心,悄声问道:“这样会不会成功?”

李威不大确定,小时候记得一亩地产量大约在六七百斤,七八百斤,很高的了。后来进了城了,又听到千斤亩产,甚至出现一千公斤的高产田。但现在的种子,以及其他的因素,却让他估算不出来。

最少比现在的产量高些吧,于是说道:“看吧,秋后就能看出来,别的不说,一亩田三石产量,大约还没有问题的。”

管事的在旁边听了,有些苦脸儿。他意会错了,认为太子有些好大喜功,三石亩产?自己怎么弄出来?

碧儿却很相信的,雀跃起来,说道:“如果三石,再加上一季麦子,岂不是产量惊人?”

“孤也不知道,伺候好了,应当不止目前只有两石的产量。”戴至德一提亩产两石,很自豪,可是李威却不认可。就算两石,抛去种子,还是惊人的种子,能净收多少?

对这几片地最后的收成,他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的,三石产量,已经是他的底线。当然,不要弄出一个十石八石恐怖的数据,又要有妖蛾子出来了,到时候父亲大人反而不喜。三石是底线,四石是最高限,不能超过!

所以一想到此事,心中却是很郁闷。

如果不是皇太子,是其他人,弄出一个二十石亩产出来,也不会有事的。

其实他也不知道,特别是这个营养钵育苗,再加上其他种种成熟的技术,皇庄里的人必然的精心伺候。最后的产粮,将会……嗯,正向他担心的方向发展。

渐渐就到了中午,日头燥热起来。李威不敢再呆下去了,否则就要流黄汗了,于是离开。

上了马车,杨敏说道:“殿下,今天妾身很开心。”

“没关系,等到父皇下了圣旨,处执了武敏之,你就可以出来散心了。”

“妾身不是这个意思,以后进入东,东宫,”大着胆子说出来,又红着脸说道:“规矩也是要守的。妾身是说,陪着殿下出来,妾身很开心。”

那当然了,以前的太子古板、沉默寡言,又是一个病夫,放谁个少女,也不大欢喜,除非贪图他的地位。现在的太子,除了不懂地将“孤”整天挂在嘴边外,架子没有养成,虽然有时候有些脾气,但人随和,有的时候还风趣,又知冷知热,连狄仁杰魏元忠,那样高傲的人都倾了心,况且她。

杨敏又说道:“殿下,你懂得可真多。”

“哪里多了?”

“连庄稼活,你也懂的,”说到这里,一眼的小星星,刚才她看到李威冲那些皇庄以及附近的百姓指导,都看入了神。

“这不算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多看几遍《齐民要术》,里面介绍了很多农活的知识。”李威说到这里,却在想另一件事。农活可以用《齐民要术》搪塞,可是晒盐法呢?盐价很高的,这同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此法一开,对唐朝税收也有好处。

但好象没有任何古书记载这种方法吧?

可转念一笑,心里想道,老百姓,尽到责任就行,自己都顾不了,又怎么顾得了别人。还是自己安全第一,别要让父母亲猜疑,这才是最重要的。

……

到了杨府,目送着欢乐的杨敏进了大门,但杨夫人又迎了出来,李威连忙说道:“起驾。”

连招呼都懒得打了。

一会儿,皇城就近了。

正在这时候,一名侍卫匆匆忙忙地跑着,正好抬头看到李威的车驾,一下拦住了。拱卫李威的侍卫不认识此人,立即抽出横刀,架在他脖子上。

这个侍卫在外面大声喊道:“里面可是太子殿下?”

李威有些诧异,走下来问道:“你是什么人,找孤有什么事?”

“仆也是近卫,是保护小公主的,殿下,快救救小公主,小公主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李威有些奇怪。

“她今天到周国公府上祭奠荣国夫人……”

还没有说完呢,李威一把掐住他,喝问道:“你就说,出了什么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