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 / 2)

三国战神 风中啸 2308 字 2023-09-29

皇位上,少帝平静地道:“黄尚听封”

黄尚快走几步,作势欲拜,心中却暗骂道:“怎么也不叫声主人,可是我把你组装在一起的,你叫声老爸也不过份不过你坐在皇位上管我叫皇上,也算勉强听得过去了。”

少帝迅速道:“免礼尚书令黄尚聪明绝顶,文采盖世,乃当世奇才,更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次还都洛阳,也是尚书令料敌机先,算出董卓必出兵汜水、虎牢,洛阳守卫空虚,这才一鼓荡平逆贼,此功劳实威震当世黄尚的领兵之才,便是李牧再世,孙武复生,亦远不能及其超人无敌的大智慧之万一。今太傅袁隗已被董贼所害,黄尚可接太傅之职,录尚书事,总朝政。可效大将军之例,带剑上殿,免于参拜”

众官大惊失色,一方面为皇帝竟说出此等肉麻话而暗自作呕,另一方面又因他对黄尚的恩宠而大为震惊。

录尚书事,总朝政,这不是朝政都由黄尚一人大权独揽了么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突然窜起,一握兵权,一揽朝政,这大汉天下,岂不成了他二人的囊中之物

百官心中畏惧,却无人敢说半个不字。不要说太后、天子正宠信二人,便是他们部下十余万兵马,便可让百官闭目哑言,否则若惹恼了二人,学起那董卓来,众官家中都要血流成河了。

黄尚装模作样地谢恩,看着百官脸上的惊讶不平之色,心中暗自冷笑。

他揣起羽扇,持象牙笏板奏道:“大将韩遂、马超及部下众将勤王有功,应加以封赏。”

少帝点头道:“皇上所言甚是。韩遂功劳甚大,当封为卫尉之职,位列九卿,掌管宫门卫士及宫内外安全之职。”

他说的是“黄尚”还是“皇上”,众人也听不出来。不过在无良智脑心里,自然当他是在尊称自己为“皇上”,心下大乐。

韩遂大喜叩头,想想自己居然已经是九卿之一,喜不自胜,深深感激黄尚的举荐之德。

少帝继续道:“马超可为执金吾,阎行可为城门校尉,共掌都城治安之职,若见有阴谋作乱及擅自调拨军队者,可立将其擒下,对反抗者可先斩后奏杨奉、王植、徐晃护驾有功,各封为讨贼将军、荡寇将军、破虏将军,跟随大将军听令。其余众将,俱封都尉、校尉之职,统管洛阳、长安及雍州凉州军队,一切皆可奉大将军号令,若无太后与朕或大将军手谕,任何人都不可擅自调兵”

百官闻而悚惧,此令一发,洛阳城便尽在西凉军控制之下,自己若是得罪了西凉军,很可能便被他们“先斩后奏”,这朝廷大权,已经是从董卓手中尽数移到刘沙、黄尚二人手里了。

西凉众军将大喜拜倒谢恩,站起来看看自己已是朝廷重臣,喜悦不已,恍若身在梦中。

太尉黄琬心中喜忧参半,上前奏道:“董卓虽诛,但逆贼吕布、郭汜、李肃等人仍手握雄兵十余万,占据虎牢、汜水二关,与洛阳便是咫尺之遥,陛下当早图之”

少帝的目光转向封沙,平静地道:“大将军意下如何”

封沙沉声道:“臣愿带一支兵,去虎牢关与吕布一战”

黄尚上前奏道:“郭汜乃无谋之辈,只要陛下下诏赦罪,他必然大喜来降。而吕布为世之豪雄,若纵其逃走,必为祸天下陛下可遣一朝廷重臣持诏去汜水关赦郭汜之罪,再派大将军率大军进攻虎牢,与关东诸侯两面夹击,吕布必败”

少帝淡然道:“皇上所言甚是。谁愿去汜水关宣诏”

黄琬上前奏道:“老臣愿往”

黄尚大喜道:“太尉若去,可兵不血刃,便令郭汜归降”

他又保举二人,乃是贾诩、樊稠,与黄琬同去。贾诩诡计多端,擅于言辞,樊稠又是郭汜的好友,而且董卓麾下众将的家眷都已从陕西被送到了长安,有人质在手,不怕樊稠、郭汜再起反心,便是李肃也得为他在洛阳的家小考虑,不得不降。

计议已定,封沙、黄尚正要出殿带兵去攻打虎牢关,忽见宫门卫士来报,说是董卓的无头尸体被遗弃到街市上,百姓争相唾骂,却有一人伏尸大哭。

众官大惊,王允出列怒道:“董卓伏诛,士民莫不称贺,此何人独敢哭耶”

黄尚挺身而出,唤武士道:“与吾擒来”斜眼看看王允,心道:“我替你说了,免得你现在的身份根本就不敢多说”

须臾将那人擒至大殿之上。众官见之,无不惊骇,都倒抽一口凉气道:“原来是他”

黄尚在一旁轻摇羽扇,冷笑想道:“我早知道了。除了他,还能有谁”

第五十四章蔡邕一哭上

原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侍中蔡邕。

黄尚摇扇微笑,暗自想道:“若是王允主政,他敢哭董卓之死,必是死罪。幸好今天是我说了算,不然的话,那小美人儿蔡文姬没了老爹,一定很伤心。这救父之恩,她该如何回报才好嘿嘿嘿嘿”

太仆王允出列,直指蔡邕叱道:“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你也是汉臣,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

众官见他一脸正气,有人暗自钦服,有人却不屑地想道:“现在这么厉害,从前面对董卓你可是比谁磕的头都多”

那蔡邕年纪约有六十,伏地磕头认罪道:“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王允怒道:“此何等大罪,你说不觉为之一哭,便可以了么”

蔡邕抬头上望,见天子毫无表情,不由心惊胆战,磕头道:“蔡邕自知罪大,愿陛下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

众官惜蔡邕之才,都上奏少帝,替他求情。

朝中太常马日磾也奏道:“蔡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王允此时只想与董卓划清界限,凡敢哭董卓的,他都要努力打击,才不会被天子和大将军误认为是董卓的爪牙,便一力上奏道:“昔日孝武帝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吾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马日磾面色微怒,仗义执言道:“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

见群臣纷纷争辩不已,何后心中惶惑,便问道:“大将军意下如何”

封沙面色不变,回道:“不过是一哭,可查他往日所做的事,若没有跟从董卓害民,便可赦罪。”

黄尚笑道:“大将军所言极是,此事体大,可将蔡邕暂时打入天牢,待查清他有无劣迹,再作决断。”

gu903();